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思 记者 宋莉)苹果树上为什么套着一个个纸袋子?拆开一个纸袋子,里面是直径约3厘米的青色小果子。再过几个月,这些小果子就将长成红彤彤的“飞天”苹果——洛川苹果。
6月23日,洛川县槐柏镇度古村洼里组“飞天”苹果基地里青色小苹果。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思/摄
“最牛的订单是太空订单,最牛的快递是航天货运。”山路颠簸,一到度古村,便听到这句话,说的就是曾“七上太空”的“飞天”苹果。6月23日,记者参加“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槐柏镇度古村洼里组的“飞天”苹果基地,了解洛川苹果的增产增收故事。
洛川因洛河穿境而过得名,因“洛川会议”闻名,因洛川苹果驰名。洛川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的南部,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平均海拔1100米,塬面开阔,土层深厚,日照充足;为温暖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9.2℃,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是符合苹果生产7项气候指标的最佳优生区。
优越的气候资源条件在前,再加上矮化密植、精准滴灌、选育良种、冷藏冷链等创新技术配套,洛川苹果才得以闻名世界、飞向太空。
果农正在展示苹果“套袋”的纸袋子。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思/摄
看到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疑惑树上套着的纸袋子,果农袁晓亮走上前为我们拆开了一个纸袋子,里面是一颗直径3厘米左右的青色小苹果。当地居民形象地用“套了多少个袋子”来统计苹果的产量,一个袋子就是一颗苹果。袁晓亮说:“这批苹果刚套上袋,到了10月份,你们来看我的直播,就能看到和刚刚吃到的一样的红彤彤的大苹果,密密麻麻挂满了枝头”。
度古村洼里组村民王春英种了10亩苹果林,其中4亩运用了“矮化密植+滴灌”技术。去年这4亩苹果园套了两万多个袋子,给她带来4万多元的纯收入。王春英耐心地为记者介绍了苹果的生产周期,洛川苹果一年一产,冬天万物休养,需要给苹果树修剪枝叶;春天需要施肥、防冻,要给树浇够水;5月,苹果树开花后,就需要给它剪枝;6月上中旬,他们刚结束套袋;9月下旬左右,就需要卸袋子,刚卸袋的苹果还是绿色的,但是半个月后就变成了红色;金秋十月,便是收获的季节。
往年丰收时节的洛川苹果。受访者供图
“最晚11月得卖完,或者送进冷库,等市场价格好的时候再卖。你们刚刚吃的苹果,就是去年十月份的果子”,王春英笑着回复说。洛川县把冷库仓储链直接建在果园,方便群众就地入库、错峰销售。全县发展冷库203家,苹果冷藏能力达68.3万吨,仓储业成为新业态,实现了洛川苹果从“卖一季”到“卖四季”。
“水果水果,有了水才能有果”,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水源对洛川苹果种植的重要性。洛川县苹果产业研发中心主任李前进表示,矮化密植和水肥一体化的精准滴灌是洛川苹果种植的黄金搭档。
虽然洛川具有良好的气候条件,但其位于黄土高原,水肥条件并不优越。李前进说:“矮化栽培是建立在高肥高水的基础上。因为高大的乔化树木根系占地面积大,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更多养分;而矮化后的果树根系比较小,从土壤里吸收养分的渠道有限,采用水肥一体化的滴灌技术,能够及时为其补充养分。”并且,矮化密植之后的洛川苹果,更便于采摘,解决了果园机械化的问题;另一方面,结合节水的滴灌技术,实现产量翻倍、效益翻番。
水肥一体化的滴灌管道。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思/摄
58岁的度古村洼里组村民路贺平承包了23亩苹果园,其中采用了矮化密植技术的4亩地就在“飞天”苹果基地里。他指着滴灌管道对记者说:“以前给苹果树浇水,需要人从下面挑水上来,现在直接打开水龙头,水肥就直接滴灌进去了,亩产量较之前可增加1000多斤,用水量却比之前少了一半。”加上矮化密植技术后,种苹果不仅省水省肥,更是省时省力。去年,仅这4亩苹果园就给他带来了4.7万多元的收入,整体算下来,苹果的年收入可达24万元。
据度古村党支部书记路军介绍,得益于现代化苹果种植,度古村种植了4200亩苹果树。其中,高标准矮化滴灌种植1300亩,全村人均收入达到33000元。目前洛川县已建成近15万亩矮化密植园,“十四五”期间要达到20万亩。
洛川县苹果产业研发中心的院士工作站科研试验基地简介。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思/摄
此外,洛川县苹果产业研发中心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以及其他专家团队合作,建立了全国首个苹果种植方面的院士工作站。李前进率领一支18人的技术团队,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专家团队开展合作,深化技术落地,通过试验研究总结出苹果生产“洛川模式”。
目前,洛川县苹果种植总面积5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3%,人均拥有2.7亩苹果园。洛川苹果品牌价值达829.16亿元,居全国水果类品牌价值榜首,2023年苹果总产量近113万吨,果业综合产值达140亿元。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