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出身世家大族京兆杜氏,是晋代名将杜预的第13代孙,祖籍襄阳,出生地是河南巩县,自称“京兆杜甫”。
少年时的杜甫家境富裕,中年后的杜甫亲身经历安史之乱,这一场战乱给他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饱尝战乱带来的颠沛流离、穷困潦倒,也亲眼目睹人们在战火纷飞中所遭受的苦难。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他把这一切融入到诗中,使得他的诗作流露出深厚的家国情怀。
晚年的杜甫写过一首《登高》,被世人誉为“七律之冠”,把个人身世的感慨,忧国忧民的情怀,精湛的诗歌韵律,以完美的艺术形式展示在世人面前。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唐:杜甫《登高》
《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这一年的九月九日重阳节。
这个时候的杜甫流落在夔州地区(今重庆奉节),因为一直帮助他的好朋友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了他在成都的唯一倚靠,不得不离开成都草堂,再次携家人流浪。
这一年杜甫56岁,离他25岁落榜登临泰山,写下千古名作《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经过去31年。
重阳节自古有登高的习俗,这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极目远眺,内心百感交集。
“风急天高猿啸哀”,第一句就呈现一幅空旷高远的景色,劲风急吹,天空高远,两岸的猿猴在不停的哀鸣,把读者带入一种凄凉又肃杀的氛围之中。
猿啸哀:指三峡两岸猿猴凄厉的叫声。《水经注》中有诗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漂泊在外的游子听到三峡两岸的猿猴叫声,都忍不住流下悲伤的眼泪。
“渚清沙白鸟飞回”。渚(zhǔ):指水中的小绿洲。沙:江边的沙滩。鸟飞回:鸟儿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秋高气爽,眼前有清朗可见的小洲,连水中的白沙都看得清清楚楚,鸟儿在高空盘旋飞翔。
首联两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秋日辽阔又壮美的景色。
“无边落木萧萧下”,萧萧: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落木:指落叶。
江上浩浩荡荡的大风,吹起两岸无穷的大树,卷起漫天的落叶在空中飘飞。这一句描绘的景色与王勃的“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的意境很是相似。
“不尽长江滚滚来”,绵绵不尽的长江水滚滚东流而来。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萧萧下”对“滚滚来”,对仗工整,意蕴悠长,这一联是千古名句。
诗人仰望着苍茫天际、萧萧而下的落叶,俯视着奔流不息、汹涌澎湃、滚滚而流的江水,不由得感慨时光无情,人生短暂。
“万里悲秋常作客”,万里:离家很远,诗人在诗中曾自称“少陵野老”,“杜陵布衣”,在杜甫的心中,他认可长安就是他的家乡。
可是如今他离开长安已经很多年了,又在这样一个悲秋的季节,如何不更加思念故乡,思念长安呢?
常作客:独在异乡为异客,一个“常”字,可见诗人心境的悲凉。
“百年多病独登台”,百年,我们常说“百年好年”,用百年代指人的一生。
诗人一身的病痛,已年过半百却一事无成,一个人孤单单地登上高台,面对眼前的萧瑟的秋景,如何不心潮翻涌、感慨万分呢?
“独登台”,昔日的好友老的老、走的走,故人凋零,今日登台心中格外的孤独。
“艰难苦恨繁霜鬓”,人生艰难,世道也艰难,所有的沧桑都化成两鬓的白发苍苍。
艰难苦恨:四个字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也是诗人一生的回顾,远离家乡,落魄潦倒,贫病交加,这样的人生可不就是艰难苦恨。
“潦倒新停浊酒杯”。想饮一杯浊酒来解一解心中的忧愁,但如今也不能够了,因为疾病不允许。
只能把手中拿起的酒杯又放下,这一拿一放的动作里,蕴藏了多少的无奈,多少的痛苦,似乎听到诗人那一声叹息。
整首诗情感深沉,笔力出神入化,神韵独步古今,能在高旷的景色中看到孤独,在抒发的感情中透着悲凉,一字一句把情感推向高潮,可以说把人生的惆怅写到了极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