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有奇缘,今生又遇着他........”
87版本的《红楼梦》可以说是经典永流传。

一首《枉凝眉》更是唱尽看宝黛之间的意难平。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然而戏中人,戏中事,终究只如大梦一场,戏外的他们各有归宿。
甚至不少人,还因《红楼梦》结缘,喜结连理。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红楼梦》因戏结缘的夫妻。

01 侯长荣陈剑月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婚返故乡。”

《红楼梦》中的女子,各有各的悲,各有各的苦。
可谓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其中的香菱更是让人唏嘘感叹。
便是生性敏感有时自苦身世的林妹妹,面对香菱也是怜惜居多。

细究香菱这一生当真如黄莲入喉,苦涩难言。
香菱,原名甄英莲。

原本是个有名有姓,被父母视若珍宝的孩子。
小时候的香菱,粉雕玉琢,乖觉可喜。

父亲甄士隐是姑苏一带的名门乡绅,生性豁达恬淡,更有一副难得的慈悲心肠。
看得见他人的苦难,也愿意适当伸手拉上一把。

母亲封氏也是个通情达理、温婉贤淑之人。
若是香菱未被拐卖,就算之后家道中落。

在这样的父母身边长大,香菱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长大之后的香菱会在父母的相看下,寻一个清俊温润的男子,穿红衣,拜花堂,做一个贤良的女子,安安稳稳地过完这一生。

只可惜.......
长大后的香菱曾有一次改命的机会,却偏偏红颜坎坷,遇上了薛蟠这个呆霸王。

以至于冯渊被活生生打死,香菱也不得已委身为妾。
然而香菱的苦难还远远没有结束。

没过多久香菱便遭到了喜新厌旧的薛蟠的厌弃。
所迎娶的夏金桂更是个尖酸刻薄,不容人的主。

在夏金桂的摧残下患上了干血之症,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严重的折磨。
在续写版的结局里,夏金桂想要毒害香菱,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落得个自作自受结局。

香菱则在薛姨妈的要求下,被薛蟠扶为正室,最后更是因难产而死。
若是按现实来书写,死后的香菱依旧不得自由。

生前死后都要被冠上对方的姓氏,待到薛蟠百年之后还要继续埋到一起。
好在,作者也觉得香菱太苦,于是安排了香菱死后被父亲亲自接入太虚幻境的情节。

也算弥补了观众的遗憾。
剧中的香菱有多苦,剧外的陈月剑就有多甜。

陈月剑的老公不是别人,正是被大家称之为“红楼第一帅哥”的侯长荣。
侯长荣的帅,帅的正派。

面若冠玉,鼻若悬胆,唇红齿白而又不显得女气。
尤其是那双水光潋滟的丹凤眼,眼波流转间,脉脉温情蕴含其中。

都说男人改不了花心好色的毛病,尤其是在俊男美女云集的娱乐圈。
因戏生情,夫妻结怨的例子数不胜数。

但侯长荣和陈剑月二人是其中的另类。
在拍摄《红楼梦》的时候,因为二人是老乡的缘故,再加上同处一个剧组,所有演员一起同吃同住。

每日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自然而然便生出了情谊。
此后的二人开始了谈恋爱,结婚、领证、
待到《红楼梦》拍摄结束时,陈月剑已经肚子显怀。
随着《红楼梦》的播出,剧中的演员也一炮而红,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邀约和剧本。

面对各式各样的橄榄枝,陈月剑和侯长荣选择了男主外女主内。
陈月剑逐渐归隐家庭,侯长荣赚钱养家。
女儿侯雪在父母的陪伴照顾下,也成长得格外的优秀。
甚至还在一家电台担任主持人。
与母亲一样,侯雪在遇到丈夫后也将重心转移到家庭并生了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儿子。

现如今的陈剑月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两个宝贝外孙的日常。

都说爱人如养花,被爱的人,无不彰显着她的幸福。
瞧陈月剑的精神状态,谁敢相信她现在65岁。
二人也是娱乐圈少有的恩爱夫妻,多年来始终如一。
无绯闻、无丑闻,初心不改,其情不变。

02高宏亮、胡焰
高宏亮饰演的贾琏是个不折不扣的花花公子、有小才而无大德,不喜读书,好色成性。
除了正妻王熙凤外,还有外室尤二姐。

除此之外还有两位美妾,平儿与秋桐。
但饶是如此贾琏仍不满足。

有道是家花没有野花香,妻不如妾,妾不如偷。
原著书中就多次有贾琏与人偷情的描述。

一次是趁着王熙凤忙着看顾出水痘的女儿,无暇顾及太多,贾琏便与府上厨子的妻子多姑娘私通了起来。
一次是趁着王熙凤过生日看戏与鲍二家的媳妇私通。

这样一个人设怎么看怎么让人唾骂。
剧中的贾母就曾啐道:

“下流种子”
“什么脏的臭的都往屋里拉。”


但高宏亮却凭借着自己精湛的演技和俊朗的容貌,硬生生将这个好色之徒扭转过来。
观众对于评价贾琏更是给予高度的评价:风流而不下流。

甚至部分观众觉得贾琏瑕不掩瑜,是一众贾府子弟中难得做事做人靠谱,并保持做人底线的。
都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但高宏亮却也是娱乐圈少见的一股清流。
1963年高宏亮出生在吉林延安,长大后的高宏亮凭借着超强的艺术天赋,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
但奈何家乡发展有限。
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平台,高宏亮离开家乡前往北京,想要考取中央民族歌舞团。

一次偶然的机会,高宏亮与当时负责选角的导演潘欣欣结识。
潘欣欣一眼就瞧出高宏亮是个好苗子,于是极力游说他参加《红楼梦》集训。

在一众电影制片厂、艺术学院、文工团的竞争者中,高宏亮一眼便被王扶林导演看中,获得了出演贾琏的机会。
此时的贾琏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自己因这部戏转变梦想,走向演员道路的同时还邂逅了爱情。

由于剧组经费有限,所以当时的人手、场务严重不足。
胡焰便是当时负责给演员化妆的化妆师之一。

她一个人要负责7个人的妆容。
而每一个人妆容最少要花费一个多小时。

要想按时拍摄,就要提早地做好准备。
所以每天3、4点天不亮便要开始化妆。

一次两次还行,时间一长谁也不想做这个“冤大头”。
这也让胡焰难为极了,一次化完妆,胡焰鼓足勇气地去问高宏亮:
“你能不能第一个来?”

