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五千年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婚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婚俗文化呢?婚俗文化就是几千年来围绕恋爱、婚嫁而形成的文化现象。
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下我们泱泱中华五千年的婚俗文化。
按照《周礼》的规定,古人将婚礼的过程分为六个步骤,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六礼”。这六个过程分别是: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彩
所谓的“纳彩”,就是现在的提婚,由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提出婚姻的建议。如果女方同意,男方就可以正式向女方求婚,为了表示男方的诚意,还要携带上大雁,也就是常说的“昏礼下达、纳彩用雁”。
问名就是男方委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姓名和生辰八字。为什么要进行这一步呢?从古到今,人们都把夫妻的生辰八字是否相符合,当做是否结成姻缘的重要参考指标。
在得到女方的生辰八字之后,就要将二人的生辰八字进行匹配,如果相互匹配就可以进入下一步,如果不相匹配,可能这段姻缘就没有了。
纳吉
这里的纳吉,类似于今天的订婚。当双方的生辰八字相合,男方就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女方,同时会带去定礼。古人会把大雁当做定礼,后世多用金银首饰作为礼品。纳吉也就意味着婚姻已经基本确定了。
纳征等同于今天的过礼,或者下大礼。这时的礼品就要更加贵重,更加庄重,因为这里面包含着男方对女方,以及对婚姻的态度。征在这里的意思是“成”,就是让婚姻成。
纳什么呢?就是纳钱。《周礼》说,“无币不相见”、“币必诚”,这都说明纳币的重要性。有三层含义:第一个是代表男女双方对婚姻的重视;第二个是代表男方对女方的一种物质象征;第三个代表婚姻还是有包办聘娶的性质。
请期
请期就是男方定下举行婚礼的日期,再通过媒人传达给女方,最后双方共同决定结婚的日期。这个请期主要是由男方决定的,所谓的请,只是男方对女方的一种尊敬态度而已,意思是请女方同意。
亲迎就是今天的结婚仪式,新郎把新娘从娘家接到婆家,然后拜堂成亲,一直到新人入洞房,都是属于亲迎。
亲迎是婚礼中的重头戏,也是出彩之处。《诗经》中记载的亲迎场面是“百辆彭彭,八鸾锵锵”,可见古人对“亲迎”的重视程度。
古人的亲迎仪式一般有这样的流程:新郎在傍晚的时候,驱车到新娘家迎娶新娘。新郎要穿非常正式的礼服,乘坐黑色的车子,带着一群人去迎亲。
之后,新郎把携带的大雁放下,行叩首礼,跟新娘一起下堂。登车之后,新郎象征性地为新娘驾车,走过一段距离后再把缰绳交给车夫。
到了男方家,会将一个瓠瓜剖成两半,新郎和新娘各拿一半,然后把酒倒入其中,夫妻一饮而尽,这就是所谓的合卺。夫妻共饮交杯酒,象征着夫妻二人从此合二为一,共同面对接下来的生活。
古人婚姻中的六礼是源自周朝。从周朝到隋唐,古人的婚礼基本都是按照六礼的要求来的。
隋唐之后,六礼的基本框架被保留了下来,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新的元素被添加到原来的婚礼过程中。
比如在唐代的“亲迎”过程中,新郎在女方家会遭到一定的刁难,在进门之前会有女方的亲属对其进行调笑、戏弄,这个过程被称为“下婿”。在今天,新郎去女方家迎娶新娘时会遭到“拦门”,想要进去就要承受百倍戏弄,这跟唐代的“下婿”是类似的。
临出门前,父母会把一块布蒙在新娘的头上。新娘登车启程了,亲属家人还要象征性地阻挡车子前行,以表达对新娘的不舍之情。
到了男方家中,新娘下车后要跨过一块马鞍,象征平安落地。接下来,两位新人进入一块搭建的幔帐中,举行拜堂仪式。
宋代的纳彩,开始采用书写“帖”的方式,将双方的家庭成员的概括信息写出来,供对方了解。如果双方没有异议,还要写“细帖”,包括彩礼、陪嫁等内容。男方的喜帖包括土田、宅舍、财产等。女方的细帖包括女方的生辰、金银、首饰、衣物等。
