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影视圈最热门的话题,非网飞版《三体》莫属了——这部被《时代周刊》称作今年全球最重磅的电视剧,已然击穿了原著粉、科幻迷、美剧狂的分属标签,将全球2.6亿三体泛粉丝人群一网打尽。
这部《三体》拍摄耗资巨大,每集平均预算达2000万美元,全剧8集总计约1.6亿美元,成为网飞有史以来单集投资最昂贵的项目之一。国际间的文化和商业合作,往往建立在全球观众对特定IP的认可上,因此全球最大流媒体平台对《三体》赤字重金,不仅看得出他们对这个中国科幻第一IP的信心,也反映出中国故事在全球市场上的巨大潜力。这种潜力的释放,也是以“三体”为代表的中国IP之所以能长盛的原因所在,那便是用国际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用中国故事沟通人类文明。
网飞《三体》引发热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关注点不外有两种。
其一,国剧《三体》也无独有偶地在3月20日引来了开播周年纪念版,该剧目前已在五大洲数十个国家播出,并登陆Amazon和美国NBC环球流媒体平台Peacock,覆盖全美范围播出,在Youtube平台观看人数超数百万,赢得原著粉丝一致好评。因此原著粉不禁忐忑,网飞《三体》能否创作出别出新意且又能让观众认可的剧集?毕竟,国剧《三体》所取得的成功,是国内观众对于中国科幻影视化成果的认可,后续的全球发行也是把中国人讲故事的方式展现给世界,而网飞《三体》,将会如何用更具世界视角的制作,让更多人爱上这个属于全世界的中国科幻故事?人们心存好奇。
其次,早在网飞官方宣布由大卫•贝尼奥夫和D.B.威斯担任剧集制作人和执行制片人时,外界的担忧便不绝于耳,毕竟《权力的游戏》第八季的烂尾让所有“权游”粉们耿耿于怀。虽然这一切并不妨碍两位“DB”的才华横溢,《权力的游戏》前七季的完美表现也早已让两人站上了行业巅峰,但豪华班底的重出江湖,这样的注脚本身就给这部巨制更增添了传奇色彩。
网飞主创团队不可能不知道,作为承接三体的合作伙伴,摆在他们面前的考验,就在于是否成功将传统的中文表达方式变成能说给全世界人听的艺术语言。
改编《三体》的挑战性不言而喻,但英国知名导演柯文思就曾提出观点,“网飞拍不出《三体》内核,但肯砸钱讲中国故事挺好”。
剧集开播以来,总体还是收获了不错的口碑,尤其在场景和特效上的精湛表现,满足了观众心目中对“网飞”和“三体”这对顶尖组合的苛刻要求。我们有理由期待很多惊喜:
比如,网飞《三体》针对原著所进行的电视化普适改编,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了剧情并提升了观看体验。没错,论讲故事,论商业化,论爽剧,现在谁比得过网飞?!
再比如,前方已有消息说,全剧音乐氛围渲染和画面特效同样是一对高金CP,双双惊艳,据说BGM来自于奥本海默的编曲团队……
由于《三体》在中文科幻小说中无可撼动的地位,现在的观众不仅关心剧集本身的故事走向,更对这次全球化改编最终所达到的艺术效果,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和期待。事实上,该剧早些时候在美国西南偏南电影节上首映后,已经有很多好评出现在了海外媒体上——
知名电影网站SlashFilm给出的评分为8。影评人:“
Netflix改编的《三体》为科幻小说树立了新标准……最后一集将哲学和娱乐相结合的整体技巧,让人想起《超时空接触》《火星救援》等作品。”
《时代》杂志:“贝尼奥夫、威斯非常成功地将刘慈欣的作品转变为一部扣人心弦的科幻惊悚剧,而没有让其变得简单,也没有用长达数小时的枯燥讲座让观众感到无聊。”
影视娱乐媒体SlantMagazine将《三体》与《奥本海默》相提并论:“它很大程度上围绕着普罗米修斯式的可能性——即人类在追求进步过程中注定了自己的灭亡。尽管人物塑造有些笨拙,这部剧仍然是一部雄心勃勃且富有创意的科幻作品。”
《帝国》杂志影评人:“极其雄心勃勃的改编作品,源自一本同样雄心勃勃的小说。作为第一季,它感觉像是为了更大的事情做准备——但剧中呈现的内容非常令人印象深刻,规模宏大。”
《南华早报》:“虽然《三体》不是一部忠实原著的改编作品,但抓住了刘慈欣的写作精神,同时还搭配了难以置信的宏伟太空史诗。如果它还能让一些好奇的读者关注当今最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之一的作品,那么这也是一件好事。”
不论是国剧版的海外发行还是网飞版的国际化改编,都收获了全球观众的积极反响,这恰恰表明了世界市场对中国IP的核心价值观和表达方式的认可,也体现了三体IP本身所具有的全球传播性。刘慈欣本人也多次公开表达,希望能看到各种产品类型的《三体》改编。作为一个世界性IP,通过多元开发,三体内容才能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得更加广泛,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将腾讯版《三体》和网飞版《三体》视为三体IP越海远航的双翼,共同构成了三体IP宽广的开发体量和充裕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