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衣服、被子、枕套等生活用纺织品,在长时间穿着或使用后,经常会在织物表面出现一颗颗小毛球,这便是我们常说的起毛起球。这种现象不仅使织物外观和手感变差,而且使织物磨损,降低织物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一、起毛起球的过程
织物在穿着、使用或洗涤的过程中,不断经受摩擦,使织物表面的纤维端露出,在织物表面形成许多茸毛,这个过程称为起毛;如果茸毛未能及时脱落,就容易相互纠缠在一起,最终形成许多小毛球,这个过程称为成球;随后连接毛球的纤维断裂或者抽拔,出现部分毛球离开织物表面,脱落。
二、起毛起球的影响因素
1、纤维的物理特性
强度高、抗反复弯曲能力高、耐磨性强的纤维,摩擦时不易断裂、脱落,容易与其他纤维纠缠形成毛球。
长纤维相较于短纤维摩擦阻力更大,不易从纱线中抽出。
异型截面的纤维,抗弯刚度大,不易弯曲缠绕且相对接触和被摩擦的概率低,不易抽拔和纠缠,不易产生起球。
纤维卷曲性越好,加捻时纤维越不容易伸展,摩擦过程中纤维容易松动滑移,在纱线表面形成茸毛。
2、纱线结构
精梳纱中纤维排列比较平直,所用纤维一般较长,纱线毛羽较少,一般不易起球。
高捻度纱线可减少纱线毛羽,不易起球。
3、织物结构
紧密性:结构疏松的织物比结构紧密的织物更易起球。
表面平整性:表面凹凸不平的织物比表面平整的织物更易起球。
三、起毛起球解决方案
对于容易起毛起球的面料,可以使用烧毛、剪毛、热定型、生物抛光、轻度缩绒等方式进行处理;对于用以上方式处理后效果不理想的织物,或者已经制成了成品的织物,可以使用ZW抗起毛起球整理剂进行后整理。
ZW抗起毛起球整理剂主要成分为改性胶状聚硅酸,能有效提高织物纤维的抗滑移性,减少纤维抽出、成团的现象,同时赋予织物柔软的手感。还能减少干沾污性,能够帮助处理后的织物在后续制衣过程中降低易沾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