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封面图由AI生成

东湖绿道三期修缮的这几个月里,网上不时有学子发问:“凌波门什么时候开放?”

似乎是为了配合武大毕业典礼,三期工程提前解锁了凌波门。

炎炎夏日,男女老少来到湖边,或骑行,或散步,或摆出经典水上pose“跳东湖”,或坐在栈桥上聊天。

这样的日常来得并不容易。

曾经,凌波门只是武大的一处校门,历时8年修建完成的东湖绿道赋予了它新的意义。

1

东湖绿道全长105公里,用时8年建成。2016年,绿道一期建成,2017年,二期建成。最近三期完工,绿道形成闭环。

一期、二期规划引入了标志性的摩天轮、热气球、无人机,早已为武汉人熟知。

三期以“通行安全、便利,观景舒适、美丽”为原则,考虑到武汉大学、中科院水生所天然具备的书香气,这段路也被命名为“书香道”。

为什么武汉选择绿道?这与绿道的性质有关。

在很长一段时间,大多数城市都更关注城市面状、点状的公共空间,随着市民对慢行出行、空间连续休闲的需求增强,以绿道为代表的城市线性公共空间越来越受重视。

世界公认最早的绿道是1867—1900年规划先驱奥姆斯特德的作品“翡翠项链——波士顿公园绿道系统”,如今美国已形成全国综合绿道网,延绵4500多公里的东海岸绿道,从缅因州的加拿大边境一直延伸到佛罗里达州,途经大西洋沿岸的15个州和27个重要大城市。

各个国家都在增加绿道的规划。如新加坡榜鹅滨水绿道、德国鲁尔区绿道、广东珠三角绿道网络、香港麦理浩径。

在我国,绿道自1985年被引入珠三角。

2011年,武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决定加快推进绿道建设。起步虽不是最早的,但武汉的东湖绿道却卓有成效。

除了入选“联合国人居署改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东湖绿道还获得了包括第十七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在内的多项大奖。

武汉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主任亢德芝曾撰文提到,东湖绿道之所以能获得联合国人居署的认可,有三个原因:

一是从开始阶段就将高规格的公众咨询和参与纳入其中,实现了公众对规划设计的共鸣。

二是坚持开放、免费、非营利、可达性和包容性的公共空间设计原则,从根本上反对封闭性的发展。

三是通过规划方式加强生物多样性、自然水体净化方案、提供满足人们需求的公共设施,并通过非正式经济形式引导新兴服务,来进行现有居民点的更新。

今年元旦,东湖绿道累计接待游客量突破1亿人次。

2

东湖与武汉这座城市密不可分。

最初,东湖存在的意义就是供渔民维持生计,调节区域气候。后来,它成为贵宾的疗养地、科研院所的试验田、学生的游泳馆以及节假日游客观光点。

“小时候,住在东湖的汤菱湖边,水可以直接舀起来喝,湖底的水草看得清清楚楚。”一位1969年出生的市民回忆。

根据武汉地方志记载,东湖分为郭郑湖、汤菱湖、小潭湖、团湖、筲箕湖、后湖、庙湖、喻家湖八部分,并与沙湖、阳春湖、戴家湖有水道相连,全流域面积约190平方千米,东湖本身集水面积约为119平方千米。而与之齐名的西湖的面积约为6.39平方千米。

武汉在水域这项指标上天赋异禀。山川湖海,武汉占据三样。长江之外,湖泊就是最大的特色。武汉市区与近郊主要湖泊有24个,东湖和汤逊湖是全国最大的两处城中湖。

如今东湖绿道三期建成,凌波门成了关注度最高的景点。

凌波门附近的一块巨石书写了这处景观的由来:

“凌波门游泳池建于1956年,系武大体育教学设施之一,后因水质原因停用。取天然水域为教学泳池,在国内外尚不多见。由此向东约四百米处,则有武大更早的半侧山游泳场,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

