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居住在太原或去过太原或对太原有所了解的人们,“双塔寺”三个字并不陌生,因为太原市标就来自于“双塔寺”的两座高耸砖塔,也就是说“双塔寺”是太原市的标志性建筑。既然如此,人们应该对“双塔寺”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遗憾的是大多数居民或游客只知其表不知其里。比如:多数居民将“双塔寺”看成了街道定位,什么“双塔街”“双塔西街”“双塔北路”“双塔南路”等,即使春季踏青市民们也只是去寺里观赏一下盛开的牡丹(内有明代牡丹);对于广大青少年,“双塔寺”似乎等同于“双塔寺烈士陵园”(紧靠双塔寺),每到清明节总会有学校、社团组织青少年去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游客,要么擦肩而过,要么双塔下打个卡拍个照,究竟“双塔寺”有何内涵就不得而知了。

双塔寺(永祚寺)全景图

近几年,市政府新修了一个庞大的“双塔公园”将“双塔寺”紧紧环抱在里面,虽然改变了“双塔寺”周边过去的脏乱差,但也误导了一些外地游客,有的游客进入公园后望到“双塔”则以为看完了景点,于是山门未入就返程了,结果是只知公园而不知“双塔”,更不知双塔所在的“寺院”。即使进入寺院,直观感觉也是一座普普通通佛教寺院,与其他寺院不无两样,只是多了两座砖塔。殊不知,“双塔寺”不仅是一座佛教寺院,也不仅仅拥有两座砖塔,它在我国的建筑史上尤其在庙宇的建筑上是一座不朽的丰碑,起着划时代的作用。

双塔公园看双塔

说实在,我与大多数市民及游客一样,虽然是土生土长的的山西人,虽然每天沿着“双塔”命名的道路、看着“双塔”的倩影在上班和下班,但直到11年前我才第一次真正进入到“双塔寺”,其缘由是我的女儿要写毕业论文。2012年,我女儿就读的南京师范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就要毕业了(后为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她的论文指导老师是该校赫赫有名的朱馥艺教授。起初,女儿有些茫然,她的同学大都选题于江南建筑,可她不想随大流,于是去找朱教授。朱教授说:“你是山西人,山西到处都有古建筑,还怕没有题目?太原双塔寺被淹没在众多古迹中,不妨写写双塔寺吧!”。最终,女儿抱着《由永祚寺(俗称双塔寺)的建筑和布局看明代末期的寺院格局》课题回到了家,我作为她的陪同开始频繁地进入“双塔寺”。从寺院布局到双塔故事,从寺院建筑到民居建筑,从窑洞结构到拱券结构,从飞檐斗拱到砖仿木作,渐渐地我对“双塔寺”有了初浅认识。

“双塔寺”本名“永祚寺”(永祚,即:永远传流,万世不竭,),只是人们习惯俗称“双塔寺”,猛然提及“永祚寺”就连本地人也不知所云。为了尊重古寺,以下改称“永祚寺”。永祚寺位于太原市东南方向,占地12万平方米,是太原城的八景之一也是太原现存古建筑中最高的建筑,该寺始建于明代万历中叶,大约在万历二十五年至三十年之间(公元1597—1602年),距今420余年。当时晋绅学士在科举制度下,为“昌文风、兴文运”,以开太原至文明而创建。寺院内现有大雄宝殿、三圣阁、客堂、禅堂、配殿以及塔院的双塔等,是明代末期寺院的典型代表。

大雄宝殿及观音阁

礼佛院禅堂

典型的砖仿木屋顶

永祚寺初创之时,仅建了一座补辅太原“文运”不足的文峰塔,即如今偏于东南隅的那座旧塔。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晋藩第十一代王——晋穆王朱敏淳觉得文峰塔及其寺院规模简陋,于是下书五台山显通寺,邀请该寺主持,当时在全国颇有些名气的建筑家福登和尚,来太原主持扩建“大塔寺殿宇”工程。万历三十六年春至四十年九月(公元1608—1612年),新建了寺院的三座大殿,即现存永祚寺殿堂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三圣阁、两厢方丈和两廊配殿,以及位于“文峰塔”西北方的“宣文塔”,形成了“两峰插天”、“楼阁巍然”的大观。

双塔及塔院

永祚寺依山而建,它的建筑方位一反我国千百年来寺院建筑坐北朝南的传统习惯,而是因地势拓建,居高临下,坐南朝北。寺院共有两条中轴线,一条为南北朝向的大殿中轴线,一条为东南、西北朝向的塔院中轴线。永祚寺建造初期是按“七堂伽蓝”的布局格式规划的,但由于当时的各种原因寺院最终只建了山门、大雄宝殿、三圣阁、两厢方丈小院和东西配殿,以及塔院中的双塔和塔间的过殿,虽说规模很小,但也极具代表性。永祚寺的双塔南北对峙,相距50米,中间建有过殿,自成一院,一改唐宋以前塔建院内的规制,这也是明朝建塔的又一特点。


禅堂内部拱券结构

永祚寺的大雄宝殿呈长方形,分上下两层,下层为大雄宝殿,上层为三圣阁。整个殿宇不用梁架,不用一木,全为砖砌,雕工精湛,造型独特,是无梁砖仿木建筑的代表作。该建筑表面看每间为一券,然而事实上该殿是由纵横三券并列而成。大殿中间的三间实际是由一个纵列的大券筒连起来,且券的中轴线与大殿的表面为平行,而表面所看见的三个券是由大券筒与三个小券正角穿交而成。至于两个梢间则是由与大券成正交的小洞券建成,长度与整个大殿的进深相同。上层三圣阁(原名观音阁)面阔三间,长16.75米,深9.70米,为单檐歇山式无梁高阁,中间一间为正方形穹窿,穹窿顶部是砖雕藻井,造型巧妙华丽,独具匠心,是我国古建筑无梁式殿阁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三圣阁的两次间则为两个横券。大殿外表用砖砌出柱额斗拱椽檐,全部为模仿木构。正殿两侧的配殿为禅堂和客堂,两殿均为平屋顶,面阔五间,长22.5米,进深9.5米,为穹窿形无梁砖仿木建筑,其结构与外观均与正殿相同。

