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整个社会进入动荡时期。由于军事斗争的需要,原本在两汉数量有限的各种武官的称号,如都尉、校尉、中郎将、将军等开始被各个势力大量的授予给臣下,由此造成“将军”的贬值与泛滥。
但是,军队也是一种等级组织,想控制治理好军队,必然会有一种类似“军衔”的东西出现,它就是“散阶”。
“散”指无固定职事的官,而“阶”指等级,合起来就是“没有固定职事的官员或者武将品阶”。
“散阶”的特点就与现代军队军衔一样,军衔是上将,但无军队职务是无法做任何事,“散阶”为征南将军,但无命令出征便无权出去军队。
汉末三国时期的“散阶”也有自己的标准与等级,它大致分为四等若干级。
四等为;都尉——校尉——中郞将——将军,说若干级,是因为将军级别中又分为裨将军、偏将军,杂号将军,重号将军,重号将军中又分为四征四镇等等。将军一级中分如此多,与乱世时期群主超发“军衔”分不开关系。
以张辽为例;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也……少为郡吏。汉末,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使将兵诣京都。……以兵属吕布,迁骑都尉……太祖破吕布于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数有战功,迁裨将军。……还邺,太祖自出迎辽,引共载,以辽为荡寇将军……太祖大壮辽,拜征东将军……文帝即王位,转前将军。
其升阶路线为骑都尉——中郎将——裨将军——荡寇将军——征东将军,前将军。
张辽升阶比较快,越过“校尉”一阶,直接到中郎将,再升将军。张辽越过校尉一阶,与都尉校尉军队有关,而到前将军后,再无法向上升,核心原因是初期的卫将军,车骑将军,大将军一阶只属于曹氏亲贵,外人再有军功也不行(后期除外)。
再举蜀汉黄忠;
黄忠字汉升,南阳人也。荆州牧刘表以为作中郎将,与表从子磐共守长沙攸县。及曹公克荆州,假行裨将军……益州既定,拜为讨虏将军。
建安二十四年……迁征西将军。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先主曰:“吾自当解之。”
黄忠的军阶为中郎将——裨将军——讨虏将军,征西将军,后将军。因黄忠资料少,无法知道他当中郎将之前的事,所以记录直接从中郎将起,曹操克荆州后,黄忠“假行裨将军”,意思是军阶不是裨将军,但干的事是裨将军的事,投靠刘备后才升为裨将军。
东吴的程普;
程普字德谋,……策入会稽,以普为吴郡都尉,治钱唐。后徙丹扬都尉,居石城。……后拜荡寇中郎将,领零陵太守……。
……拜裨将军,领江夏太守,治沙羡,食四县。……周瑜卒,代领南郡太守。权分荆州与刘备,普复还领江夏,迁荡寇将军,卒。
程普先为吴郡都尉,丹扬都尉——荡寇中郎将——裨将军——荡寇将军。
东吴的军阶有些特殊,最高只到杂号将军,这与其主公孙策(讨逆将军)孙权的军阶不高有关,另外其“军阶”还带有“职务”一说,如程普的吴郡都尉,丹扬都尉表示治理吴郡与丹扬,这与“军阶”的“虚职”不符。
举以上三例,是想说三国时期的“散(军)阶”有一个大的骨干,大家总体上照着上述规则走,但各有各的特点。
想弄清楚军阶的高低,还得从它的源头说起,
尉,左下角的“小”字,在小篆中本写作“火”;右边的“寸”,本写作“又”,“又”表示手。原始义是把火盛于斗中使斗受热,然后手持斗柄来熨烫缯帛。固而“尉”字有“镇服”“慑服”之义,以暴力镇服天下。
所以“尉”很自然成了一种武职,东汉应劭解释:“自上安下日尉,武官悉以为称",比如秦汉时期最高武职就是“太尉”。
尉是古代武官的称号,而“都”则是总指挥之意,都尉应当指的是高级武官。
如《史记》记载;“(楚人)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秦制的都尉可能是次于将军的一种高级武官。
还有“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陈胜吴广起义,陈胜自立为将军,二把手吴广为都尉。
说明都尉的官职不低。
到汉代后,都尉的含义就被扩大了。比如西汉职掌上林苑和铸钱等事的水衡都尉,掌御乘舆车的奉车都尉,作为奉车都尉副贰的驸马都尉,监羽林骑的骑都尉等。
