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31日讯(全媒体记者 肖舞)连日来,随着世界各地的AI作曲系统不断涌现,迅即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热议。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将于4月13日上演《零•壹|中国色》国乐与AI音乐会,再次打破传统镜框舞台的呈现方式。视频《AI来了,作曲家会失业吗?》等在微信群热传。那么,音乐人面临怎样的风险与挑战、究竟该怎么办?长沙晚报记者就此采访了AI使用者及作曲、演唱、评论等音乐方面的专家学者。
现象:一分钟完成两首歌,未来还要人学音乐吗?
30日上午,湖南永州市第一中学音乐教师吕文梁在湖南省音协青年音乐家工委会微信群发了一帧短视频,告诉大家利用AI写歌:只要打开AI软件页面,在歌曲描述框内输入“教育孩子理性使用手机”,大约1分钟后自动生成两首不同音乐风格的歌曲,点击播放即可聆听;左边的屏幕显示三段体歌词。据介绍,他去年也用AI创作了一首歌曲《美酒不是幸福》,只要打开AI软件页面,输入关键词后生成歌词和旋律(可以反复生成,直到比较满意为止),然后,在这个网页里面修改,改好后再把歌谱记下来,打印成歌谱。再用音乐编曲软件制作出音乐伴奏,用虚拟歌手X-studio制作出人声最后合成混音。
无独有偶。另一网友也在视频号平台发布短视频告诉大家用AI写歌:先在歌曲描述框内输入“快乐的”,然后点击“创作”,几秒钟后,歌词马上跳了出来。接着,伴奏、演唱都有了,成为完整的一首歌。网友评价道:初看歌词还不错,音乐效果也不赖,感觉比现在一些流行的“口水歌”质量还要高。然后,网友又在歌曲描述框内输入“失恋的歌”,软件跳出歌名“忘了你”,然后歌词、伴奏、演唱都有了。网友感慨:有了AI这样的神器,以后还需要人学音乐吗?同时,视频留言处有数百条网友留言,观点各异,褒贬不一。
作曲家:AI替代不了人工,只是更聪明的工具而已
对于作曲而言,“不苛求创新类型的服务应用型作曲家有可能会失业!但是不要忘了即使人工智能也是服务于人类支配的工具,只不过它是更聪明的工具而已。”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所长贾国平教授对记者说。
“AI作曲和人作曲是有差别的,尽管AI在全球各个领域迅猛发展,包括音乐制作等,但AI仅仅是一个载体,不可能像人一样到位,始终替代不了人工。音乐是诞生于人的感情,而AI只能描绘感情,它本身没有感情。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曾说,好的音乐作品,三大要素即感情、形象和旋律,缺一不可,而且感情是处于首位。”湖南省文联副主席、省音乐家协会主席邓东源对记者说,AI是一个新生事物,大家需要积极去面对,对其要有清醒的认识,以及如何用AI为人类服务,把人类的音乐文化乃至人类文明推向更高境界。
“网红歌曲”《赤伶》曲作者李建衡认为,AI作曲软件出来后,轰动了整个音乐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咱们应学会运用AI技术,与时俱进。跟AI结合运用好了就是如虎添翼。AI对行业内本来就根深蒂固的那一拨人影响并不大,但是对刚入门或想要入门音乐行业的人来说,门槛会更高,而且会淘汰一大批人。之前刚入行的人,只要会写就可以,但是现在AI来了,必须写得特别好。
歌唱家:AI技术可优于人类,但情绪表达无法超越人类
“我之前听过一些AI演唱的歌曲,单就演唱来说,AI可能会唱得非常完美,演唱的音准、技术在某种程度上要优于人类的演唱。但是艺术并不苛求完美,而一定要求很真实。哪怕就是听人类的演唱,有瑕疵,有音准与节奏的问题,但是至少在情感表达上非常真实。”青年歌唱家徐欣说,也许AI的技术、能力可能优于人类,但是在情绪表达上无法超越人类。
湖南省歌舞剧院独唱演员张芝明认为,这是当下发展的一个趋势,人和AI人工智能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灵魂。作为歌曲演唱,如果只是做个小样AI是完全可以胜任的,但要打造一首成品作品,就要注入灵魂,肯定还得歌手演唱。
学者:和AI做朋友,接纳、使用AI为音乐赋能
“别看AI是新鲜事物,其实我看到的一切现在表达太多了,反而成了老生常谈,导致大家的观念趋同——接纳、使用AI。然后,假如它既不会替代真正的艺术也不会替代真正的创作,还不如积极的看待。”北京大学艺术交叉学科实验室成员、音乐评论家李长鸿对记者说,放眼人类历史长河,技术时时刻刻在推动时代的进步,建议不要用我们的主观态度去判断或早下结论。比如前几年很火的NFT艺术、数字艺术藏品等,和区块链、元宇宙思维联系起来,但其实际发展速度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快,甚至颠覆一个领域、改变一个艺术生态。所以,AI无论对作词作曲、音乐表演,甚至音乐效果的判断、音乐传媒等,我们都应该“风物长宜放眼量”,去静待历史给予一个真实的答案。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中国传媒大学在读博士、河北唐山师范学院副教授王雪松认为,在技术发展极致化的当下,AI 为音乐赋能,开辟了音乐创作、 音乐传播、音乐表演、音乐欣赏以及音乐教育等领域发展的新天地,促使 AI 技术迭代升级和“创新扩散”。千百年来,艺术实践中音乐所显现的最大审美特性在于情感的不确定性(灵动性),AI音乐虽以人的逻辑思维作为模式基础,但要表达这种情感的灵动性,从目前看AI尚不能实现。同时提出人工智能音乐研究在当下和未来需要深入思考的方向是在AI 技术背景下如何真正遵循“音乐真实”而非“技术真实”,并为人的情感灵动性提供更加充分的展示。
视频中始终强调的一个观点是:“要和AI做朋友,驾驭它,人类未来的艺术站在AI肩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