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5月7日,曾经国民党陆军中将杜聿明在北京去世,享年77岁。

作为国民党方面有名的将领,杜聿明是黄埔一期出身,大大小小的战役打过无数次,战斗经验十分丰富。

可是在解放战争中,杜聿明被我军数次击败,最终突围失败被俘,进入功德林。

那么杜聿明的作战指挥能力到底如何呢?粟裕大将对他又是怎么评价的呢?

黄埔亲信

1924年,杜聿明和同乡赶往北京,准备报考北京大学。

但是有感于社会黑暗,各地军阀割据,民不聊生的惨状,他毅然决然地放弃考取大学的机会,转而南下广州,投身革命浪潮。

最终杜聿明进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成为了蒋介石的门生。

1936年,杜聿明从上校晋升为少将,负责国民党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的组建和培训。

而杜聿明之所以能从一大票军官中脱颖而出,除了他黄埔亲信的名头以外,最重要的是他对蒋介石的指示丝毫不打折扣地执行,即便是错误的。

而且杜聿明还善于抓到机会,就像是装甲兵团组建的时候,他已经是师长,可是他却毫不犹豫地降职去装甲部队当团长。

这也让蒋介石对杜聿明印象很深刻。

抗战开始后,杜聿明成为第五军军长,掌握国民党部队大多数的装甲资源,受到蒋介石的信赖。

军人还是要凭军功说话,杜聿明会做人,深得领导信赖,可是如果手底下没有真功夫的话,也不会有人服他,杜聿明在这方面干的十分不错。

从古北口战役打响后,杜聿明就开始和日军打交道。

虽然这场仗打得并不漂亮,但是他指挥的部队和其他人比起来还是不错的,唯独缺少一些战场嗅觉。

回来后,杜聿明因为返回军校进修,战术思维开始变得开阔起来。

在杜聿明的训练下,第五军的战斗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士兵士气和整体风气也都有很大改变,蒋介石前来观摩的时候对杜聿明称赞有加。

1938年,杜聿明的部队撤退到湘潭整编。

当时日军兵锋已经快触及到长沙,整个湖南人心惶惶,国民党政府官员开始在湘潭城中放火,以此阻扰日军前进的步伐。

杜聿明得到消息后,带兵制止了这种制造混乱的行为,在城内张贴告示,保住了全城百姓的生命。

战争阶段的闪光点

而很快杜聿明抗战阶段的闪光点也很快来到——昆仑关战役。

1939年日军为了开辟局部战场,从南方登陆,向广西南宁方向挺进,意图威胁国军的后方,减缓正面战场的压力。

由于日军太过猖狂,前锋一路狂奔,已经深入中国腹地,周边没有能够支援他的友军。

所以杜聿明建议集结优势兵力,先一步占领昆仑关,然后合围这股日军。

战役打响后,国军将士迅速占领了昆仑关,然后逐步缩小包围圈,利用装甲部队的快速机动性包围日军,摧毁了敌军指挥系统,给予日军重大打击。

1941年,日军再一次开辟东南亚战场。

杜聿明以中国战区军事观察员的身份去缅甸等地考察,多次预判日军的下一步动向,驻扎当地的英国军官对他的评价极高。

1942年,日军进攻滇缅公路,中国派出远征军入缅,杜聿明是中路总指挥,但是在指挥架构上要尊重英国和美国将领,这为之后远征军的失败埋下伏笔。

入缅之后,远征军打了几次漂亮的守卫战,有力迟缓了日军的进攻,其中同古诸战最为典型,打出了中国军队的血性,在抗战历史上都很罕见。

但是英国人打仗根本不出力,一心只想着逃跑,甚至抛弃原本指定的作战计划,直接在战场上脱逃,将远征军的后路卖给了日军,造成极大的防守压力。

所以尽管远征军在前线发挥不错,但后路被切断之后,他们也不得不选择撤退。

由于远征军全部都是精锐,蒋介石要求杜聿明将部队全部撤回国内,不能向印度撤退。

万般无奈下,杜聿明下令全军抛弃重装备,分三路从野人山归国,与恶劣气候作斗争,4万将士最终只有活下来了1万余人。

后来者分析野人山撤退的时候,常常会指责杜聿明指挥不力,没能选择一条更稳妥的撤退道路,但是却忽略了蒋介石的越级指挥。

这在其后杜聿明依然很受重用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来,他回国之后担任昆明防守司令,在蒋介石的暗示下,兵不血刃地解决云南王龙云,圆满完成蒋介石下达的任务。

兵败被俘

解放战争开始之后,杜聿明就被蒋介石派到东北,负责东北地区的防务,在美国军舰的护送下,强行占领了葫芦岛,锦州等地,随后进一步占据了各个城市地区。

重庆谈判破裂,国民党反动派迅速挑起战火,杜聿明野心勃勃地想要全部占领东北,派出手下部队去解放区“挑衅”,却遭受我军的一次次打击。

1947年5月,杜聿明再次主动出击,进攻沈阳附近的解放军,想要缓解四平之围,双方交手十分激烈,后来以东北民主联军的主动撤退而告终。

这是杜聿明最后一次大规模调动兵力。

受限于国民党军队在全国各处遭受打击,他手下的机动力量严重不足,只能居于守势,东北的局势天平从此就向解放军倾斜了。

除了对战局的焦虑,杜聿明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之前为了翻越野人山,消耗了大量的精力,他的脊椎,肾脏各处都有问题,几乎无法指挥战斗。

