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全球经济在不断发展,许多地方已经是高楼大厦云集、繁华非凡,然而仍有一些贫民窟依旧存在,贫民窟主要代表了贫困和困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全球五个国家的贫民窟。
最早的基贝拉贫民窟是位于内罗毕市郊森林里的一个定居点,最初是为了犒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表现出色的努比亚士兵而设立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部落也迁至此地并向努比亚人租赁土地,虽然在1963年肯尼亚独立后该定居点被宣布为非法定居点,但其居民并未搬离。
实际上,基贝拉的居民人数不断增加,主要因为赤贫的居民们无力承担合法住房的费用,认为基贝拉的租金还算可以负担。
在1970年代,基库尤部落的成员占据了基贝拉贫民窟的多数,并在政治赞助的支持下取得了管理地位的控制权。
虽然该定居点的土地产权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但许多土地所有者都得到了地方政府的保护,主要是因为他们是基库尤人。
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街头,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未成年的孩子如行尸走肉般地吸食某种东西,这种东西并非毒品,却成为了毒品的替代物,让肯尼亚的儿童深受其害。
这种东西其实只是一种工业胶水,而这些瘾君子大多来自内罗毕的贫民窟,他们沉迷于吸食胶水带来的短暂刺激,然而,这种自杀式的行为却造成了严重的身体危害,据统计,约有6万肯尼亚孩子因吸食胶水而受伤害。
拉各斯是尼日利亚的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上贫民窟所在地,那里就是马可可,尼日利亚的经济辉煌与马可可贫民窟的毁灭形成了讽刺的对比。
作为非洲大陆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尼日利亚的经济增长明显,尤其是拉各斯这座城市比肯尼亚还要发达。然而,这种经济繁荣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导致贫民窟遭到拆迁。
2012年,拆迁行动引发了社会冲突,造成1名居民死亡,约3万人流离失所,最终许多人前来马可可定居,他们依靠水上的生活方式为生,然而,这里的环境却隐藏着巨大的威胁。
没有排污系统导致疾病肆虐,而最大的威胁并非可传染性疾病,而是疟疾、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营养不良,居民只能就医于一些非正式、未注册的小诊所,生活在极端的贫困之中。
一些白人记者常常造访马可可,这让当地居民对他们持有戒备心态,因为这些记者会拍摄各种照片,然后将这些照片和故事出售给相关机构赚钱,然而,马可可的居民从未从中获益。
贫民窟是墨西哥城不可避免的问题,政府曾试图采取强拆驱离等措施来解决,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随着越来越多的贫民涌入墨城,局势变得更加严峻,贫民们生存的现实与社会的分化加剧,让这个问题变得更加棘手。
政府最终不得不面对现实,开始给贫民的住处确权登记,并提供财政扶持改善贫民窟基础设施。
通过直接向居民提供油漆、水泥等支持,贫民窟的面貌逐渐焕然一新,第一代木板铁皮窝棚已经逐渐被砖混房所取代,山上也逐步通上了水电,尽管贫民窟依然存在脏乱差和治安问题,但至少看起来已经不再那么破败和困窘。
缅甸约有1/3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在仰光市,有近一半的人陷入赤贫状态,勉强能够维持温饱,在多邦区和达盖达区,有数个庞大的贫民窟,大部分贫困人口都聚集在这里。
贫民窟里的年轻人白天忙着摆摊,但一天的辛劳仅能解决吃饭问题,难以维持整个家庭的生计。
这里汇聚了各种不同背景的人,包括吸毒的瘾君子、出卖苦力的农民工,以及许多未成年小孩,他们是社会中最弱势的群体,他们只能依靠乞讨来维持生计。
这里的家庭都背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仅仅能维持自己的生计远远不够,因此,许多未成年的少女晚间不得不选择出卖自己的身体,以此来赚取生活所需的资金,这已成为她们唯一的选择。
这里的居民每月生活费仅约为200元人民币,包括房租、三餐和生活用品,街上充斥着垃圾和排泄物,河水中散发着难闻的臭味。
大多数居民是无业或无固定工作的人,一些年轻男人组成社团榨取邻居的生活费,维持自己相对优越的生活,漂亮的女孩子常常遭受黑帮的威胁,甚至被卖出去。
在这里,对年轻女孩尤其是处女的偏执观念严重,他们被视为给男人带来好运的象征,因此易成为犯罪分子盯上的对象。
贫民窟的少女渴望离开这处没有希望的地方,但家庭的牵绊阻碍着她们迈出一步,她们希望能碰到一个好心的顾客,赚取一些钱财,但也经常遭遇到不给钱的无赖。
在缅甸贫民窟里,少女们的身体在夜幕下随意被摆弄,她们唯一的机会就是通过努力学习,考入理想的大学,改变命运,避免沦为有钱人的玩物。
这个缅甸贫民窟的情况与我国偏远地区有些相似,知识改变命运在这里得到了更加显著的体现,只有通过艰苦的学习和努力,才能有机会离开这些贫困地区,改变自己的命运。
达卡位于孟加拉国的恒河三角洲布里甘加河北岸,是该国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南亚主要城市之一,人口超过两千万。
这里是孟加拉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在1.647亿孟加拉人口中,约四分之一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据估计,仅达卡就有超过300万人生活在贫民窟。
许多人依靠布里甘加河维持生计,但这条河却遭受着来自生活污水和工厂排放的污染,情况十分严重。
他们每天的人均收入不到1美元,其中包括大量缺乏基本食品、医疗、教育和卫生保障的儿童。
这些孩子从6、7岁起就被迫上街乞讨、捡垃圾,甚至到工厂做童工,以换取微薄的收入来支持家庭。
缺乏水和适当的厕所使妇女面临严重问题,特别是在她们来月经时,这里的贫民窟房屋也被分为窗户和无窗户两个等级,其中,有窗户的租金要比没有窗户的贵1000塔卡。
在贫民窟,租金主要按床位大小计算,而非整间房屋,每张床位的租金在3000~5000塔卡不等,此外,每月还需额外支付大约1000塔卡的费用用于全家人使用厕所和洗澡,如果没有夫妻双方的收入,甚至无法承担在达卡贫民窟居住的费用。
根据世卫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孟加拉国的500万无家可归者中,约有26%为未婚女性,15%为未婚男性,其余成员属于家庭规模。
他们被迫露宿在城市街道、广场或车站附近,这些地方人流密集,为流浪者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安全感。
因为长期的贫困,孟加拉当地人普遍不喜欢体态瘦小的女性,妓女们为了增加自身吸引力,通常会食用一种增肥药物,尽管当地医院已经将其列为有害药物,可能损害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造成严重后遗症,妓女们明白吃药的后果,但出于生存需要,她们早已无所畏惧。
对达卡的女孩来说,读书是一种奢侈,她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甚至没有机会通过学习改变命运,代代相传,她们被困在愚昧和无知的生活环境中,无法认识到这种悲哀的生存状态,这种现实让人无比心酸。
在这些城市中,天堂和地狱并存,美丽与丑陋鲜明对比,苦难和欢笑并驾齐驱,这种文化让人感到辛酸、迷惑,皱起眉头却又无可奈何。
在这鞋地方,生活似乎只剩下眼前的苟且,人们不知何时才能感受到诗意和远方的存在,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了丝毫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