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彻斯特运河”是从曼彻斯特一路向西、通向爱尔兰海的一条人工通海运河,全长58公里,是世界十大运河之一(按长度排名)。这条运河1885年8月5日开工建设,1894年1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使得大型远洋货轮可以直接驶入曼彻斯特。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这条工业时代黄金水道的交通运输作用已经被旅游、文化功能所替代。
概况
1660年,英国的土木工程师托马斯·斯蒂尔(Thomas Steers)首次提出了将默西河和欧文河从西面的默西河口通航至东面的曼彻斯特的想法。曼彻斯特大运河于1724年开始建造,由默西和欧文航海公司(Mersey&Irwell navigation Company)承建。
默西河是英格兰河流,由源出本宁山脉西坡的戈伊特(Goyt)和塔姆(Tame)两河在斯托克波特(Stockport)汇合而成。流经兰开夏和柴郡平原大部分地区以及曼彻斯特南郊,在弗利克斯顿(Flixton)接纳右岸主要支流欧韦尔(Irwell)河,在郎科恩(Runcorn)接纳左岸主要支流韦弗河后形成面积逾75平方公里(30平方哩)的河口湾,最终注入爱尔兰海。全长110公里(70哩)。
利物浦艾伯特码头边有一个“披头士”博物馆。“披头士”是一支上世纪六十年代在酒吧里弹唱得红极一时的乐队。“披头士”一词原先我还以为是这些乐手、歌手披头散发的意思。后来才知道,那是用了一个beatles单词,这个单词是一种甲壳虫的称谓。乔治、林高、约翰、保罗等四个年轻人合成一组,以自己作的词谱曲来敲、拉、弹、唱,他们的创作同爵士、摇滚,以及乡村音乐有些相似,或许是一种融合,一种创造,也许是开了流行音乐的先河。那些敲、拉、弹、唱的混合音乐,以它的旋律、节奏打动了当时的年轻人,律动的心绪同音乐融合成了一体。音乐是永恒的,音乐是世界的。当年的“披头士”弹着吉他,敲着乐鼓,把他们的音乐随着默西河水流向了世界。巴黎街头,美国乡村,澳洲田野等等,都飘洒着从默西河畔随风而来的音符,留下了强烈的节奏和旋律。尽管这个四人组合的乐队早已退出乐坛,那四个恐怕是世界上较早的一批流动歌手,四人中约翰·温斯顿·列侬(John Winston Lennon,1940年10月9日-1980年12月8日)和乔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1943年2月25日-2001年11月29日)已经去逝,詹姆斯·保罗·麦卡特尼(James Paul McCartney)和林戈·斯塔尔(Ringo Starr)作为欧美流行乐坛宗师级人物仍十分活跃。然在默西河畔的披头士博物馆里仍有他们的CD片,和印有他们头像的T恤衫出售。默西河还流动着他们所创造的音乐。
本文来源:网络。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不代表本号立场,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各位阅读者交流参考之目的。
本号所转载内容没有任何商业宣传目的,仅供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本号将会立刻删除!给您带来的不便,尽请谅解!
本号尊重原创。文字图片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