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东北大花布起源于苏联,曾作为爱国衣在东北地区流行。后来融入中国元素和红色元素,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花布。虽然现在很少有东北人穿大花袄,但东北大花布在国际时尚界仍有一定的影响力。东北人喜欢热闹喜庆,大花布也因此成为东北的标志之一。如今,随着哈尔滨旅游的火爆,大花布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对大花布的未来发展,你怎么看?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东北哈尔滨旅游的火爆,让目光聚焦这座美丽的冰城。在中央大街上,很多南方公主们都穿上东北的大花布棉袄,是街头最闪亮的显眼包。

很多人都以为红配绿的大花布是东北特产,其实,你知道吗,“东北大花布”的根源并非在东北?

被称为东北符号的大花布,有着自己的前世今生。

01

大花布的前世

土气息十足红绿大花布,几乎成为东北的标志,最早实际上是苏联产的进口货,妥妥的非常洋气的国际范儿

据史料记载,大花布能够迈上中国的土地得感谢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

19世纪中期,俄罗斯发展成一个纺织大国。1951年,苏联生产花布过剩,为了帮“老大哥”解决滞销的花布,中国进了一大批花布。

中国号召干部们要爱国,带头穿花衬衣,你绝对想不到,那时的花衣服被称为爱国衣。

中国号召干部们要爱国,带头穿花衬衣,你绝对想不到,那时的花衣服被称为爱国衣。

《中国青年》杂志也发表文章,号召女性干部穿大花布拉吉(布拉吉就是连衣裙),男性干部要穿花衬衣。

习惯穿黑灰蓝的东北人,实在穿不惯花花绿绿的衣服,花衣服在中国坐了冷板凳但老百姓喜欢用大花布做床单被罩窗帘。

02

大花布的今生

大花布上,又印过什么让你意想不到的图案呢?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从五十年代起,中国的纺织业就模仿苏联设计中国花布。

在上海,设计师们发掘大众喜爱的花纹图案,推出了中国特色的设计,如李叔希的“孔雀团花”、张至煜的“红牡丹”、汪南嵩的“锦凤”等。其中,陈克白设计的“牡丹凤凰”,成为了最为人熟知的“东北大花布”经典图案。

大花布走上融入中国元素、极具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大花布走上融入中国元素、极具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中国各地纺织厂生产的大花布使用中国动植物图案,融入延安宝塔山麦穗、拖拉机、大烟囱等红色元素,一时间,被冷落的大花布也被赋予革命浪漫主义色彩

70年代过后,龙凤、牡丹、鸳鸯这些吉祥的图案,被印在红色或绿色的花布上,成为那个年代特有的“国民床单”。

你有记忆吗?我反正记得小时候的床单、被罩都是大花布

尤其是过年前,家家都要拆被子,每一个院子里晾衣绳上都有各色的传统的大花布褥单、被罩在随风飘舞。

就连我上大学,我的褥子面都是印有牡丹和凤凰的大花床单,我儿子出生,老妈还给做了花布面的小褥子。

在东北,花布里面有着老妈对子孙的期待和祝福。

03

国产大花布秀起了国际范儿

现在,一提到东北,总能在有着东北题材的电视剧、小品和二人转里,看到东北大花袄,可实际上,现在已经很少有东北人这么穿

近年来,有个小伙子穿着一身鲜艳的“东北大花布”时装,国内外的街头走秀,东北农村文化与国际时尚巧妙地融合,掀起了时尚潮。

真正让东北花布成为一个符号的,是东北当地人的选择。

东北地区满族人较多,满族习俗中认为红色是可以驱邪避凶的颜色,所以过去,服饰生活中都会比较经常使用红绿大花

04

写在最后

或许是东北人热情豪爽的性格所致,东北人还是喜欢热闹喜庆的,于是大花布在“红配绿”还没有被嘲笑的时候,东北人还是愿意用这个颜色代表自己。

屏幕上、舞台上、视频平台上,由东北人自己塑造出的形象,不断加深人们对于东北根深蒂固的误解——在东北,人们最爱大花布

其实,现实中,大花布真的就已经走入没落了,只是有时饭店、舞台或者宣传的必要,大花布才有了可延续的未来。

今天,哈尔滨的火爆,也着实让大花布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你或者妈妈家还有大花布的影子吗?

对大花布的来世今生,以及将来何去何从,你怎么看?

举报/反馈

半水言说

3848获赞 367粉丝
50后的退休生活,教育与生活分享,乐游乐学,记录读书与生活。人生是一场修行,活在当下看,奔赴下一场山海,品味生活的风生水起,终将感悟人间值得。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