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州寒食帖》初识

《黄州寒食帖》又名《寒食帖》《黄州寒食诗帖》,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17行,计129字,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黄州寒食帖》

释文: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行书代表作,是一首遣兴的诗作,为苏轼被贬黄州后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

《黄州寒食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黄庭坚在此诗后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二、作者简介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苏洵长子,北宋嘉祐二年进士。因他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谪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谪贬惠州、儋州,最后北还,病死常州,追谥文忠。他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大家”。

苏轼

三、《黄州寒食帖》背景

《黄州寒食帖》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诬谤讪朝廷罪名贬谪到黄州时所书的五言诗作。 苏轼才华横溢,志存高远,诗词、书画、文章冠绝当时。在忧患的宋朝他一再碰壁,被诬贬到黄州。黄州春天多雨,使得苦雨萧瑟,海棠花谢。“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茶,破灶烧湿柴”。凄风苦雨,孤寂失意,使这位才华盖世的艺术家触景生情,百感交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写下黄州寒食诗两首,并用他那一手精妙绝伦的书法抄录下来,来表达他无可奈何又鼓荡难抑的郁勃之气。

《黄州寒食帖》出彩单字放大
《黄州寒食帖》出彩单字放大

四、《黄州寒食帖》基本特征

历代鉴赏家对《黄州寒食帖》推崇备至,称是一篇旷世神品。董其昌在帖后跋曰:“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

《黄州寒食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连,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

书法“尚意”,所谓“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书法的最高境界就是人书合一。苏轼借诗抒发率真性情,书写时已经完全忘记创作这回事,只是将当时的情绪以写字这种手段最极致地表达出来。难怪后世无数热爱书法之人,酷爱此帖,写跋盖印。明代的董其昌,韩逢禧、韩世能父子,清代的纳兰性德都收藏过此帖。东坡居士的率性表达为其书法特色,独树一帜,正如苏轼本人说的那样:“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附::《黄州寒食帖》高清放大版。

《黄州寒食帖》1/5
《黄州寒食帖》2/5
《黄州寒食帖》3/5
《黄州寒食帖》4/5
《黄州寒食帖》5/5
举报/反馈

文化小易

147万获赞 19万粉丝
读书读史读人生,品诗品词品书法。爱书法、爱读书、爱运动、爱生活。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