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秘境:周松个展”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开幕。展览首次亮相艺术家“新自然系列”作品及其代表作,“现实”与“超现实”的碰撞力,“稳定”与“非稳定”间的张力都蓄势在他的作品里。
“艺术创作如同在宇宙黑暗中追寻暗能量,既神秘又难以寻觅,但这正是其魅力所在。探索如何在有限生命中发掘内在力量,追求心灵的彼岸,一直是我追求的方向。”这是艺术家周松对自己在艺术道路上探索方向的诠释。
何为“秘境”?周松在自述中提到,在这个被命名为“秘境”的宇宙之中,我们如同穿行于迷雾中的幻影,寻觅着存在的意义和宇宙的奥秘。能量与物质、时空与意识编织成一个多维的交响乐,既奏响了宏观的和弦,也揭示了微观粒子的独奏。在有序与无序的辩证之舞中,偶然与必然的脉络交替展开,量变引领至突变的壮阔篇章。生命的剧本,无一不是形式与质料、生存与欲望、精神与彼岸交织的诗行,无知与恐惧是剧中的转折,而死亡与重生是这无尽叙事中的逗号与句号,伴随着往复生成的轮回——周而复始,无尽一切……
中国传统山水画是中国哲学思想的精髓,常以“树”作为精神纽带。“景观”与“树”的关系,展示了中国朴素的自然哲学观。在这样的哲学文化脉络下,艺术家周松重新解读“树”与“景观”的关系,采用解构与重组的艺术手法,融入“人”“铅笔”等元素,构建“新自然”的“景观”。在这个景观中,“他们”(人、铅笔、树等一切事物,作为是自然万物的缩影)彼此依存、互相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自然整体,是宇宙演化的一个局部、产物与过程。
艺术家对“新自然”是这样定义的:我们今天置身于一个全新的自然世界中,这个世界由多重宇宙观、弦理论、量子力学、人工智能、基因学等现代文明理论构成。这些知识点共同塑造了人类文明的“新自然”。纠缠扭曲的铅笔不仅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缩影和线索,也展现了“新自然”中新知识的交织与复杂性,类似于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流错综复杂。同时,这扭曲的铅笔还寓意着AI智能和赛博未来的新科技。
展览学术主持阿伦·麦克奈恩博士评论道,周松的作品将强烈的现实主义和认知世界(或者说非物质世界)的图形结合到一起,其呈现风格淡化了艺术家工具的存在感,不论是颜料、画笔,还是铅笔,都是如此。作品都是扁平风格,这种风格和他的整体创作意图一致,即让观众进入一个新世界,在这个世界,想法真切存在,和具体象征符号或自然界的标志存在得一样真切。周松想通过他的作品,邀请观众超越描绘物体的技艺,聚焦艺术家的思想和梦想——一个拥有新科技和新宇宙观的新世界。
作者:
摄影:袁婧(部分图片由主办方提供)编辑:袁婧责任编辑:王柏玲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举报/反馈

文汇报

1344万获赞 89.6万粉丝
华文世界高品质阅读平台
文汇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