今天的“相亲”习俗,最早就是出现在宋代。宋代之前,男女双方对对方的了解,只能通过媒人,能了解的信息非常有限。北宋时期,出现了定亲后男方到女方家相亲的习俗。到了南宋,相亲的风俗更加盛行。
男方会选择好的日子,带着酒肉去女方家,或者在花园中,或者在湖畔,双方徜徉在良辰美景中相互了解。
同心结和掀盖头,也是起源于宋代。所谓的“同心结”,就是一条中间扎有花扣的彩缎。
拜堂之后,新郎新娘各持“彩缎”的一端,共同进入堂屋,喻示二人永结同心。掀盖头则是新郎用秤或机抒挑开新娘头上的盖头,从而让众人一睹新娘的芳容。
明代之后的婚礼,基本延续了宋代的流程。如果说有改变,那就是加入了“回门”的习俗。
所谓的回门,就是婚后的第三天,新郎陪同新娘一起回娘家。
拜堂可以说是整个婚礼过程中的一个高潮,它又是起源于哪个朝代呢?拜堂的习俗出现的准确时间,已经不可考了,保守估计,它应该出现在唐朝之前,因为唐代诗人王建有“双杯行酒六亲喜,我家新妇宜拜堂”,这说明唐代已经有拜堂的习俗了。
古人说拜堂成亲,为什么拜堂了才算是成亲呢?因为拜堂仪式非常重要,它可以说是整个婚礼过程中最具仪式感的一个环节。
二拜高堂,对新人,尤其是对新进家门的新娘来说,参拜高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当新人拜了高堂,意味着这个家庭的新成员已经被接纳了。
夫妻对拜,是夫妻之间的相互见证与认可。这一拜下去,就是长长的一生,这一拜下去,就是无声的誓言,这一拜下去,就是一生的坚守。
拜堂的时间一般在上午七点到下午一点左右。堂前一般都要设置香案,点上香烛,把祖宗的牌位或者遗像放在案上,旁边还放着粮斗。拜堂前,先是燃烛焚香、燃放鞭炮,然后在主持人的指引下,新人举行跪拜仪式。
中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从一些汉字中,我们也可以管中窥豹,一探古人婚姻的究竟。
第一个字是“婚”
女+昏就是婚姻的婚,为什么婚会是女和昏的组合呢?女字比较好理解,毕竟结婚是女子的出嫁,新娘子也是女子。提起“昏”,就要说一说远古时期的抢婚。抢婚是一种原始社会时期的野蛮的婚俗,就是通过抢夺的方式来缔结婚姻,也叫掠夺婚。
既然是强婚,自然会选择对方最为放松警惕的时候,所以晚上,就成了结婚的最好时机。按照《说文解字》的释义,昏就是日落之后的意思。
晚上举行仪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让新娘没有后路。既然抢婚是违背新娘意志的,抢婚者自然希望在一种昏暗的环境中达成目的。据说在今天的平遥还有一种奇怪的婚俗,就是给新娘戴上墨镜,以至于新娘找不到回娘家的路,这也是抢婚习俗的残留。
按照《说文》的释义,“嫁”就是女人到自己的家。女子嫁人是到自己的家,为什么娘家却不是自己的家呢?这里蕴含着一个深层的含义,那就是在很早的时候,女子出嫁是有买卖的内涵的。
按照《汉字简史》的说法,“嫁”通“贾”,就是买卖的意思。前面提到的“六礼”,如果没有过“纳征”这一关,婚姻就不可能结成。而所谓的“纳征”,就是男方要给女方钱财、礼品。由此可见,女子出嫁的确含有买卖的内涵。后世买卖妻子的陋习也是从这里遗留下来的。
在传统的婚礼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父母和媒人。正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没有父母的同意和媒人的牵引,婚姻就没法实现。明媒正娶,如果缺少了媒妁这一环节,婚姻就不是完整的,而那些违背父母之命,略过媒妁之言的婚姻,注定不会被接受、祝福的。
《说文解字》中说,“媒”是谋和二姓,什么叫谋和二姓?将两个姓氏的男女双方说合在一起,这就是媒。媒人不仅是男女双方的连接者,起着牵线搭桥的作用,而且还具有重要的担保作用,是双方的保人。
结语:
婚俗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延续了几千年的婚俗文化中,我们可以更加真实、深入地了解中国人的婚姻观念、婚姻仪式、婚姻内涵。而我们今天的婚礼习俗,也正是古代婚俗的一种传承与发展。
从几千年的婚俗发展史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女性地位的逐渐提高,以及社会大众对女性的进一步尊重与肯定。
参考文献:
《说文解字》
《语言文化》
《宋史》
《周礼》
《白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