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一场关注度空前的发布会,一次诚意十足的报价,让汽车行业迎来了小米这位跨界巨头的正面冲击。对于小米汽车是否有机会在未来的汽车战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业界议论纷纷,支持者众多,反对声亦不少。对此,笔者想以指挥打仗为例,从一个不同的视角分析小米汽车的综合战力,作为跨界者其到底胜算几何?以作战流程类比,作为进攻方首先要有一位制定战略、指挥作战的军事将领。从小米汽车来看,这位作战将领自然非雷军莫属。犹记得在小米官宣造车的那一天,雷军站在台上坚定地说:“这是我人生最后一次创业,我愿意押上我全部的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过去这三年,雷军的确身体力行地深度参与了小米汽车项目,以超强的用户洞察和智力体力陪同小米汽车一路向前。可以说,雷军既是创始人,也是小米SU7的产品经理兼用户体验官,这种三位一体的融合定位成为了小米汽车有望拔群的必要条件。战局拉开之后,前期的轰炸清障可以看作是抢占消费者心智高地的关键。在当下的汽车行业中,竞争正在从供给侧转向需求侧,在“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过渡的大背景下,消费“主权”也回归到用户端,抢占消费者心智资源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而在这方面,小米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事实上,小米巨量的用户基数号召力,已经让业内多次领教。比如,一场技术发布会,便占据热搜榜前列;仅是关于产品定价的猜想,便成为常刷常新的流量话题。如果说争夺消费者心智是战前的炮击和轰炸,那么产品定位和供应链整合可谓是正面冲锋的短兵相接。目前来看,小米汽车并不打算以极致性价比的模式复制其在手机行业的成功。毕竟汽车行业的通识是:技术下放易,品牌向上难。作为小米汽车开山之作,小米SU7承担着打开高端化品牌市场的重任。据悉,小米汽车第一款车型SU7就投入了3400名工程师。种种迹象表明,小米正在通过技术加持和精工细料全力打造SU7,这是小米汽车对自身产品定位的重新厘定和考验。产品定位是对外的用户洞察能力,供应链整合能力则是企业的内功。早在2014年,小米就开启了生态链模式。而自宣布造车至今,小米系资本更是投资了智能座舱、传感器、自动驾驶、锂电池等公司,覆盖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凭借在智能手机等领域积累的客户资源和产业链整合能力,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高效。综上,凭借创始人热忱、消费者心智竞争和产品定位与供应链整合,对于小米来说,在汽车市场立足的第一战似乎准备充足。然而,面对竞争激烈的国内车市,未来战局走向如何,恐怕还要等待市场给出最终答案。 财经政策权威解读,引领价值投资新坐标!
证券日报官方账号,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