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道口古镇依隋唐大运河而兴,历经百年沧桑,拥有坚固的寨墙记录过往。古镇商贸繁荣,水运发达,有“小天津”之称。民国时期,道口镇仍为商贸重镇。古寨墙虽部分被毁,但修复后仍见沧桑历史。
摘要由平台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故事,越是古老的地方,故事也会越多。

人的经历可以自己说出来,或是用文字写出来。而地方也会“说话”,那一座座古老的建筑,一通通刻字的古碑,还有被人们口口相传的往事,都是一个地方的故事。

很多时候,流淌的河水会“说话”,静止的物体会“说话”,就连运河岸边道口古镇一段古老的寨墙,也在无声地诉说着曾经发生在这里的陈年旧事……

依隋唐大运河漕运而兴的道口古镇有道6里多长7米多高的寨墙,这道古老的寨墙沿河就势而建,静静地矗立在运河东岸,就像一个忠诚的卫士一样,不知不觉间在这里“站岗”了140余年。它与河水为邻,清风作伴,见证了道口古镇百余年来的沧桑变化,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记录下了这片土地上辉煌与黯淡交错的过往。

道口古镇于宋代依古运河而成名,明朝初年官府在这里设递运所运输官资和军需物资,带动了古镇商贸日益繁荣。隋唐大运河航道上通辉县百泉下达天津海河,运河岸边的道口古镇航运发达交通顺畅繁华空前,明清时期“道口镇绾毂水陆,商贾懋迁,货物骈比,居民龊龊,颇有鱼盐之绕”,更是达到了鼎盛,素有“小天津”之美称。

清代咸丰十一年(1861年)是个动荡年,咸丰皇帝驾崩,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活动于皖、鲁、豫一带的捻军趁着时局动荡不安,于10月间攻占地处豫北商贸繁华的道口镇,没过多久就被清兵击退。

当时的道口镇正处在浚县、滑县共同治理时期,为了加强道口镇的防御工事以抵御捻军侵扰,滑浚县丞陈秉信组织镇子上的商家捐资,在道口镇四周建起土垣,围成了一座坚固的寨墙。

起初,道口镇的寨墙依照古时修筑城墙的方法,土垣的内墙、垛口和墙体皆由石灰、黏土、细砂混合的三合土夯筑而成。

到了清光绪元年(1875年),浚县知县欧阳霖组织民众募集资金征调人力,将古镇土垣进行了重修加固,把原来的三合土寨墙改成了更加坚固的砖石结构。当时重修的寨墙周长13华里,墙身由墙基、墙体和垛口三部分组成,四周垛口不计其数,与一座小规模的城池无异。

道口古镇的西寨墙下就是流淌千年的隋唐大运河,临河的这道寨墙借鉴了浚县古城西城墙的模式,兼具防御和堤防的双重功能,这在我国古代城镇寨墙中并不多见。

民国年间,虽然军阀混战烽烟四起,道口古镇依托运河航运之便利,依然是商贾云集一派繁华景象。当时的道口镇与朱仙镇、赊店、周口并称“中原四大名镇”,足见运河古镇弥久而深远的影响力。

旧时道口镇西寨墙下的运河边有“和尚口”和“水胡同”两个码头,这里是镇上最繁忙、最热闹的地方,每天都有南来北往的船只在和尚口码头和水胡同码头停靠,装货的、卸货的、上船的、下船的劳工和商人往来不断,拉纤的号子声此起彼伏,道口镇在人们的勤劳的汗水和日复一日的喧闹声中繁盛不衰。

据说,往昔的道口古镇东西南北各有一座正门,另有南小东门、北小东门和小南门3个小寨门,每座寨门上都镶嵌着题字的石匾额。这座古老而又气派的城镇成为当时浚县最为繁华的明星镇。

古时道口镇东望泰山,西通秦(陕西)晋(山西),南通梁(开封),北达燕(北京),水路交通四通八达。故而东门匾额外侧题刻“紫气东来”,内侧题刻“望岱”。意指向东遥望东岳泰山,祥瑞之气扑面而来;西门匾额外题“道通秦晋”,内题“适卫”。意思是向西通向陕西、山西,这里是周朝卫国的领地,也暗含了“孔子适卫”的典故;南门外题“德被熏南”,内题“通梁”。则是指商贸繁华的道口镇向南通往古都开封,带动了南部地区的发展;北门外题“恩承北阙”,内题“达燕”。意思就是道口镇向北达到北京城,皇恩浩荡给道口镇带来了诸多好处。

另有北小东门外题“岳宗泰岱”,内题“嘉德”;南小东门外题“泰岱屏障”,内题“仰鲁”;小南门题“古居贤里”。这些匾额题字内容充分体现了古时人们崇尚仁爱、友善的美德,以及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道口古镇东、南、北三面的寨墙先后被拆除,只留下了运河岸边的西寨墙。1963年秋,豫北地区连降暴雨,大运河水位上涨,作为道口古镇堤坝的西寨墙受洪水冲击垮塌,次年春进行了全面修复。由于在和平年代,寨墙失去了抵御外敌的功能,所以修复时寨墙上没有再筑垛口,也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古寨残垣逾百年,风吹雨打亦傲然。

运河悠悠润古镇,华夏盛世焕新颜。

站在风景优美的大运河边,触摸古寨墙上的片片斑驳,倾听它诉说百年沧桑的故事。徜徉在繁华依旧的道口古镇街头,看歌舞升平庆盛世,人间和美峥嵘了岁月。

举报/反馈

黎阳红哥

5338获赞 2656粉丝
红哥专注文化领域原创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