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大野泽是古代黄河下游的湖泊,其形成和消亡与黄河水患相关。历史上多次因黄河决口和改道而变迁,曾是农民起义军根据地,孕育了文学家王禹偁、晁补之。
摘要由平台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春秋大野泽

大野泽,又名巨野泽,古泽薮名,是古代黄河下游地区的一个巨大湖泊,位于今巨野、郓城、梁山等县之间。大野泽的形成和消亡与黄河水患密切相关,古代这一地区地势低洼,由于黄河屡次决口,此地成为面积广大的蓄水区,又因黄河改道迁徙,水源枯竭,泥沙淤积,元明时期逐渐淤为平地。今巨野县城北部的冯堌堆遗址、蚩尤墓、东部的麒麟台遗址,大概就是古代大野泽的南部边缘。

秦朝巨野泽

关于大野泽,古籍多有记载。《尚书·禹贡》记载:“大野既潴,东原厎平。”汉孔安国传:“大野,泽名。”唐孔颖达疏:“《地理志》云:‘大野泽在山阳钜野县北,钜即大也。’”《周礼·职方·兖州》记载:“其泽薮曰大野。”《左传·哀公十四年》记载:“西狩于大野。”《尔雅·释地·十薮》记载:“鲁有大野。”晋郭璞注:“今高平钜野县东北大泽是也”。《史记·彭越列传》记载:“彭越者,昌邑(今巨野南部)人也,字仲,常渔钜野泽中,为群盗。”这些古籍中的“大野”、“钜野泽”,就是指历史悠久、烟波浩渺的大野泽,由此可知早在夏商周时期大野泽就已经存在。

唐朝大野泽

巨野县设立于西汉,因临近大野泽而得名,“巨”者,“大”也,巨野即“大野”。大野泽古时为济水、濮水所汇,称"兖州薮",向东有水道和古泗水相接。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6年),河决瓠子,东南注于巨野,决口长达二十余年,湖面有较大扩展。东晋时桓温、刘裕为了北伐,曾加以疏浚,以利航运。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大野泽“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由此可见,至唐代中后期大野泽已经“方圆八百里”了。

《元和郡县图志》

五代以后巨野泽南部淤涸,水体逐渐向北扩展。后晋开运元年(944)黄河在滑州决口,河水泻入原巨野泽区,环梁山而成巨浸,梁山成为湖中孤山,始称梁山泊。北宋天禧三年(1019)、熙宁十年(1077)两次河决,皆自澶、滑一带,决入梁山泊,湖面不断扩大,绵亘数百里,号称“八百里梁山泊”,这绝非小说《水浒传》虚构。北宋以来梁山泊常为农民起义军根据地,相传宣和年间宋江起义曾屯聚于此。宋江确有其人,正史无传,其起义事迹散见于《宋史》、《东都事略》、《大宋宣和遗事》等书。

北宋梁山泊

金代由于黄河南徙,水源枯竭,湖面开始内缩,居民多垦田其上。元至正四年(1344年), 黄河又决入梁山泊,使之再次成为一个汪洋大湖,金代以来的垦田又变成泽国。明初梁山泊犹有百里左右,万历以后黄河长期由徐州、淮阴夺淮入海,来水减少,渐涸成陆。清康熙年间,梁山周围“村落比密,滕畴交错”(《寿张县志》),终于淤成平陆。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夺大清河入海,河床淤高,汶水下游壅塞成为东平湖。

金朝梁山泊

大野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地方。春秋时期,鲁国“西狩于大野”,捕获麒麟,瑞兽生不逢时,孔子为之悲伤。秦末昌邑人彭越在此捕鱼为生,以此为基地叛秦助汉。北宋末年郓城人宋江在此安营扎寨,替天行道。大野泽还孕育出了两位著名文学家——巨野人王禹偁、晁补之。他们的人生履历都与大野泽有关,或因之落泪,或在此斗争、吟咏。

黄河流域湖泊图

(参考资料:《辞海》、《辞源》、《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国历史地图集》等)

举报/反馈

yc雨雪霏霏

2011获赞 264粉丝
历史文化学者,散文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