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有这样一段描写:
忽山坡后鼓声响处,一队军马飞出,大叫曰:“我在此等候多时了!”当头那员大将,手执青龙刀,坐下赤兔马,原来是关云长去江夏借得军马一万,探知当阳长阪大战,特地从此路截出。
当时,刘备兵败当阳,赵云、张飞虽以一敌百,却依旧挡不住曹操的追兵,危急时刻,关羽带兵及时赶到,这才解了长坂坡之围。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我们对关羽的形象,非常熟悉。
不管是在大荧幕上,还是在祠堂庙宇里,我们看到的关羽,都是“身长九尺,面如重枣,长髯过腹,卧蚕眉、丹凤眼,喜着绿袍,头戴绿匝巾”,除此之外,关羽还有两大标配:胯下卷毛赤兔马、掌中青龙偃月刀。
在小说里,这把青龙偃月刀,不仅是关羽的主要身份标志,还是刘、关、张三兄弟情义的重要见证。
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后 ,中山大商人张世平和苏双,以千斤镔铁相赠,三兄弟便以此打造兵器,刘备命良匠打造双股剑,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或“关刀”,重八十二斤,张飞则造了丈八点钢矛。
据《三国演义》所说,关羽的这把青龙偃月刀,重82斤,按照关羽身高九尺,也就是2.03米来估算,这把刀的全长应在2.7米左右。
这个长度和重量的兵器,对我们今天人的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可关羽却用它斩华雄、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在战场上大放异彩。
青龙偃月刀在小说中如此出神入化,那么在正史上,它真的是关羽的兵器吗?它的重量真的有82斤吗?
接下来咱们就来看看,“青龙偃月刀”的历史真相: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很简单,关羽生活的三国时期,青龙偃月刀还没出现。
800多年后,也就是到了宋代,青龙偃月刀才出现在兵器谱上。
偃月刀的最早记载,是在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官修的《武经总要》一书中,在《武经总要·器图》一章里,作者一一描写了当时流行的八种刀,分别是“掉刀、手刀、掩月刀、屈刀、眉尖刀、戟刀、凤嘴刀、笔刀”,其中,流传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掩月刀和手刀。
这时的偃月刀与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有一点不同,它虽然也是长柄大刀,刀身阔大,刀头形状为龙头张口、吐出刀刃,但它的上面没有青龙纹饰,所以,严格来说不能称之为“青龙偃月刀”。
由于《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所以,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罗贯中在为关羽设计兵器时,也看了《武经总要》的绘图和记载,这才为关二爷寻了这么一件大家伙当兵器,以突显关羽的神勇!
既然关羽在历史上用的不是青龙偃月刀,那他的兵器是什么呢?
史书《三国志》没有明确说明,但生活在南北朝时期的道学家陶弘景,在其所著《古今刀剑录》中,提到了关羽有两件兵器,一件是章武剑,一件是万人刀。
章武剑是蜀主刘备用金牛山上的铁石铸成,他这次共铸了八把剑,长度都为三尺六寸,也就是88厘米,有人将它们统称为“蜀主八剑”。
刘备自留了一把,剩余的七把剑分别赠给了最亲近的刘禅、刘理、刘永、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
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的,蜀主八剑的铸造时间是在章武元年(公元221年),这时距离关羽战死临沮已经两年了,所以,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使用这把剑的。
如果不是作者记载错误,那就只有一种合理的解释:刘备赐关羽章武剑为追赠,或者将其当做一项荣誉,赐给了关羽的后人。
与章武剑不同,另一件兵器万人刀,关羽则是使用过的。
按照陶弘景的说法,关羽自采都山上的铁石,命能工巧匠打造了两把刀,并命名为“万人敌”,公元219年,关羽大意失荆州、兵败麦城后,不忍见万人刀落入敌人之手,只好忍痛将它们投入水中。
“关羽,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采都山铁为二刀,铭曰万人敌。及羽败,羽惜刀,投之水中。”——《古今刀剑录》
由于陶弘景身为道学家,在书中记载了许多荒诞不经的内容,所以,一直以来,大家对《古今刀剑录》都持半信半疑的态度。
然而,结合正史《三国志》中的记载,“关羽以刀为武器”这事,应该是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