这些都是都尉,但与军职没多大关系,其中水衡都尉是汉代主掌皇室财政的官吏;奉车都尉掌管皇帝的马车轿子等等,骑都尉,皇帝卫队的首领。
而让高级武官都尉泛滥化的主要原因是汉代将秦代地方上的郡尉改为郡都尉。
校,军队中的一部称之为一校。
《汉书》云:“校者,营垒之称,顾谓军之一部为一校”,“一校则别为一部军,故称校耳。汤特新置此等诸校名,以为威声也”。
所以“校”就是军中的一部,一个单位,而统帅校的指挥官,就被称之为校尉。
西汉初期,都尉地方化泛滥化时,校尉便取代都尉,成为军中仅次于将军的高级武官。
比如张骞就曾“以校尉从大将军(卫青)击匈奴”,霍去病的嫖姚校尉,虽从属于大将军卫青,但其本身的八百骑却是一支独立的军队。
到汉武帝时,校尉又与都尉一样,被用在其它方面,如作为三辅、三河、弘农地区监察官的司隶校尉;“掌京师城门屯兵”的城门校尉;在边地设立的军政一把手,护羌校尉、护乌桓校尉等。
还有皇帝警卫部队,由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尉统领。这八校尉到光武帝时缩减为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声射五校尉,统称为北军五营或五营校尉。汉灵帝时又扩充为八支,称为“西园八校尉”,任职西园八校尉就有大家的熟人袁绍与曹操。
中郎将的源头是郎官,最早的郎官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称为郎中(非江湖医生)。郎中的初始义是“王的直属家臣,在走廊上担任王身边的警卫,另一方面,也替王处理政治事务上的琐事"。
因此郎中又可称廊中。
秦朝时,九卿之一郎中令(汉武帝时改为光禄勋)就是众多郎官的最高长官,郎中令(光禄勋)的次一级就是中郎将。
汉武帝时设置了中郎三将,即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其中以五官中郎将地位最高,其名为”五官“实质是受五行思想影响,所以“五官”是泛指,并不是管住五个郎官。到汉宣帝时又有虎贲中郎将,这是掌握皇帝禁卫羽林骑的主官。
因中郎将靠近皇帝,地位比较尊贵,所以皇帝经常派他们去执行一些任务,久而久之,就在上述诸中郎将之外又出现了一些新的中郎将。
比如董卓,“(董卓)乃使东中郎将董越屯黾池,中郎将段煨屯华阴,中郎将牛辅屯安邑,其余中郎将、校尉布在诸县,以御山东。”
董卓时期还属于东汉后期,将军的名号暂时比较尊贵与稀少,所以中郎将就是军衔的“终点”了。
将军之号,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原本为高级武将的通称。后武将经国君任命统率一方部队独立作战,将军之号就在军中享有最高的地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变成了对武将的一种尊称。
到汉末三国时期,各势力乱封将军号,造成这一时期出现五花八门的将军,但随着将军号人数增多,各种各样的将军号之间有了等级的差别,并形成了由低到高升迁的等级序列。
裨将军
裨将军是汉末三国时期将军号最低的一等,其称号直接来源于战国以来的裨将,相当于副将。
如“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尉裨将",白起为主将,王龁为副将,,“梁为会稽将,籍为裨将”,项梁起兵时,项羽为副将。
偏将军
裨将军之上为偏将军。古时,将协同主力军队作战的侧翼军队称之为偏师,而偏将即为偏师的统帅。如《后汉书》;“禹以期为能,独拜偏将军,授兵二千人……",禹中东汉大将邓禹,期为铫期,一员偏军统帅。
杂号将军
杂号将军是相当对重号将军而言的,杂号将军处在偏将军之上,重号将军之下。杂号将军的命名主要分为二类,一类以所担职责、执掌冠名,如楼船将军、轻车将军;第二类也是最多的一类,以各种美称和威名冠名,如奋威将军、扬武将军、荡寇将军等等。
重号将军主要指“四征”“四镇”,前后左右将军,卫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大将军。
四征将军指征东将军、征西将军、征南将军、征北将军四将军;四镇将军指镇东将军、镇西将军、镇南将军、镇北将军四将军。
