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互联网时代,视频等新型传播方式占据主导,但印刷报纸仍有一定市场。其优点包括权威性和公信力、阅读不受限制、适合老年人和可收藏等。读者群体包括老年人、特定行业从业者、城乡居民和偏远地区人群、学生以及国家机关单位人员。报纸历史悠久,现在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但面临读者数量减少的挑战。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都靠视频了,为什么报社还在坚持印刷报纸?都是什么人在看?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视频、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等新型传播方式以其直观、生动、交互性强的特点,迅速占据了新闻传播的主导地位。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刷报纸这一传统媒介仍然在我国拥有一定的市场。2022年,我国全年印刷了266亿份报纸,这些报纸都有一部分固定的读者群体。


那么,在互联网时代,为什么仍然有人选择阅读报纸?这部分读者是谁?他们又为何钟情于这种看似过时的信息获取方式?

报纸相对于互联网有哪些优点?

报纸的新闻内容经过编辑的严格筛选和审查,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此外,报纸的阅读不受网络环境限制,不需要特定的设备,携带方便,可以随时随地阅读。


另外,报纸对于老年人很友好,2023年中国网民数量高达10.79亿,也就是说我国还有大约3亿人没有上网经历,他们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人,智能手机是不会用的,只能通过看电视和报纸来了解新闻。


最后一个就是可以收藏。互联网上的头版头条过个几年就没有了,你现在还能查到15年前网上的新闻吗?打开央视新闻APP,上面的都是近两年的新闻。

上过大学的朋友都知道,图书馆一般会有一个专门储存知名报纸和杂志的地方,在名校图书馆,甚至可以找到建国时期的报纸,这已经属于文物了。


读报纸的都是哪些人?

不一定就是老年人,也有可能是学生。

第一类是老年人群体,他们对于新技术接受程度有限,更习惯于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


第二类是特定行业从业者,如新闻从业人员、学者等,他们对新闻内容的专业性和深度有更高的要求,认为报纸能提供更为深入和专业的报道。

第三类是城乡居民以及偏远地区的人群,由于网络覆盖率不高或使用成本较高,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报纸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


第四类就是高中生和初中生,很多题目就出在报纸上,报纸的纸张便宜,尺寸大,容纳题量多。除了在报纸上做题目以外,报纸上还有很多有意思的阅读内容。很多学校管理比较严格,手机是不准玩的,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只能通过报纸了解世界。


最后一个就是国家机关单位的人员。事实上有很多报纸的内容我们是看不到的,这些只有特定的人群才能接触,这些信息不会发到网上,只能以纸质的形式出现。这样的报纸上呈现的新闻和观点数据,在我国被称为“内参”。


报纸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其历史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的欧洲。最早的报纸可以追溯到16世纪的威尼斯小报,这些小报主要报道有关战争、政治、商业等方面的新闻。

到了17世纪,英国出现了第一份日报《每日新闻》,随后欧洲各国也纷纷创办自己的报纸,这些报纸多为政府或王室所创办的官方报纸。


在中国,最早的报纸是唐朝的邸报,现代报纸则出现在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通商口岸的开放,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创办现代报纸,如《申报》和《新闻报》。这些报纸不仅报道新闻,还刊登广告,逐渐发展成为商业化的报纸。


在20世纪,报纸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和信息的主要渠道,尤其是在战争和政治动荡时期,报纸往往成为人们了解时局的重要途径。

现在报纸依然有着互联网不可替代的价值,我国的报纸印刷量每年都在降低,去年缩减了6.7%,以我国这个人口体量,全年印刷量再低也不会低于50亿份。在上个世纪,报纸对人们的影响很大,很多偏远地区连电台都没有,重大的事件只能由报纸作为媒介来传递。


现在互联网虽然发达了,但是也有坏处,谣言太多了。关键是这种谣言很难找到制造者,不像报纸,哪怕写的是反人类报道,我们也可以找到它的发行单位,进而找到该文章的作者。

目前,年轻一代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网络获取新闻,而传统报纸的读者数量正在逐渐减少。对于报纸行业来说,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保持其生存和发展空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际上,现在有很多官媒在纸制出版物上更倾向于印刷杂志,按期分类成册。这些新闻加分析的杂志,年轻人订阅的倒是不少,未来或许是一个发展方向。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举报/反馈

仲星拱月

8万获赞 4041粉丝
精彩纪实故事,欢迎持续关注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