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2014-2023年,中国生成式AI专利申请量超3.8万件居世界首位,远超美国。腾讯、平安保险等位列前十。图像视频类专利最多,论文数量激增。AI发展或取代高薪职位,中国高校贡献大。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3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至2023年,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3.8万件,居世界第一,是第二名美国的6倍。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态势报告》显示,2014年到2023年的10年间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申请量达5.4万件,其中逾25%的专利于去年公布。

排名前五位的发明者所在地分别是:中国(38,210项)、美国(6,276项)、韩国(4,155项)、日本(3,409项)和印度(1,350项)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示,过去十年间,中国提交了超3.8万份生成式AI专利申请,是同期美国提交申请数量(6276份)的约六倍。韩国、日本和印度则分别排名第三,第四和第五。

具体来看,生成式AI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的企业和机构为:

腾讯(2074份)
平安保险(1564份)
百度(1234份)
中国科学院(607份)
IBM(601份,美国)
阿里巴巴集团(571份)
三星电子(468份,韩国)
Alphabet(443份,美国)
字节跳动(418份)
微软(377份、美国)

从分类来看,图像和视频数据类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专利中居首位,文本和语音/音乐类分居二三位。

与专利数量的激增相对应,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过去十年间,相关论文数量从2014年的116篇激增至2023年的超过34,000篇。中国科学院在GenAI方面论文处于领先地位,发表文章数量远超其他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OpenAI在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但并未出现在此次专利申请的排行榜上。据分析,这可能与OpenAI的组织性质和发展策略有关。

OpenAI起源于非营利组织,并逐渐过渡到“有上限”的营利模式,这可能影响了其专利申请的决策。另一方面,OpenAI也可能选择以商业机密的形式来保护其知识产权,以避免技术泄露和竞争压力。

报告强调,生成式AI技术可能带来的劳动力市场挑战。与以往主要影响中等技能工人的自动化浪潮不同,AI技术的广泛应用可能会取代部分高薪职位,如数据分析师、市场研究分析师或律师助理等。这要求各国政府和企业必须关注AI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强相关领域的培训和教育,以应对可能带来的劳动力市场变革。

WIPO的报告同样指出,高校在人工智能研究中贡献巨大,其中中国高校占主导地位。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据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份研究显示,在全球前20%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中,有47%来自中国,而半导体业极为发达的韩国,在同一排名中的比例仅为2%。

美国和中国经常被视为人工智能发展领域的竞争对手,但从某些指标来看,美国科技公司在制造世界上最尖端的人工智能系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尽管WIPO表示,通过分析专利趋势和数据,旨在帮助政策制定者“为我们的共同利益塑造GenAI的发展”,但这份报告无疑给中美本就紧张的AI技术关系上又增添了一份材料。

举报/反馈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