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郭熙是北宋杰出画家,以山水画名扬天下。他强调独特的观察方式和写生的重要性,提出“身即山川而取之”的艺术理念。这一理念被后世学者解读为移情活动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李照东老师作为当代实践者,深知走进大自然的重要性,通过观察和感悟创作出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的好作品。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全网同名,公众号搜索“李照东书画观”

郭熙,北宋时期的杰出画家,字淳夫,河南温县人。他以山水画名扬天下,与李成齐名,被誉为“李郭”。他的艺术成就,不仅仅在于他的绘画技巧,更在于他独特的艺术理念。尤其是那句“身即山川而取之”,更是深入人心。

郭熙 (传)《蜀山行旅图》局部

“身即山川而取之”出自郭熙所著的《林泉高致》。其《山水训》一篇有云:“学画花者,以一株花置深坑中,临其上而瞰之,则花之四面得矣。……学画山水者何以异此?盖身即山川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矣。”

绘花时需要临其上而瞰之,绘竹之时更要去体会月夜竹影之意,这都需要独特的观察方式。意谓作画者要对真山水“饱游饫看”,细细体察山川朝暮阴晴之态,“每看每异”。强调写生的重要性。

张大千《仿王蒙林泉清集图》局部

近年来,一些学者对这一学术论断提出了不同的解读。陈望衡在其《中国古典美学史》一书中认为,此句所描述的是一种移情活动,即将真实的情感转移到山水之中,使主体与客体相互转化。

青年学者谭玉龙在其《“身即山川而取之”考论》一文与冯晓林一书中都认为此句意在表达:山水与我为一,我即山川、山川即我。体现庄子所倡导的“无以人灭天”而要“以天合天”的“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艺术家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山水之中,使山水“如笑”“如妆”“如睡”,《林泉高致》全文着重强调山水之美,应是作者对山川的拟人化表达,也就是“把山川比作人的身体”。

郭熙《宋雪山行旅图》局部

把山水进行拟人化处理并不是郭熙的先例,前朝早已有之。《论语》·雍也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便是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

南朝画家王微《叙画》亦云:有夫言绘画者,竟求容势而已。……眉额颊辅,若晏笑焉…前矩后方,而灵出焉。其中“眉额颊辅,若晏笑兮”一句也是将山水拟人化了。

荆浩《五代梁图》局部

荆浩作为一位杰出的山水画家,将前人认识客观对象即山水的“容势”、“自然之势”转换为画家的笔下之势,并且全用拟人化的词语一一筋、肉、骨、气,谓之“四势”:笔绝而断,谓之筋;…迹断者,无筋;苟媚者无骨。

李照东老师的山水画创作理念,正是以外师造化为核心,他经常外出写生,不仅对家乡的山山水水了如指掌,更是几乎走遍了全国的名山大川。面对大自然的美景,他常常陷入物我本无间,画笔如有神的美妙境界,全神贯注地挥洒笔墨,浑然忘我。不知不觉中,一天的时间就在他的笔下悄然流逝。

齐白石《红叶山居图》

齐白石在题画诗中曾言:“造化天工熟写真,死拘皴法失形神。”这正是对李照东老师山水画创作理念的最好诠释。在无数次的写生中,李老师对自然山水的体貌结构、四时更替、气候变化等细微之处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感悟,从而对传统山水画的程式和运用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李照东《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李老师回忆起当年在内蒙看到阴山的那一刻,心中油然而生的正是“身即山川而取之”的意境。这种感受,激发了他创作《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的灵感。画中的题跋引用了李白《送友人入蜀》中描述蜀道的诗句。然而将这句诗移用于此,却也是恰到好处,完美地展现了“移情”的精妙之处。

李照东《蜀道难》

而李老师另外一幅描绘李白诗意的画作《蜀道难》同样也是移情的体现,画中高山峻岭、蜿蜒曲折的山路、云雾缭绕的美景,都让人仿佛置身于那险峻的蜀地山水之中。《蜀道难》也是2013年卢浮宫国际美术展参展作品。

唐代张璪所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观点,对后世影响深远。郭熙的“身即山川而取之”则是对这一观点的进一步深化,强调了师法自然的艺术真谛。

李老师作为当代实践者,他深知走进大自然的重要性,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他深刻领悟到了自然山水的生命精神和文化内涵。最终,他将这些感悟转化为心中的审美意象,创作出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的好作品。

举报/反馈

李照东书画观

538获赞 96粉丝
品画中之意、感画家之情、颂艺术之美。介绍并分享著名书画家李照东先生的艺术作品和人生感悟。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