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OpenAI发布了一条Sora最新生成的视频,引发了国内外互联网不小的关注。


在Sora生成的视频中,通过无人机视角从空中飞跃进入博物馆的场景,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参观体验。展厅内的各种文物纷纷呈现,画面震撼且逼真,仿佛让人置身于博物馆之中。这一成果仅基于博物馆的部分展品和陈列照片,结合输入的语言指令合成而成。



无独有偶,下图是一家“魔法博物馆”,陈列的展品琳琅满目,魔法镜子、水晶法杖……一应俱全,仿佛真的进入了魔法世界。



这个“博物馆”里的“展品”全都是由AI打造的,而且一件只需要五分钟。这是由南洋理工大学、上海AI实验室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共同推出的新款文生3D基础模型3DTopia制作而成,只需要一组文本,就能在5分钟内生成出多样化、高精度的3D模型。


AI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疑为博物馆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创新元素,为观众带来了更多的沉浸式感官体验。通过运用先进的AI技术,借助艺术装置不仅实现了文物数字化展示,让古老的文化遗产焕发新生,更在交互体验、信息解读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01

声音+AI,化“话”为“画”

苏州博物馆的“回响·AI方言艺术展”,以科大讯飞的语言模型和多模态能力为技术基础,打造出十余件风格各异的艺术作品,涵盖沉浸式影像、互动影像、实体交互装置和行为艺术表演等多种类型。


其中的《HUA山水》展项化“话”为“画”,将苏州话的声音与山水画的视觉相联通,从苏州方言“四声七调”的发音特点进行视觉转化,以此为据生成动态的山水画。



《和文徵明一起学吴语》展项则以文徵明绘制的《拙政园图咏》为创作基础,融合苏州俗语,用AI苏州方言配音、动效编程结合,驱动古画中的人物和景色,让画“活”起来。


02

大数据+AI,让内容更多元化


香港艺术馆的《墨池记》搜集了古代各朝代书法名家,包括王羲之、董其昌、饶介、苏轼、黄山谷、王守仁等人的书法数据,输入至AI生成对抗网络(GANs)中进行深度学习,把名家的笔墨与风格糅合在《墨池记》中重现于世。


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和安阳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与安阳市文物局、殷墟博物馆、社科院考古所安阳工作站在殷墟博物馆新馆共创了“特色沉浸式数字展”。



展项结合16片实体甲骨的展示,利用高清投影大屏、互动小屏幕的同步展示,以数字化的方式全方位地探索甲骨上的刻痕信息。其中,“字形匹配”等AI算法,实现了以字搜字、以字搜图,形成古文字智能搜索组件,让甲骨文字“查得到”


无独有偶,国外的研究人员也在用AI技术来破译印度河谷的古代文字,这是一种已经消失了的书写系统,至今还没有被完全解读。他们用AI算法来找出文字中的相似字符和频率模式,然后用这些信息来创建解密的密钥。他们还用ChatGPT这样的大型语言模型来分析印度河文字的语言结构和含义,以及它和其他语言的联系。


艺术家Refik Anadol在MoMA(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一楼大型媒体墙上展出的装置艺术《Unsupervised》,通过运用AI来“阐释”和“转换”博物馆大量藏品的138,151条元数据,重新构建了现代艺术的历史,“梦想”着过去可能发生的事情并预测未来。



同时,AI提取出了许多人类艺术史上从来没有被发现过的特征,找到了跨时空、跨模态、跨越艺术形态的关联,最后渲染出了人类历史上可能出现却并不存在于我们时空的艺术作品。


03

装置+AI,人人都是创作者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数据艺术创意工作室Ouchhh的作品DATA GATE是世界首个基于开普勒数据集开发的AI天文研究数据公共艺术雕塑作品。利用AI技术,观众在作品官网输入姓名、上传照片后,可以将每个人转换为一个AI画面,投放在DATA GATE上,观众将不仅仅为一个观看者,更是作品的参与者与一部分



同时,Ouchhh会把参与公众的个人信息数据通过无线电波的形式,发射在太空。若宇宙中真有存在生命的其它行星,这些行星便可以接收到来自地球上人类的问候。


《有趣的世界》装置是一个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交互式叙事装置。



装置中的网络摄像头会基于图像识别技术来识别每一位现场观众的外貌、表情和衣着的色彩等特征要素,并给每个人打上分类标签,基于这个“以貌取人”式的综合认知,AI会运用具有语意关联能力的算法来为每一位参与互动的观众生成一段独特的基于虚拟地球的叙事漫游故事,将观众连接到世界上任何一个从算法逻辑上,具有“相关性”的人、物或场景。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扫码观看生成的故事。


从智能导览到虚拟现实,从语音识别到情感计算,AI技术正在重塑博物馆的参观模式,让历史与文化在科技的翅膀上飞翔。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博物馆将变得更加智能、高效和富有创意,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举报/反馈

文化科技融合汇

18获赞 4粉丝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