观音阁砖砌藻井

砖仿木塔檐斗拱

砖仿木飞檐斗拱

永祚寺塔院除两塔之外还有两座较有特色的建筑,一座是两塔之间的过殿,一座是“文峰塔”后的后殿。过殿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前后各有一门,也为穹窿形无梁砖仿木建筑,下有台基,整个建筑造型简单,过殿的建造在寺院建筑中并不多见。后殿顾名思义是建在寺院最后的殿宇,是一座底层为砖券洞式,上层为木构阁式的两层楼阁殿宇。后殿底层用青砖而砌,面阔三间,每一间为一个券,造型简单,上层为木结构的单檐歇山顶建筑,面阔三间,比下层略小,后殿两侧外设有楼梯,可沿楼梯上至二楼。后殿的建筑形式颇具特色,与山西民居独立式窑洞中的窑上房颇为相似。

“文峰塔”和“宣文塔”在意境和结构上有些不同,但两塔的整体造型看上去还是大致相同的。相同点表现为两塔均为楼阁塔,平面呈八角形,均有十三级,高度也基本相同,两个塔均用斗拱来承受塔檐,斗拱结构都很复杂,样式罕见。

文峰塔局部

宣文塔局部

“宣文塔”的建筑在两塔中极具代表,该塔的塔座为沙石条砌筑,质朴坚固。塔身为一色青砖研磨对缝砌成,塔上的斗拱、飞檐、枋、椽、柱(垂柱),均为青砖仿木结构砍磨而成,13层塔檐都用孔雀蓝色琉璃瓦砌出晶莹美丽的边沿。在塔的第一层撩檐枋下,斗拱与斗拱之间的空处,嵌刻有砖字“阿弥陀佛”,字体犹如一条飘带,层层叠压,美观而匀称。这几个字既表明了塔的属性为佛塔,也巧妙地添补了斗拱与斗拱间平板的空间,真可谓独具匠心。该塔1—7层的砖仿木斗拱,无论形制还是结构,均与大雄宝殿相同,为“五踩重翅”。随着塔身的拔高,塔层的上升,每层高度逐渐减低,斗拱形制也随之变小,逮至8层以上,斗拱结构则改为一跳(即三踩),明显收分,使塔身轮廓造形呈流线形,十分美观。“宣文塔”每层的八个角,都镂刻有砖雕的装饰性莲花垂檐柱,垂柱与垂柱之间,有砖砌栏额相连,垂柱上方,砖镂的角替、枋头、华板等上面,刻有细腻逼真的草纹、云纹,大大地增强了塔外面的装饰性。这种建筑雕刻,不仅图案富丽,镂工精细,而且,深刻地反映了和代表了明代砖构建筑的艺术风格,可称明代砖仿木建中的优秀作品。

宣文塔内部楼梯

塔内拱券及窗体

从永祚寺可以看出明朝末期的寺院建筑发生了较大改良,稳固性与耐久性得到了改善,在布局上也逐渐成熟,在我国的建筑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和研究价值。从永祚寺的院落式结构以及大殿的排列顺序来看,明朝末期的寺院布局已经基本按照“七堂伽蓝”的结构建筑,规划清晰,而另辟塔院的做法也反映出这一时期寺院在规划上已经趋于建造两条中轴线了,即大殿中轴线和塔院中轴线两条。在塔的数量上也倾向于建造双塔;从永祚寺殿宇的纯砖建造,不使用一梁、一柱的仿木结构的建筑特点可以看出明代末期砖窑业的大力发展和在建筑上的广泛使用,这种拱券的砖结构建筑,虽然早在千百年前就运用在陵墓和砖塔建筑上,但是却一直没有运用在宫殿和寺宇之中,直到14世纪才运用到寺观殿堂中来。有趣的是这种建造形式与古罗马时期的拱券和山西的窑洞十分相似;从永祚寺双塔的建造结构及塔院的特点来看,纯砖建造,壁内折上式的塔结构,平座的应用,以及密集的小型斗拱都反映出明代塔的建造特点。该寺塔院中的过殿和后殿除了具有明代时期的建筑特点以外还与山西民居的特色相结合,可谓别出心裁。

两塔间的过殿

塔后殿(标准的山西民居“窑上房”)

显而易见,“永祚寺”的主要建筑几乎没有使用任何木料,取而代之的却是砖仿木构,并将拱券及山西窑洞建筑技艺应用的淋漓尽致,在我国古代建筑中既是难得的瑰宝,又是实打实的里程碑,尤其在我国庙宇建筑中起着重要的“转折点”作用。其实,对我而言,“永祚寺”在我内心也已树起了一座里程碑,之前进庙走马观花,感觉天下庙宇大同小异、千篇一律;之后进庙将游览重心转移到了欣赏古建,随着进庙次数的增多,认知及欣赏水平都在不断提高,慢慢地改变了过去“千篇一律”的固有印象,反而感觉我国古建博大精深、变化万千。现在无论走在以“双塔”标识的路上,还是驱车从东中环快速路掠过,我都会有意无意地找寻着“双塔”,并向“双塔”投去敬畏的目光。

举报/反馈

秉性说史

1760获赞 362粉丝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