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I的发明并不是专门为了识别肥胖,而是比利时统计学家阿道夫·凯特勒在19世纪为了研究人口的体重与身高的一般规律而提出的。
随着时间推移,科学家们逐渐发现BMI与一系列健康问题的相关性,尤其是在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中,BMI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其他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率呈现出显著关联。而且因为它简单、经济且易于获取数据(BMI=体重(kg)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所以在全球范围内仍被广泛采纳为评估普通成人超重和肥胖的初步筛查工具,同时也被作为初步判断健康风险的依据。
由于亚洲人与欧美人在体质构成上的差异,中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对BMI的评价标准做了一些调整。通常认为,对于中国人而言,BMI指数在18.5至23.9之间被认为是正常范围;若BMI高于24,则可能属于超重;BMI超过28则被认为是肥胖。
BMI作为一个间接衡量体脂的指标存在局限性,比如它不能区分体重来自于肌肉还是脂肪同时也无法区分是皮下脂肪还是内脏脂肪,而内脏脂肪堆积过多对健康的危害更大。对于特定人群(如专业运动员、儿童、老人和孕妇)可能不够准确。
随着更多研究的深入,健康专家和医疗机构也强调在使用BMI的同时,要考虑其他指标如腰围、体脂百分比等,以便更准确地评估个体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