征镇将军相对于其他将军将军号设置较晚,四征将军是汉光武帝时始见,一般是哪一方位遇有战事,便任命将领冠以讨伐的方位,作为战事的指挥官,率军征伐,这就是四征将军命名的由来。
四镇将军出现的更晚,在汉未三时期才出现,《通志》载:“四镇将军。镇东将军,后汉末魏武帝为之。镇南将军,后汉末刘表为之。”
前后左右将军
前后左右将军为东周后期武官,被秦汉继承,也是临时性质的武官,不常置,遇有战事才设置齐备。
前后左右将军首先记载见于汉武帝时期,“大将军卫青率六将军,即中将军孙敖、左将军公孙贺、前将军赵信、右将军苏建、后将军李广、强弩将军李沮从定襄出击匈奴。"这时有前后左右将军是军中分别统领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军队。
卫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大将军
卫将军,顾名思义,其最初的职责是保卫皇宫,统领禁兵,如《汉书》中有“夜拜宋昌为卫将军,领南北军”。
车骑将军在汉代掌禁兵,负责宫廷守卫,与卫将军大致相同,应该说是卫将军的升级版。
最初时,车骑将军卫将军与前后左右将军是一样的,位上卿,“汉兴,置大将军、骠骑、位次丞相;车骑、卫将军、左右前后,皆金紫,位次上卿”。但到了东汉,车骑将军卫将军就脱离前后左右将军的范畴,成为与骠骑将军、大将军一样“比公”的行列,这里的“比公”是“位比三公”。
至于骠骑将军最早见于汉武帝拜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乃置大司马位,大将军、票骑将军皆为大司马。定令,令票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等”,这是汉武帝特意为霍去病设置,因为当时大将军为卫青。
而大将军则为诸将之冠,大将军一职虽是军职,但汉朝的大将军一般由外戚出任,比如霍光,窦宪、梁冀、何进等等。
汉末三国时期,武将的散阶顺序大概如下;
都尉——校尉——中郎将——裨将军——偏将军——杂号将军——四征四镇前后左右将军——卫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大将军
这其中又有“四征四镇前后左右将军”谁大谁小的问题。
这是又一个矛盾且复杂的问题。
举例如下;
权守合肥十余日,城不可拔,乃引退。(张)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太祖大壮辽,拜征东将军。……文帝即王位,转前将军。
曹公表先主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是岁建安元年也。……曹公自出东征,助先主围布于下邳,生擒布。先主复得妻子,从曹公还许。表先主为左将军。
张辽是先是征东将军,再转前将军。刘备在朝廷时,先为镇东将军,后升左将军。
上述例子说明四征四镇大于前后左右,但后面还有反例。
黄初三年,假(满)宠节钺。五年,拜前将军。明帝即使,进封昌邑侯。……四年,拜宠征东将军。
转拜(郭淮)前将军,领州如故。……嘉平元年,迁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
满宠与郭淮是先为前将军,再迁征东征四将军。这又说明四征高于前后左右将军。
再看“四征”与“四镇”。
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军退,贬为镇军将军。
蜀汉这边是四镇将军大于四征将军。然而在曹魏,四征将军却要高于四镇将军。
甘露元年诏日:“……今以(邓)艾为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进封邓侯,分五百户封子忠为亭侯。”二年,拒姜维于长城,维退还。迁征西将军,前后增邑凡六千六百户。
所以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四征四镇与前后左右将军在不同时期,不同阵营,其大小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