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开始了明朝的统治。

然而,他的统治并非一帆风顺,尤其在对待福建泉州的蒲家族时,朱元璋做出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决策。

当时,朱元璋发布了一道令人震惊的圣旨:福建泉州蒲姓家族,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

并且,他还将一个蒲姓阿拉伯人,蒲寿庚,掘地三尺,鞭尸三百。

这个匪夷所思的命令引发了人们对蒲家的好奇。

蒲寿庚,一个堪比土皇帝的商业巨头,他是如何一步步崛起,最终却遭到如此悲惨的结局呢?

南宋文人刘克庄曾经对蒲寿庚是这样评价的:他见多识广,可堪比春秋末期的巨商陶朱公。蒲寿庚最巅峰时期的住宅面积高达20万平方米,是我们现在紫禁城的三四分之一。

一个真正富可敌国,堪比人间土皇帝的角色。

故事要从唐代中后期说起。

当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沿海城市如泉州通商贸易,吸引了大量外国人来此居住。其中,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就成了泉州的一部分,而蒲寿庚正是阿拉伯色目人的后裔。

蒲寿庚的父亲蒲开宗在泉州定居,从事香料贸易。虽然他曾一度陷入困境,但在蒲寿庚的努力下,家族再次崛起。蒲寿庚聪明绝顶,擅长社交,与海外商人建立了良好关系,掌握了泉州海外贸易的大权。

他甚至出资造船,招揽有能力的人抗击海盗,保护了沿海百姓的和平。蒲家因此在泉州赢得了声望和地位,朝廷也开始重视这个实力强大的商业家族。

朝廷授予蒲寿庚福建安抚使兼沿海都置制使的职位,使其更便于在商业上发展。蒲寿庚善于将不合法的事情变成合法,经商十分成功,事业不断扩大。

后来,蒲寿庚协助当地击退海寇的侵袭,因功授予福建安抚使,拥有了统领海防的权力。

就这样,蒲寿庚依靠手中巨额的财富以及权力,俨然成为泉州的土皇帝,整个泉州的事情都由他说了算。

蒲寿庚的成功让他的势力逐渐引起了朝廷的警惕。

而南宋朝廷此刻也陷入风雨飘摇当中。

张世杰曾希望借助蒲寿庚的势力抗击元兵,但蒲寿庚拒绝了他的请求,甚至拒绝了逃亡到此处的宋端宗

公元1276年,元廷大将伯颜领兵到达安城,南宋谢太后宣布投降,历经三百余年的赵宋王朝正式在法理上宣告灭亡,而不肯投降的南宋残余势力则被迫向南逃窜,到达泉州。

但驻扎在泉州的南宋官员却紧闭城门,不许他们进城。

蒲寿庚早已明白,南宋已是日薄西山,投降元廷是个不错的选择,更何况南宋小朝廷进入泉州明显是“居心不良”,想要占据自己的老巢。

张世杰等人没办法,只好继续南逃,但心中难免对蒲寿庚有所怨恨,于是强行征用了蒲寿庚家族的船,并将船上的财货据为己有,然后才仓皇南下。

张世杰的做法令蒲寿庚十分气恼,原本就已经打算投降元廷,所幸做得更彻底些,

他屠杀了成千上万的南宋外宗室,为元廷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蒲寿庚屠戮赵宋宗室半年多后,张世杰率领南宋残兵攻打泉州,意图斩杀蒲寿庚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但残兵就是残兵,战斗力低得有些可怜,围城三月,就是没有打下泉州城,后来元廷援兵到来,张世杰只好撤退。

十多年后,蒲寿庚已经寿终正寝了,蒲家在泉州还是一手遮天,直到元末明初,蒲家仍然是泉州的巨无霸,这时,蒲家二五仔的本性又暴露了,他们手握巨额财富,希望能够割据一方,不再听元廷的管辖。

于是在公元1366年,元廷派人攻打泉州,破城之后大肆屠戮西域人,蒲家更是重点照顾对象,连蒲寿庚的坟都被挖了。

公元1374年,蒲家在泉州的风光早已不在,而登基称帝的朱元璋突然想起了蒲家曾经对汉人做出的无耻行径,于是一道圣旨禁绝了蒲姓人读书入仕的可能性,将男丁贬为奴仆,女子贬入娼门,世代不得更改。

朱元璋的决策为了收拢天下人心,也有警示着当地的富商,不要重蹈蒲寿庚的覆辙。

举报/反馈

不知名故事搬运工

6843获赞 769粉丝
原来历史故事这么精彩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