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媒体对中国海警在南海对菲律宾非法船只的执法行动发表看法,印度军事专家反驳了将其比作加勒万河谷冲突的观点。中国海警此次行动展现了主动出击式防守的新策略,对捍卫领土主权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印度人的脑回路究竟能离奇到何种程度呢?恐怕只能用“无限”二字来形容,因为其总能以最令人意想不到的角度来看待和解答很多事情,且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扶额+吐槽”的效果。

以德“斧”人的中国海警执法人员

对于中国海警于前不久在仁爱礁邻近海域对菲律宾非法船只采取登船检查和强制驱离一事,有印度媒体发表了一篇名为《仁爱礁冲突和加勒万河谷冲突不一样》的报道。在这篇文章中,有印度军事专家对网络上出现的关于“中国在南海的行动是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的2.0版本”的声音进行了反驳。

被解放军打翻在地的印度士兵

之所以会有这种说法出现,大概是一些人认为此次中国海警对菲方非法船只的处置手段和所使用的工具等,与解放军边防部队在加勒万河谷冲突中的表现很一致,即均为“以使用冷兵器为主的高烈度肢体对抗”。只不过相比起当年被打死20名士兵的印度,菲律宾的运气还是很不错的,仅有几人因不配合中国海警的正常执法而受伤,我们还是给马尼拉方面留足了面子。至于说印度军事专家对这一观点的反驳,则主要集中在印度士兵和菲律宾士兵“截然不同的两种表现”。其表示,这两起事件之所以不可同日而语,是因菲律宾军人没有对中国海警实施反击,而在当年的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中,印度军队对当面的解放军“发动了反击”

被打伤的印军出示证件

该怎么说呢?这位印度军事专家,是不是把“反击”一词的意义给搞错了……要知道,加勒万河谷事件会出现,是因印军单方面撕毁与中方达成的协议,恶意越过边境线踏入中国领土,还主动对前来阻止的解放军边防人员实施攻击。要论反击,那也是解放军边防部队对踏入中国领土的印军发动的,我们以4名边防军人壮烈牺牲为代价,以冷兵器格斗的方式打死了20名印度士兵,还打伤了一大片印军并俘虏了他们。这战损比都5:1了,印度人也好意思提“反击”?况且谁家军队的反击是越打越往回缩的?印度专家怕不是忘了当年那些印军是怎么被打死的,如此“无敌的逻辑”属实给人带来喜感……

菲律宾尝到了以德“斧”人的滋味

好吧,如果印度军事专家不是在和菲律宾“分享被中国揍的经验”,那他的话可能有另一个目的——怂恿菲方在未来可能出现的类似情况中对中方实施反击,如以某些强硬且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恶性手段对中国海警进行暴力抗法。若这种猜测是对的,那只能说部分印度人还真是“一肚子坏水”,充满了对中国的恶意。只不过,这种小算盘注定是徒劳无功的。

中国海警正常开展海上执法

还是那句话,从此次发生在南海仁爱礁临近海域的事件中,我们便不难看出中国在处理此类对外斗争事务中的策略发生了改变,从以往的“你有开第一枪的机会,但绝不可能让你开第二枪”的被动式防守反击,变成了“不好意思,你连开第一枪的机会都没有”的主动出击式防守。这种斗争策略的改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让我们在应对相关事态时获得更大的优势地位,从现场处置到善后工作,抑或是舆论报道等,都可更加得心应手。唯有对某些心怀鬼胎的外部势力采取“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才能更好地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跪地投降的印军士兵

所以说,一些所谓的“印度专家”就别徒劳无功地给他国“瞎支招”了,两个“手下败将”凑到一起分享该如何对中国搞“反击”的经验,这种事除了让人发笑,根本没有别的用。#三分钟讲知识#
举报/反馈

航海先锋

53万获赞 3.4万粉丝
全面,综合,有深度的海事科技综合分析。
优质军事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