公元215年,鲁肃为了争夺荆州的归属权,曾邀请关羽过江谈判,为表诚意,关羽“单刀赴会”,从这里的记载来看,关羽的武器就是刀,或许这把刀的名字,就是陶弘景笔下的“万人敌”,也未可知。
“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三国志·吴书·鲁肃传》
至于刀的形制,学者们普遍认为,关羽使用的刀,是东汉末年最常见的环首刀。
受当时冶铁技术的限制,这种刀外形窄而直,长约一米左右,有坚厚的刀背和单侧刀刃,但没有锐利的尖锋,三国时期,这种刀只有贵族和高级文武官才可以佩戴,所以,关羽佩戴此刀,也与身份相配。
除了刀之外,关羽在战场上使用的武器,可能还有长矛或戟,原因如下:
《三国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关羽大战颜良时,作者用的动作是先“刺”后“斩”,什么武器能刺呢?长矛或戟都可以,而且这 两种兵器当时都已存在,比如,张飞用的兵器就是长矛。
“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三国志·蜀书·张飞传》
所以,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关羽与颜良激战时,应是先用长矛或戟刺伤了颜良,然后再用随身佩戴的环首刀斩掉了他的头颅。
虽然没有青龙偃月刀,但这样手持长矛、腰配环首刀的关羽,也一样威风凛凛、让敌人胆寒啊!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关羽的青龙偃月刀重达82斤,常人举起这个重量的兵器都难,更别提拿它上阵杀敌了。
所以,有人就认为偃月刀虽刀厚刃薄、利于劈砍,但刀身过于笨重,并不适合作战,只能作为将士们的训练用刀,或当作皇帝的仪仗或宫廷侍卫的礼器。
这种说法,见于明朝兵学家茅元仪所著的《武备志》一书中:"(偃月刀)以之操习示雄,实不可施于阵也。”
然而,在明朝,还有一种说法与之截然相反,抗倭名将胡宗宪认为偃月刀不仅能用于实战,而且还是刀类兵器中的王者,无论是骑兵作战,还是陆兵作战,使用偃月刀的一方都能轻易地压制住对方,所以,胡宗宪才高度评价它"兵仗遇之,无不屈者"。
偃月刀虽厉害,可要充分发挥出它的威力,还是有要求的。
首先、使用偃月刀的人必须要力气大。
偃月刀的刀头又大又重,如果没点力气,或者力气不大的人,还真没法把它当武器。
强健的身体素质,是使用偃月刀的第一先决条件。
“偃月刀头大且重,使有力者用之……则诸兵仗当之者无不屈也。”——《阵纪》
其次、使用偃月刀前,必须先学会对应的刀法。
胡宗宪在所著《筹海图编》中,详细记载了偃月刀的“三十六种刀法”,比如,直推可以砍伤敌人的手臂,上推可以斩伤敌人的首级;下推可以进攻敌人下盘,或勾砍敌人双腿等等。
除了这”三十六种刀法”,明朝蓟镇将军何良臣在《阵纪》中,还记载了诸如“二十四闪伏"这样更多样、更高深的刀法招式。
由此可见,在战场上,想找一位使用偃月刀、并且能用好的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或许就是这个原因,才让明朝的兵学家茅元仪认为偃月刀不适合实战吧。
不管是罗贯中虚构的青龙偃月刀,还是宋明时期流行的偃月刀武器,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重。
据《三国演义》记载,关羽所用的青龙偃月刀重达82斤,三国时期的计量单位与现在不同,当时的一斤只相当于现在224克,所以换算过来,青龙偃月刀的实际重量应在40斤左右。
即便如此,作为兵器,它还是太重了,幸而在上世纪80年代,考古专家在贵州马家寨,发掘了一座清代的古墓,这才弄清了偃月刀的真实重量。
这座墓建造于雍正时期,专家们大致推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是平西王吴三桂的后代,因为墓中陪葬了一件特殊的陪葬品——一把雕刻着精致龙纹、长约2米的偃月刀,刀身上还刻有“大周吴氏”的字样。
众所周知,1673年,吴三桂联合靖南王耿精忠 、平南王尚可喜发动了“三藩之乱”,五年后,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定国号“大周”。
后来,康熙平定了三藩之乱,吴三桂的一部分后人,为了避难,就隐姓埋名逃到了贵州马家寨一带,保险起见,这把吴三桂使用过的偃月刀,就这样被埋入到了墓穴之中。
据史书记载,吴三桂力大无穷,他使用的刀“重达五十斤”,可实际上呢?
这把铁锈斑斑的偃月刀,只有12斤!
人们哭笑不得:这才是兵器的正常重量啊!
那史书或小说中为什么要夸大兵器的重量或体积呢?原因不外乎是为了突显使用者的威猛、震慑敌人罢了!
这种招数,咱们的古人经常用,比如,李自成在攻打吴三桂时,对外称“领兵二十万”,实际上总兵力只有八万,三国赤壁之战,曹操号称“百万大军”,实际上的兵力只有20-30万。
关羽,是三国蜀汉时的名将,可到了后来,他的忠义形象逐渐深入人心,在老百姓眼中,关羽俨然已经成了“英雄”、“神明”、“财神”的代名词。
为了衬托关羽威风凛凛的形象,小说家们就将青龙偃月刀、卷毛赤兔马与他匹配到一起,所谓“马上横一刀,阵前敌万人”,这样的关羽,才能给老百姓安全感嘛!
可惜,演义不是真实,关羽再忠勇,也逃不过历史的自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