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友善与社会和谐安定、国家繁荣昌盛具有内在的本质关联。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友善”作为部门核心价值观之个人层面目标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加强大学生人际友善养成教育

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培育和践行社会友善心态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加强大学生人际友善养成教育、建立良好健康的人际关系,既是培育和践行部门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也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

探索和验证了大学生人际友善的理论模型,论述和分析了大学生人际友善养成机理运行不良的表现及成因,吸收和借鉴了中外人际友善教育的思想资源和实践经验,并研究和探讨了建构大学生人际友善教育的实践路径。

首先,对国内外关于人际友善观研究综述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友善”、“人际友善”等核心概念的厘定和解析。

结合古今中外友善思想的历史研究,指出人际友善的动力机制是基于主体身心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理论依据主要体现在社会进化观、社会理性观、社会情感观三种代表观点。

其次,重点探究了关于大学生人际友善养成机理的理论建构与实证验证研究。立足于思想道德建设视野下,汲取人际友善动力起源合理内核的基础上,理论建构了以人际友善意识、人际友善行为两大模块为研究框架,以教化养成、榜样示范、群体规范、群体特征、交往场域五大因素为情境条件的人际友善内部结构及其生成模式。

运用问卷编制与实证研究方法,对大学生人际友养成机理的理论假设与模型建构进行了检验和修正。

研究证明,大学生人际友善评定量表信效度良好,其结构主要包含了人际友善意识(友善认知、友善品格、友善能力)与人际友善行为(友善动机、友善意向、友善反应)两大模块构成,两大因素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且友善主体与友善客体存在交互作用。

再次,重点对大学生人际友善的现状、特征与问题成因进行剖析与论证。研究表明:其一,大学生人际友善总体现状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主流态势整体向好、积极健康、互助友爱、担当有为。

但是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友善意识唤醒程度不够、友善品格意志存在弱化、友善能力素养相对不足、友善动机呈现功利倾向、存在友善知行不一现象;其二,大学生人际友善存在一定的群体差异性。

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基于生理导向的性别与成长、家庭导向的经济条件和亲密关系、教育导向的知识结构与学历层次、社会导向的角色期待与文化环境等因素之差异所形成的群体性特征。

其三,引起大学生人际友善问题的成因具有多方面,主要集中体现在友善主体本位意识倾向明显、友善教育内容供给力度不足、友善载体机制建设不够全面、社会友善环境氛围影响欠佳等四个内容。

最后,以新时代中国特色部门思想为指导,结合国内外人际友善教育的思想资源和实践经验,基于人际友善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环境四维视角,大学生人际友善教育的建构路径。研究建议:在教育主体上,要进一步塑造人际友善品格,开发人际友善能力、强化人际友善动机、唤醒人际友善意识,以夯实大学生人际友善的主体自觉。

在教育内容上,要以实现友善教育现代化、突出友善教育具象化、注重友善教育终身化、彰显友善教育人文化为价值导向,不断完善以“善”“行”合一为教育实践之目的的人际友善教育内容。

在教育载体上,要不断建构以优化友善课程内容供给为教育导向,以完善友善行为激励机制为制度保障,以整合友善教育资源为实践延伸,以传播新媒体友善文化为载体促进的人际友善四位一体创新载体机制建设。

在教育氛围上,主张建立社会友善规范制度、转变友善教育培养模式、发挥善行义举榜样引领、减少对弱势群体社会偏见、健全网络友善奖惩机制等人际友善社会环境系统的建构。

友善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解析人际友善不仅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与持续幸福,而且对社会治理现代化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加强对人际友善的理论认识,是深化命题“人际友善是什么?”的基本问题。可见,理清友善的概念范畴,解析友善的理论基础,为建构人际友善理论构想供思想智慧。

核心概念正确认识人际友善的基本理论,首先要深刻理解友善的内涵、外延以及与其它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在此基础上,才能全面的理解人际友善的基本理论范畴及其相关概念的关系。

友善纵观友善内涵的研究文献,学术界对友善概念的界定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加强友善概念的词源学、多维度契合视角的综合分析研究,对明确界定友善内涵具有指导性意义。

词源视角下的友善从词源学视角来看,在古代汉语中,友善是由“友”和“善”两个独立概念的复合词。“友”是象形词,表示两人相交并协力互助。

既象征着志趣相投的朋友,也意味着朋友之间的协力互助,互相鼓励。《说文解字》释道“同志为友”,则揭示了“友”的本意为“朋友”、“友好”。可见,“友”的基本含义是志同道合、互为激励、互助共进,其引申义可以理解为一种恰到好处的言行表达方式。

