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欧盟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坎坷不平。先是英国全民公投退出了欧盟,三巨头直接变成了两巨头。后是俄乌冲突的爆发,让欧盟经济元气大伤,不仅出现了极端的能源通胀,而且还被美国狠狠收割了一波。在这种情况下,欧盟内部民众的不满声音日益增大,并且直接反应在了一系列选举上。早在去年开始,如意大利,瑞典等欧盟国家就出现了右翼政党抬头的趋势,而今年更是全面爆发。在此前的欧洲议会选举上,右翼政党无可争议地全面崛起,引发世界一片哗然。而被戏称为欧洲革命老区的法国,如今也再次成为了动荡中心。
近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对外表示,随着国民议会选举的临近,法国正在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时刻,存在战争和前所未有的经济挑战等重大问题。同时最新民调预测显示,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将获得29.5%的选票,极左翼政治集团人民阵线将获得28.5%的选票, 而马克龙所处的政党仅能获得18%的选票。在如此差距巨大的选票预测,马克龙也终于坐不住开始抨击,强调极左极右都是极端主义,两个政治集团在政治上不严肃,在经济上也不现实。
考虑到过去几个世纪法国一直都是欧洲政治的风向标,如今法国右翼政党的崛起和欧洲议会右翼的崛起遥相呼应,说明了欧洲向右的风暴,正在从法国开始。因此,马克龙如果下台所带来的影响,对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将有深刻影响。首先,从欧洲层面来看,欧盟内部分歧将进一步加大。在过去,欧盟经济发展尚可的情况下,如德国法国等主要领导国,往往会对经济相对薄弱的国家进行资金援助和产业扶持,以推动整个欧盟的发展,但是这种拿自己的钱补贴它国的行为,一直都存在争议,所以英国公投退出了。而如今全球经济动荡,德国法国自己人的日子也不好过,还继续拿钱补贴别人,同时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疯狂投入。民众对此自然不满,右翼自然上台,一上台必然会提出本国优先战略,而本国优先不可避免会和欧盟整体利益相冲突。因此,未来的欧盟很可能将更加不团结。
而从世界层面来看,欧洲向右也在给贸易全球化带来阻碍。就在前几天,欧盟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幅提高关税,最高可达38%。这种政策信号,显然就是在迎合即将走上台前的右翼政治力量。因此,未来一旦右翼在欧洲占据主流,那么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趋势将更加明显。而这种行为终究只能在短期内维持欧盟的繁荣,过度的保护只会让欧洲越来越失去竞争力。
总而言之,欧洲变天已经开始了,如果法国打响了第一枪,马克龙走下总统宝座,那么过不了多久就会出现更多欧盟国家的右翼政治兴起甚至掌权。而站在我们的角度来看,这种变化其实是有利有弊。利在于注重本国利益优先的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分歧会加大。弊在于欧洲国家的利益保护措施,对我们的中高端产品出口会造成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