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SpaceX星链再破纪录。
截至北京时间3月26日,星链(Starlink)已向全球72个国家提供服务,订购用户突破260万人,发射数量已突破6000颗。
在全球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的赛道上,中国正面临着一场时不我待的“竞赛”。
星链正迅速从计划变为现实,相比之下,中国的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却显得步伐缓慢。
目前,SpaceX已向全球72个国家开通服务,累计用户超过260万人。
图/各大洲Starlink开通服务的国家数量
根据SpaceX人士透露,今年星链业务落地重点区域在非洲、亚洲,到2024年底星链服务国家有望突破100个。
根据ITU国际电信联盟条例和国际条约要求,向任何国家/地区提供卫星通信服务,必须获得当地管辖权的落地许可。
已开通星链服务的国家和地区,图源/Starlink官网
2023年,SpaceX已实现现金流收支平衡,年收入已突破87亿美元,其中星链收入约占近一半,达42亿美元。
这也是星链收入首次超过其发射收入(发射收入约35亿美元),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板块。
相关人士预估:2024年星链收入有望突破100亿美元!
图/历代星链卫星参数及发射计划
从2018年发射首批测试星至今,星链总计发射152批、6079颗星链卫星。按此前计划,2024年内,星链将实现组网12000颗。
当前,全球在太空领域呈现“跑马圈地”的状态。
各个国家和卫星公司为了争夺有限的轨道资源和频段,总共提出了超过100万颗卫星的发射申请。
全球各国星座计划,图源/三体引力波
近年来,低轨卫星成了各国太空“圈地”的焦点。主要有如下原因:
1、低轨卫星的发射成本较低。
与动辄上亿的高轨卫星相比,像Starlink卫星的制造成本为每颗100万美元,而马斯克曾公开表示单颗卫星的成本有望降至50万美元,我国目前低轨通信卫星的平均造价大约在3000万元左右。
2、近地球轨道资源有限。
中国信通院《6G总体愿景与潜在关键技术白皮书》显示,LEO近地轨道只能容纳约10万颗卫星(也有观点认为约6万颗)。
截至2022年4月10日,全球申请低轨卫星数量已达到74353颗,其中美国申请低轨卫星50626颗。各国在低轨卫星领域均采取“抢占式”发展,卫星互联网正成为全球竞争的“新战场”。
3、卫星频率稀缺性。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无线电规则》按“先申先占”的原则协调分配,卫星频段资源呈现稀缺性。频率方面,目前C波段和Ku波段资源几乎耗尽,Ka波段竞争也日趋激烈。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球在轨运营低轨卫星共计8248颗,其中星链在轨运营数量5680颗*(截至3月26日统计),占总量的68%。
虽然4、5年前我国就已开始筹划卫星互联网相关公司和规划(星链2019年开始正式组网),在各类新闻、研报中也常能看到GW星座、G60等诸多星座的计划。
但这些项目,要么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距离大规模组网和商业运营仍有一段距离;要么杳无音讯,迟迟未能实现真正组网。
图/中国星座申报情况;ITU,国盛证券研究所
不过,这一情况或许在2024下半年会有所改变。
媒体报道:上海星座将在2024年完成至少108颗卫星的发射并组网运营,或将成为第一批正式的中国版星链。
图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今年以来,商业航天赛道“大火”,低轨卫星互联网已成为中国商业航天发展乃至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支撑。
与美国的星链计划相比,我国的同类星座不论是在实际组网数量、覆盖范围还是服务质量,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体现在执行力度上。
如果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可能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
以往,我们常习惯于“后发先至”、“弯道超车”。但在商业航天,特别是卫星互联网建设领域,这种路径依赖恐难以如愿。
航天很难有捷径可走,更需要的是潜心规划、加速行动、长期建设。
后发难以先至,吾辈尚需加油。
参考及引用:
https://mp.weixin.qq.com/s/7SVMRY3M-B99is-l02lxew;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3766098927478191&wfr=spider&for=pc;
https://mp.weixin.qq.com/s/xx0r9rSKJKTvzyLkyX-3LA;
Active Satellite TLE Data and Information (ing-now.com);
Starlink官网、wiki百科及网络公开资料。
三体引力波对本文亦有贡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难以确认原始出处,请作者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