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会教堂,维尼奥拉,罗马(1568年)建造时间
罗马耶稣会教堂是耶稣会的发祥地,由贾科莫•巴罗齐•维尼奥拉设计建造。
这座建筑的新颖之处在于将外形的简洁与装饰的华丽融于一身,建筑立面与室内装饰出自吉安巴蒂斯塔•德拉•波尔塔之手,参考了莱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为佛罗伦萨新圣母大殿设计的涡形纹饰,对纵深感较强的最初设计略做了改动。
四泉圣嘉禄堂,博罗米尼,罗马(1638年)
罗马的四泉盛嘉禄堂十分特别:它是弗朗切斯科•博罗米尼最早开工的建筑,也是最后完工的一座,直到他去世那年才又开始完成建筑立面工程。
教堂整体布局为椭圆形,上方是复杂而优雅的穹顶,教堂内部设计精巧,营造出前后交替的波浪形视觉效果。
圣依华堂,博罗米尼,罗马(1642年)
圣伊华堂是弗朗切斯科•博罗米尼在罗马建造的教堂,也是所有巴洛克式建筑杰作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建筑设计利用地块狭长的特点,采用星形布局,使内部可见度最大化,而这座神圣建筑的立面也以其华丽奇特的造型而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克拉诺礼拜堂,贝尔尼尼,罗马(1647年)
罗马胜利之后圣母堂内德克拉诺礼拜堂是贝尔尼尼建筑、雕塑和室内装饰的代表作。
雕像《圣特雷萨的沉迷》安置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大理石祭坛上,周围的装饰也精心布局,自然光透过金属条形成金色反光,巧妙地为雕像提供了自然光与反光的双重光源。
圣依搦(nuò)斯蒙难堂,博罗米尼,罗马(1652年)
1652年,罗马圣衣搦斯蒙难堂由拉伊纳尔迪兄弟改建为巴洛克风格,最终在1657年由弗朗切斯科•博罗米尼完成,后者为这座教堂设计了别出心裁的凹立面,高高耸立的两座塔楼拱卫着中间的圆顶。
对面的四泉圣嘉禄堂建筑正立面上摆放着贝尔尼尼创作的雕像,人物脸上流露出惊讶的神情,似乎连雕像也被圣依搦斯蒙难堂的绝妙设计惊艳到了。
梵蒂冈柱廊,贝尔尼尼(1656年)
贝尔尼尼为梵蒂冈设计的柱廊共有284根立柱,呈四排平行排列,像两只伸展开的巨大手臂环抱着圣彼得广场,对无数的朝圣者致以热烈的欢迎。
柱廊设计于1656年,整体布局呈椭圆形,主轴线长度近200米。
宏伟的大教堂盘踞在柱廊后,在柱廊的衬托下显得无比庄严。
奎琳岗圣安德肋堂,贝尔尼尼(1658年)
罗马奎琳岗圣安德肋堂根据贝尔尼尼的设计图纸建成。
椭圆形是典型的罗马巴洛克风格,建筑采用了前所未有的布局:入口和主祭坛均设在椭圆的短轴上。
巨大的入口看起来像是一座剧场,本身的半圆形突出部分几乎占据了建筑正立面的全部面积。
耶稣裹尸布教堂,瓜里尼,都灵(1668年)
瓜里诺•瓜里尼建造的耶稣裹尸布教堂位于都灵,是巴洛克式建筑的重要代表作品。
圆顶正中开洞采光,复杂程度令人称奇,让陈列耶稣裹尸布的大厅沐浴在一片神秘的柔光气氛中。
圣保罗大教堂,雷恩爵士,伦敦(1675年)
伦敦圣保罗主教座堂由克里斯托弗•雷恩设计建造。
这座建筑的主体结构为哥特式,室内装饰却是巴洛克风格。
教堂穹顶高达108米,可以俯瞰整座伦敦城,就像在圣彼得大教堂可以俯瞰罗马城一样。
教堂中殿高150米,论雄伟庄严,可以说不比梵蒂冈的教皇大殿逊色分毫。
卡里尼亚诺宫,瓜里尼,都灵(1679年)
瓜里诺•瓜里尼建造的都灵卡里尼亚诺宫是一座别具创意的建筑。
布局呈几字形,两翼中间环抱一座正方形的庭院,上方是一座椭圆形塔楼,凸凹结合的主立面庄重而不失动感。
建筑师综合了贝尔尼尼和博罗米尼的经验,巧妙地运用在了这座建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