而“善”则是会意词,从羊从言,其本意像羊一样说话,象征着吉祥美好。《说文解字》云“善,吉也。”,因而“善”的基本含义是神态安详、言语谦和,其引申义可以理解为对万物美好的一种追思和信仰。

此处“友善”作为独立词使用,是目前我们所涉猎文献记载最早的。此处“友善”与《正字通》所云“善,与人交欢曰友善”之义相同。

在我国古代,友善的概念就已经深入人心。古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睦,这种观念在汉代以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友善主要体现在两人之间的关系上,强调的是亲密无间、同甘共苦的情感。这种友善观念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认同,成为了人们交往的基本准则。

在这个阶段,友善观念的内涵并未涉及到两个有友善关系的人的价值取向。

也就是说,汉代以后的友善观念主要关注的是人际关系中的情感纽带,而没有涉及到这种关系背后的价值判断。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时的友善观念更多的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之上,而并非是基于价值观念的共识。

综上所述,“友”与“善”的组合,是一种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其外在表现集中体现了两人之间的互助共进的状态。因此,从友善的词源表层理解的话,其中“善”是本质,“友”则是表现。

其基本义乃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基于善良人格或善良意志所表现出来的友好态度与助人行为方式,或者说人们对待他人就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友好帮助;从“友”“善”的引申义去理解的话,“友”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对外部环境最为基本的合理表达方式即看作是人际交往所遵循的最基本的法则基点或“起点”,则“善”就应当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或是一种理想境界。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友善核心意是指个体通过友好互助的手段或方式以达到至善的精神境界。

多维视角下的友善纵观研究文献的历史,很多学者专家基于不同的学科视角,分别从传统文化、伦理学、心理学以及思想教育等领域对友善的内涵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独特的看法。

在传统文化领域,友善被看作是一种美德,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准则。

我国古代哲学家孟子曾说过:“友道以敬,友道以信。”这句话表达了友善待人的重要性。同时,古代文化中也强调“和为贵”,提倡人们在交往中要相互尊重、和睦相处。这些观念为后世研究友善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在伦理学领域,友善被视为一种道德规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伦理学家们对友善进行了系统性研究,认为友善包括了诚实、宽容、互助、关爱等品质。这些品质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关爱,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基础。

传统文化视阈下的友善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视阈下的友善思想研究更加偏重于从人际交往的主体出发,着力挖掘了仁义礼智信的友善内涵,对传统价值转型、充实现代友善观具有重要的思想指导意义。

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学者们主要集中于对儒家“仁爱忠恕”思想、墨家“兼爱”理念、道家“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思想以及佛家“慈悲观”等友善相关思想的综合研究,认为友善是一种个人的积极特质。

美好德性和人生境界,强调主体在与天地万物相处过程中,以“推己及人”、“兼以易别”、“行善积德”、“天人合一”为人处之道,以内心修仁爱、存善意而外显与人为“善”,与物为“和”的行为实践方式。不断修炼自我的友善品质,自觉养成善心善行的行为习惯,积极促进主体友善人格的臻美,最终实现“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友善人生境界。

可见,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友善,注重对主体友善品格的培养,着重强调友善应是每个人需要终身修炼的必修课。

通过主体对善良品格的自觉修炼,进而成为一个友善人格的人。在与天地万物相处时,主动地将友善品格外化为尊重、理解、宽容、感恩、关爱、利他等态度和行为表达方式。

伦理学视野下的友善,本质上是友好善良的公民伦理关系和公民秩序,它的实施需要细分为更具体的义务,即善以待人、和气待人、诚实待人、宽厚待人、平等相待。

其内涵具体包括两个要义,一个是尊重,一个是宽容,即能够以尊重和宽容之心对待其他的社会成员,能够在促进、实现自我权利的同时关照他人的权利,让大学生更加会做人。

结语

学者从伦理学视角主要探讨了友善规范是抽象的,着重从家庭血缘关系以及个体与共同体、社会与国家、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三重关系等中宏观层面论述了友善的发生机制。

#优质作者榜#
举报/反馈

热文追寻

1709获赞 1241粉丝
感谢各位看客的关注,博主每天不定时更新热门文章。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