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见过一种表面完全没有任何图案的轮胎,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光头胎。这种轮胎的特点是其胎面与地面接触的面积达到最大,因此在干燥的路面上,它能够产生非常强的抓地力,有效地咬住路面。

当光头胎与路面产生摩擦时,胎面温度会上升,使其自身逐渐融化至凝胶状态,这个过程常被称为“脱胶”。在这种软化状态下,轮胎的质地具有极强的粘附性,为赛车提供了优异的干地抓地力,甚至可以说是热熔胎的升级版。在赛车比赛中,光头胎能够展现出卓越的过弯极限性能和稳定性,从而帮助车手创造更快的圈速记录。但为了实现这一效果,车手通常需要在赛前进行“暖胎”操作,以确保轮胎达到理想的工作温度。

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厂商还会为光头胎选择不同的胶料配方。例如,在起伏较大的赛道或地面温度介于10℃-30℃的赛道上,极软胎是常见的选择;而在地面温度约20℃的场地上,软胎则更为适用。适中胎在抓地力和耐用性上达到了平衡,特别适合湿热气候且地面温度在20℃-35℃的砂质赛道。对于干热气候或地面温度超过35℃的砂质赛道,硬胎则成为了首选。

然而,光头胎是专为赛车场设计的,严禁在普通道路上使用。这是因为在湿滑的路面上,光头胎几乎无法提供抓地力,容易打滑。即使在干燥的路面上,也需要轮胎工作温度达到90℃-110℃后才能发挥抓地效果,这在一般道路上是很难实现的。

赛场上激烈的竞争使得轮胎的磨损非常快,因此F1赛车需要频繁进入维修区更换轮胎。另外,为了提高赛车的安全性和降低车速,国际汽联从1998年开始规定一级方程式赛车必须使用带有凹槽的轮胎,从而取代了光头胎。

举报/反馈

小小车记

9870获赞 800粉丝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