问这话时,胡焰自己心底都没有多少底。
但没有想到的是高宏亮爽快地答应了,这一举动,也让胡焰对其好感倍增。

一来二去,二人也逐渐相熟了起来。
在拍摄《红楼梦》期间,高宏亮渐渐转变了人生志向,从成为一名舞蹈演员转变为影视演员。

周围的人也鼓励他考取影视院校。
但备考哪有那么容易?

再加上高宏亮本来就没有演戏的经验。
除了每天费力地追赶其他对戏的搭档,努力接得住戏,高宏亮还背负着备考的压力。

时间一长,也就病倒了。
胡焰得知后便回家炖了点汤又买了些水果前去探望。

并宽慰他,不要将自己的逼得那么紧。
都说人间烟火抚慰人心,喝着热气腾腾的炖汤,再听着胡焰温柔的言语。

也让高宏亮在这一刻打开了心房。
病好之后,高宏亮便开始追求起胡焰。

只是当时剧组里有不准恋爱的规定,所以这追求更多地是在私下进行。
现如今高宏亮和胡焰已经低调携手了三十多年了。

二人的女儿也已经成家立业,升级做了妈妈,诞下了一个粉雕玉琢的女儿。

今年4月,高宏亮的女儿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一家人旅游的照片。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模样,也让网友羡慕不已。

03吴晓东、沈琳
“一俗一威对,平做衡事人。”
“村妇朦胧眼,不见洁好魂。”

提起《红楼梦》平儿是一个绕不开的人。
书中的平儿虽然是家奴出生,但却有着让人无法忽视的个人魅力。

诚如贾宝玉而言:
“以凤姐之威,贾琏之俗,她竟能周全,实属不易。”

作为凤辣子王熙凤的陪嫁丫环,平儿是4人之中唯一被留下的。
即使之后平儿成为贾琏的通房丫鬟,身份立场徒然尴尬了起来,依旧能被王熙凤视为心腹,当做左右手。

由此可见,这是一个玲珑通透的女子。
然而赋予平儿个人魅力,让众多观众、读者喜欢的,还要是平儿的性情——得势而不欺人,反而尽己所能地帮助他人。


这也让贾宝玉对其极为欣赏,称赞她是:
“极聪明极清俊的上等女孩,比不得那起俗蠢拙物。”

剧中的贾芸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他虽然同样是贾府的族人。
与贾宝玉相比,却上演了什么叫同人不同命。

剧中的贾芸由于父亲早逝,也没有产业傍身,为了生存,早早学会了看人脸色。
为了能在贾府谋个好差事,得些油水,贾芸可以说是上演了什么叫能屈能伸。

就连宝玉戏称他:“像我儿子”。
也能面不改色,甚至顺着杆子往上爬道:

“若宝叔叔不嫌侄儿蠢笨,认作儿子,那就是我的造化了。”
但他的巴结讨好又不让人觉得谄媚。

在贾府落败后,贾芸也展现出自己重情义的一面,帮助过深陷困境的宝玉和凤姐。
可以说,这样一个人到哪也不会过得差。

甚至有不少网友觉得,贾芸的官配该是平儿才好。


只可惜,二人在原著中并没有太多的交集。
但在现实生活里,贾琏的扮演者吴晓东却对平儿的扮演者沈琳一见钟情。

二人之间能够结成良缘,甚至还有宝玉欧阳奋强的一分助力。

不过碍于当时剧组规定,如同前两对情侣一样,他们也是偷偷恋爱,知道杀青才公之于众。

但是杀青之后,一个现实的问题却摆在二人的面前。
那就是吴晓东考上了中戏导演系,要留在北京,沈琳则被调往到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

让谁舍弃自己的事业,牺牲自己的未来,显然都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情。
即使将来在一起,也免不了成为一道遗憾和隔阂。

所以小情侣商议,各自为自己的前程努力,不要让自己的后悔。
也正好借着这次机会,清楚一些事情。

如果仍然感情不变,那么就结婚领证。
隔着一南一北,近千公里的距离,二人用书信传递着思念。

纸短情长,却丝毫没有消磨二人之间的情谊。
1995年,吴晓东和沈琳领证结婚,正式结为夫妻。

2001年,二人的女儿平安降生。
此后的沈琳渐渐地将重心转移到家庭,直到最后彻底回归家庭。

但回归家庭并不代表失去自我。
在退出影坛的这些年里,沈琳培养出了新的兴趣爱好,那就是画画。

别看沈琳从来没有学过画画,人到中年才开始从头学起,但她颇有艺术天赋。
尤其是沈琳所画的《红楼梦》人像,更是让人惊叹。


现如今的沈琳和丈夫依旧恩爱甜蜜。
更多地活跃在社交平台上,并以画家的身份自居,继续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发光发热。
这样的生活,谁见了不说一声羡慕?

结语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都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能换来一次擦肩而过。
结为夫妻更是几世积来的缘分,更应好好珍惜才是。
这几对夫妻就做到了。
笔者也由衷地祝愿他们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