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带

武装带为军官专用,因旧时军官佩军刀于腰带左侧,为防较重的军刀将腰带坠斜影响军容,故置一肩带右肩左斜地吊住腰带,这加了肩带的腰带就是武装带。后来军常服很少再佩戴军刀,但武装带却并没有跟着军刀一起从军官的身上解下,因军人扎武装带比扎腰带更显英武,因而得以保留。

军官武装带

当今有些人将我军用的外腰带称作武装带,严格意义上是错误的。武装带与外腰带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有肩带而后者没有肩带。还有,腰带有宽有窄,而武装带中的腰带部分全是宽的,如果是扣眼式的,则全部都是双排扣的。

军官武装带有斜肩带

国民政府时期的武装带又俗称斜皮带。在当时如果说:这小子有出息,扎上斜皮带了。就意味这个人由士兵提拔为军官了,因为一般只有军官才能有资格扎武装带,而士兵通常只能扎腰带。

武装带样式
士兵没有斜肩带

中国军人扎武装带始自1922年奉军的整军经武。奉军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战败后,开始实行一系列军事改革,不仅其军事思想,组织编制,军需制度等有别于北洋旧制,就连军服军饰也是另做一套,其中就有武装带的采用,开创了中国军人系武装带的先河。

奉军武装带

黄埔建军时,由王伯龄主持的军服设计,也采用武装带作为师生军常服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成为大革命时期很是风光的一个亮点。

黄埔一期教授部主任王柏龄
蒋介石黄埔时期

后来军服虽有改动,但武装带仍旧保留下来。抗战胜利后,中国军人开始脱下武装带。

抗战时期张自忠
现代礼服取消武装带
举报/反馈

历史小筑2000

812获赞 109粉丝
寻找历史的一角,点亮未来的生活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