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李琼霞)男子突发腹痛,原是胃壁“藏”鱼刺。5月14日,笔者从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获悉,医护人员采用内镜下黏膜隧道技术,从患者胃里取出了一枚长约1.6厘米的鱼刺。
不久前,家住樊城的胡先生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上腹部疼痛。在一家医院做腹部CT检查显示:十二指肠管壁增厚,内见条状高密度影,考虑为异物可能。
随后,胡先生慕名来到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二病区就诊。
入院后,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许春梅副主任考虑胡先生体内的异物隐蔽性很强,可能已经包埋在胃壁或十二指肠壁内。由于异物离肝脏和胆囊距离很近,如不及时取出,一旦刺破消化道管壁,随时可能发生胆囊穿孔、肝脏破裂大出血、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许春梅副主任、李敏医生借助CT三维重建技术,并结合超声内镜检查精准定位,最终精准确认异物包埋的层次及累及范围,位于胃窦前壁近小弯侧的固有肌层内长约1.6厘米异物。经过多学科讨论,决定采用内镜微创技术为患者进行胃壁内的异物取出。
取出的鱼刺。 通讯员 供图
经充分的术前准备,在消化内镜中心护理团队的精细配合下,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ESD新秀”李敏医生,术中采用胃镜行黏膜下隧道技术,仔细排查至胃壁固有肌深层,终于发现隐藏的异物,谨慎小心地将它的一端慢慢游离,最终果断将深埋在胃壁内的异物拔出。
胡先生坦言,莫名其妙的腹痛终于真相大白,原来藏在胃壁里的异物竟是1根长达1.6厘米的鱼刺。
“上消化道异物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而上消化道包埋性异物实属罕见。”许春梅副主任说,通过内镜下黏膜隧道技术取出上消化道异物,在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尚属首例,标志着医院消化内镜微创技术处理上消化道管壁包埋异物诊治水平迈上新台阶。
许春梅副主任称,在消化内科,常会遇到消化道异物的患者,最常见的异物就是“鱼刺”。对于异物一端暴露于消化道管腔内的患者,常采用异物钳、取石网篮、圈套器等取出。而对于包埋入胃壁内的异物,以往常采用外科方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