1948年7月,杜聿明积劳成疾,乘坐飞机赶往上海治疗,随后被蒋介石拉到济南增援,辽沈战役爆发后,又被紧急召回,送到沈阳指挥大局。

可是当杜聿明赶到的时候,锦州已经被解放军拿下,关门打狗之势已经形成,杜聿明还无法指挥手下派系繁杂的各路军队,只能一步步迎来毁灭。

蒋介石还不放弃东北战场,亲自去北平督战,要求杜聿明拿出作战计划。

可是败局已定,杜聿明只能劝蒋介石做好撤退工作,尽量保留兵力。

眼见无力回天,蒋介石也只能接受现实,由杜聿明指挥部队撤退

可是还没等他完成撤退工作,解放军的淮海战役发动,杜聿明被火速调往徐州担任副总指挥。

面对解放军的攻势,杜聿明心急如焚,蒋介石临时变卦,更改作战计划。

上司无能,只会瞎指挥;部下内耗严重,经常见死不救,种种不利情况让他无能为力。

黄百韬兵团被围歼后,国民党只有撤退一条路可走,但是撤退路线却不能由杜聿明决定,而需要蒋介石远程遥控,这给杜聿明的内心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果然,杜聿明指挥部队撤退的时候,突然接到蒋介石命令,要求他南下解围,支援黄维兵团。

从战术上来说,这是一个大错误,极有可能会让杜聿明全军覆没。

但是杜聿明没有选择,他将部队再次带回了解放军的包围圈,同时发电报给蒋介石,要求对方调集兵力,和解放军打一次大决战,或者各部队坚守待援,寻求和谈。

这个建议最终还是没有被蒋介石接受。

1949年1月,原本放出和谈风声的蒋介石变卦了,密令杜聿明率部突围,空军会投放粮食弹药,也会掩护支援。

但是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杜聿明再也没有突围的机会了。

1月10日凌晨,杜聿明在单独外逃的时候被我军抓获,想要隐藏身份也被识出,最终被俘。

评价杜聿明

杜聿明为什么在掌握巨大优势兵力的情况下兵败呢?他的作战指挥能力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这些问题很不好回答,需要从多个角度阐述。

粟裕大将从对手的角度评价了杜聿明,“杜聿明只适合打胜仗,失败之后就会心浮气躁;只能在装备和后勤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打仗,否则就失去了一名指挥官的基本素质。”

这句话十分精辟,概括了杜聿明以及很大一部分国民党高级将领的特质,道出了杜聿明失败的原因,十分中肯,展现出粟裕大将的胸怀和气魄。

接下来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其中的细节。

从杜聿明的性格和各个战役发生节点等方面看一下杜聿明的真实水平,品鉴一下这位国军“优秀”将领。

杜聿明1936年晋升少将,1945年晋升中将,和同期毕业的黄埔生相比并不快,甚至还有些偏晚,属于落后其他人一步了,没有到总指挥级别。

可是蒋介石却很喜欢用杜聿明,抗战结束后就把他调到东北,辽沈战役的时候让他救火,淮海战役的时候还是杜聿明的事儿,从这些都可以看到蒋介石对他的偏爱。

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因为杜聿明对蒋介石言听计从,从来没有违抗过他的命令。

即便自己的想法和上级指令南辕北辙,他也没有自作主张过。

昆仑山战役的时候,蒋介石要求他以最快速度击败敌人,杜聿明就不顾部队伤亡,一昧猛攻。

野人山撤退时,明明向印度方向走是最安全的,可是蒋介石为了国内抗战需要,让杜聿明将部队带回来。

所以他就走了这条最艰难的道路,损失惨重。

辽沈战役时候,蒋介石临阵换帅,将陈诚派去代替杜聿明,可是被解放军打得满头包。

这个时候又想起来杜聿明了,但是为时已晚,锦州被解放军攻占,东北无力回天。

淮海战役前,杜聿明制定了决战计划,可是蒋介石又没有听进去,黄维兵团被围后,还是让杜聿明去救人,结果反而把自己赔进去,深陷解放军包围之中。

最后关头,杜聿明还在听从蒋介石的命令,先固守待援,然后等到我军的口袋扎得差不多了,又想起来突围,结果当然跑不掉了,最终被俘虏。

这是杜聿明性格上的极大缺陷,他盲从上级,虽然明知道违抗命令会更好,可是还是瞻前顾后。

一旦失败之后就不知道如何决策,最终一败再败,进入功德林。

另外,国军依赖后勤和公路,没有补给的话就不会打仗。

而我军是从艰难困苦中打出来的,完全不畏艰难险阻,可以从他们想不到的地方进攻,这也是粟裕大将如此评价的原因。

再者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蒋介石等人从未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早已失去人心,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

举报/反馈

虎王足球王

711获赞 219粉丝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