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由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科学十年国际论坛”在京举行,来自国内外官员、科学家、智库和科研机构代表等齐聚一堂,共谋“科学十年”的愿景和任务,动员各利益攸关方参与“科学十年”的实施工作,以期在发展历程上留下中国印迹。
论坛现场
据了解,此次论坛是在“科学十年”首年围绕该主题在全球举办的首次线下会议。2024年是“科学十年”的第一年,该主题源自2023年8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2024-2033年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十年》决议。这项决议旨在提高各利益攸关方对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各方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积极策划相关活动和项目,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向决策者提供制定和有效执行政策所需要的分析和数据,使人类能够利用科学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公室主任夏泽翰
“‘科学十年’的目标之一是推进科学知识的发展,将其作为推动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强大力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公室主任夏泽翰在致辞时表示,“此次论坛为国际科学合作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平台,让我们利用全球的科学力量,共同打造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主旨发言环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部门科学政策和基础科学司司长胡少锋表示,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科学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对基础科学重要性的认识有限和投入不足,不同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互补和权衡等。因此,要通过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和推动科技进步,以开放科学等方式加强知识共享,提高机构和人员在基础科学、技术、研究、创新和工程学等方面的能力,让科学造福人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部门科学政策和基础科学司司长胡少锋
世界科学院院长、南非艾滋病研究中心副主任夸拉莎·阿卜杜勒·卡里姆说,“经过长期努力以及通力合作,我们在艾滋病、新冠病毒等传染性疾病预防以及治疗上获得了大量经验。未来将继续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建议,推动检测、检疫、疫苗接种等相关法律的完善,加强流行病预防与监测,促进公众沟通与宣传,为全人类可持续的未来促进国际科学合作。”
世界科学院院长、南非艾滋病研究中心副主任夸拉莎·阿卜杜勒·卡里姆发言
中国科学院院士、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郭华东说,开放数据是开放科学的关键。开放数据有助于促进开放科学的发展,增强科技创新活动的透明度、可重复性和协作性,提高科学对社会发展的价值。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放科学全球委员会主席安娜·玛丽亚·塞托·克拉米斯表示,开放科学作为一个“生态系统”,需要加强人才和机构的必要能力建设,建立完善的开放科学基础设施,通过更公平、多样和包容的科学体系,解决社会问题,为后代创造更健康的未来。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放科学全球委员会主席安娜·玛丽亚·塞托·克拉米斯发言
罗马俱乐部智库秘书长卡洛斯·阿尔瓦雷斯·佩雷拉表示,为达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符合伦理地开发和利用知识。推动跨学科教育实践,发挥科学在社会进步中的综合作用,充分利用并完善现有的数字基础设施,构建全球跨学科网络,加强对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科学创新投入,实现人与地球的和谐共生。
会议认为,“科学十年”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与推广,离不开各利益相关方的协同配合,通过开放科学的推进,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鼓励每个人在科学十年的号召下发起和实施自己的计划、方案、项目和倡议,以期为所有人实现一个安全和繁荣的未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袁航
编辑 罗秋红
二审 石云华
三审 岳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