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是海南三棵树之一,是海南的支柱产业,在当地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但除此之外,槟榔在当地还具有较大的民俗文化价值。

海南岛原著居民吃槟榔的由来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从简单的吃槟榔消瘴、忍饥饿发展到用槟榔接待宾客,走亲访友,婚庆喜事习俗等日常社会交际活动,从古至今,槟榔在海南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

海南人吃槟榔很是讲究,首先把槟榔切成片,然后蘸上佐料(用贝壳粉调制成膏状物)卷上老叶,再放进口里细咀慢嚼。初时味涩,并有绿水,待吐完绿水又生丹津,吃后脸红耳赤,头晕目眩如醉酒一般,正如苏东坡即兴写的“两颊红潮曾妩嵋,谁知侬是醉槟榔”的诗句。

在海南人看来,槟榔是美好和友谊的象征,认为“亲客来往非槟榔不为礼”。客人登门,主人首先捧出槟榔招待。宋代《岭外代答》一书中写道:“客至不设茶,唯以槟榔为礼。”可见,在黎族人的生活中,槟榔是最基本的待客之物,还是亲朋好友间用来交流感情的纽带。 海南当地的婚俗中,槟榔也充当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明代的《正德琼台志》和《万历儋州志》等文献里都有记载:“以槟榔为命.........亲宾往来,非槟榔不为礼。至婚礼媒妁通问之初,絜其槟榔..........凡子女受聘者,谓之吃某氏槟榔。”时至今日,在海南城镇里,乡村间,依旧处处有槟榔,男女老少人人吃槟榔,关于槟榔的传统习俗依旧保持并传承着,是具有海南特色的民族性,地域性文化的重要组成。

经历了上千年的种植与栽培,再加之区域特色的文化的形成,海南与槟榔已经是密不可分。对于海南的黎族人来说,槟榔是一种美食,一种待客礼节,也是一种爱情的象征。希望将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品尝槟榔的美味,了解黎族人的槟榔文化习俗。

举报/反馈

消费一讯

1.9万获赞 1.3万粉丝
有态度,有广度,有深度的消费一讯
日照日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