武汉大学和凌波门的相伴是美好的。尽管并不属于旅游区,但因为年轻人众多,凌波门孕育了独特的青春叙事。

夏天,学子和水上运动爱好者竞相“打卡”栈桥。在民间摄影师的描摹下,凌波门拥有了不同于东湖其他片区的风貌:肆意、热烈、张扬。

无论是标志性的“跳东湖”,还是桨板、皮划艇、骑行、吉他弹唱,都是年轻人喜爱的活动。

在城市旅游火热的这几年,策划者都知道,“得年轻人者得天下”。武汉倾力打造了许多与年轻人有关的人文景观,比如樱花、小龙虾,与之相比,凌波门就是一块现成的招牌。

3

如何将东湖融入武汉市民生活,是武汉思考了20多年的问题。

在修建东湖绿道之前,武汉已经修建了东湖隧道。这条隧道实现了人车分流,水上是观瞻的游人,水下川流不息。它拉近了光谷与武昌、汉口的距离,是许多人穿城而过的必经之地。

为了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武汉市全面启动东湖水环境提升工程,连年创下水质最好水平。

“以人民为中心”是东湖改造建设中最重视的理念。

亢德芝提到,从东湖绿道规划开始,武汉就将高规格的公众咨询和参与纳入其中,创造了一个在中国城市规划中都能复制的规划方法。

“众规武汉”是武汉推出的公众交流平台,在规划路线、驿站时,它作用不小。

在规划路线时,设计团队先选出潜在路径,最后结合公众的主干体系规划意向,对GIS模型进行修正处理,明确了最终选线。

在设计驿站时,规划融合了公众对绿道入口、停车场及驿站的空间意向,并按照骑行者与步行者的行为需求理论、相关规范要求,确定驿站间距标准,综合确定三级驿站建设规模与设施配置标准。

按照公众建议,规划提出逐步开放东湖风景区中楚风园、磨山景区等收费景区,并制定了景区开放后的管理制度。

同时,政府部门也采纳了公众建议,确定绿道建成后禁行局部道路机动车,并形成了禁行后交通支撑政策。

也是采纳了公众建议,设计方梳理了老年人及残疾人、妇女儿童、学生及文艺青年、骑行爱好者、一般游客等不同群体的需求,建立了智能安全系统、母婴室、无障碍设施、医疗救护、淋浴间等的特殊设置。

东湖绿道沿途还分段设置扫码解说装置、手机预约点餐系统、停车位预约系统、全程WiFi、电子支付、电子地图导航等。

至截止日期,设计方共收集 265 条规划建言、508 份调查问卷和 1686 个规划方案。

4

伴随大拆大建时代的落幕,东湖绿道三期也应和着城市更新的理念,抛弃了大拆大建。

在规划三期时,设计师删繁就简,只适当在平湖珞樱景点增加了绿道驿站,以补充商亭及洗手间等配套设施。

根据城市更新部署,东湖周边还规划了“落雁健康养生片”、“磨山桥梁文创体验片”“吹笛休闲生态片”等更新单元,其中心意思便是因地制宜。

但简单不意味着敷衍。为了“还原”记忆中的色彩,修复栈桥时,工匠采用了一种特殊涂料,经30多道工序作业,呈现出带有岁月感的“水泥灰”效果。

三期还保留了沿线原有的400余棵法国梧桐。施工时,为了保护这些树,工人放弃了水泥泵车,改用滑槽从水泥搅拌车上输送混凝土。

三期改造开放后,人们发现,凌波门的确和从前不一样了。以往,这里最多的是师生群体,现在它增加了骑行道、步道,吸引了大批健身爱好者和游览的市民。夏天,凌波门就是武汉人的滨湖浴场。

有人的地方才会有故事,当东湖面向人民敞开,人民也将书写更多鲜活的历史。

【来源:九派新闻】

举报/反馈

九派新闻

3.4亿获赞 414.4万粉丝
只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
九派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