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识和预测疾病发生发展的趋势或趋向,称为度势,又称定向。这种辨识方法对于把握疾病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病势的揣度,医生可以了解疾病的发展方向和转化趋势,从而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在中医辨证中,辨病势与辨病位采用的是同一种辨证方法,因此往往只关注病位的辨别而忽略了病势的辨识。然而,六经辨证中的循经传、越经传、两感、直中等,以及五脏辨证所运用的五行生克乘侮等的传变规律,都属于病势的辨别范畴。例如,“表寒入肺化热,有阳明里结之势”,这种简单的病机分析不仅包含了“肺热”的病因、病位的辨识,还揭示了病势的来龙去脉。

度势是指对病势变化的揣度。在疾病传变过程中,病情发展趋势或转化方向可以是向康复方面,也可以是向恶化方面。当病势发生转化时,往往会出现相应的指征。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通过对这些指征进行详尽的辨识,以了解和揣度病势变化的一般规律。

影响病势转化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体内正邪交争、体质或脏腑阴阳的偏盛偏衰、气候环境因素、情志因素、辨证论治的当否、方药配伍是否合理以及病人的摄养或病后调养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疾病的传变和转归。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病势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辨识和预测。

(一)六经传变规律的揣度:六经是中医根据八纲理论,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六个证候群。古人认为,“伤寒六经者,阴阳寒热虚实表里之代名词也。”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六经的本质。对于一般热性病来说,其发展过程大多可归结为这六个层次。然而,各种热性病的发展经过并不完全相同,每个病例的证候转变也各有特点,并不一定按照六经的顺序发展。因此,《伤寒论》中引入了“传”、“不传”、“合病”、“并病”等概念,以描述病情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循经传(如太阳传阳明)、越经传(如太阳传少阳)、误下传(如太阳传太阴)、表里传(如太阳传少阴)、首尾传(如太阳传厥阴)等多种情况。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仔细观察、审慎判断,才能准确把握病情的变化,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二)卫气营血传变规律的揣度: 温病卫、气、营、血的划分,不仅仅是简单的病理阶段划分,更是对病变过程中所出现的四种证候群的深刻总结。这四种证候群,实质上揭示了温病传变的一般规律,以及病情轻重浅深的不同阶段。温病的传变规律,通常是由卫分开始,逐渐深入气分、营分,最后影响到血分。

然而,温病的传变并非一成不变,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感邪的轻重、个体的体质强弱、体内湿气的多少,以及诊治是否及时得当等。此外,发病时的新感、伏气和新感引动伏气等情况也会对温病的传变产生影响。正是这些复杂因素的交织,使得温病的传变过程中可能出现多种不同的情况。

一些研究认为,温病的传与不传是相对的。通过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如注意调理关键环节,可以防止温病的传变。否则,如果不加干预,温病可能会发生传变。在控制温邪传变的过程中,把好气分这一关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表明,气营之间的传变是正邪相争的关键时期和转折时期。

(三)三焦传变规律的揣度: 上、中、下三焦的划分,不仅是一种空间划分,更是一种对温病发展过程中三个不同证候群的归纳。这种划分方式,揭示了温病传变的一般规律,以及病情轻重浅深的不同阶段。吴塘曾言:“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这句话简洁明了地描述了温病的传变规律。

然而,在实际临床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温病的传变并不总是按照常规的规律进行。例如,在暑温初起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抽搐、痉厥等足厥阴肝经的症状;而在湿温初起时,患者可能会表现出腹满、泄泻、舌苔厚腻等足太阴脾经的症状。这些情况都表明,温病的传变并不拘泥于常规,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临床治疗中,我们不仅需要遵循温病的一般规律,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四)脏腑传变规律揣度: 脏腑传变规律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它揭示了人体内部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疾病传变的规律。《金匮要略》中提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唯治肝也”。这表明,在治疗未病之时,应该根据脏腑之间的传变规律,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传变规律可以用五行生克制化规律来解释。具体来说,脏腑的传变规律有两种:一是所胜太过,相乘所不胜;二是所胜不及,为所不胜反侮。例如,心之主为肾,如果肾水太过,水胜克火,病可传心;而肾水不及,不能上济心火,则火失所制,反侮肾水。又如肺之主为心,心火太过,火行乘金,病可传肺;而心阳不足,寒邪犯肺,心之阳气为胸中寒邪所困,则心火更微,常见胸背痛、喘咳、肢冷等症,此乃心气不及、肺金反侮之象。

在临床实践中,常见的病势传变规律如上所述。然而,把握病证传变的规律仍在于对病证主症的辨识。所谓主症,是那些与病证本质呈直接联系的、可以揭示病证本质的症状。通过对主症的辨识和分析,可以推断出疾病的传变趋势和脏腑病变情况,从而为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症状表现,灵活运用脏腑传变规律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患者也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遵循医嘱进行预防和调理,以保持身体健康。
下引《回春录新诠》病案一例以说明之。

赵子循之妻分娩后,服用了生化汤两剂。然而,由于受到惊吓,产后发热持续不退。在连续服用四物汤、六合汤等汤药后,病情却日益加重。半月后,赵子循请来孟英医生为其诊治。

孟英医生诊脉发现,赵子循妻子的左脉弦极,右脉洪滑数。舌质黄、口渴、痰嗽不止,同时恶露仍然不断。此外,她的嘴唇和牙齿都显得非常干燥。孟英判断,这是因为赵子循之妻本为阴虚体质,产后失血过多,导致木火上浮。再加上酷暑季节,外热内燥,严重消耗了津液,还可能伴有潜伏的痰症。

孟英立刻开出营卫两清的方子,希望能避免病情恶化。然而,赵子循的母亲非常害怕石膏这种药材,坚决不同意女儿服用。三天后,病情急剧恶化,赵子循一家束手无策。

这时,赵子循的叔叔笛楼和表兄许芷卿直接采用了白虎汤加减的方子,病情终于出现转机。第二天,他们再次请孟英前来会诊,与笛楼、许吉斋山长一起商讨治疗方案。所有人都同意许芷卿的意见,并让患者喝西瓜汁以助药效。在服药后,患者的热度开始逐渐下降,大小便也恢复正常。

又过了几天,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下来,开始进食粥类食物,神志也变得清晰起来。然而,由于发热时间过长,患者的下焦部位出现了痈症。虽然脓包很快溃破,但阴液严重受损。此时患者的脉象表现为空数浮大,大便频繁且容易发怒,口干多梦。孟英与笛楼商议后,决定使用白头翁汤加龙骨、“三甲”、甘草、木瓜等药物来育阴潜阳。同时,在余粮石脂丸中加入乌梅和黄连来熄风镇胃。

经过这一系列的治疗措施,患者的疮口脓液逐渐干燥,饮食增加,大便恢复正常,脉象柔和、热度退净、舌苔消退、神态安逸。正当他们准备进行善后调理时,不料连续下了数日的大雨,导致窗户整夜开启,患者不慎再次感染风寒。这次风寒感冒导致患者身体发热、轻微发冷、鼻子流出清鼻涕。由于阴液长期受损且外部创伤尚未痊愈,此时很难进行调理和发汗治疗。肝风内动之下,患者很快出现痉挛症状。经过九天的治疗成果瞬间化为乌有。

本案病情变化复杂,可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患者在产后出现阴血不足之躯,又遭遇酷暑,复服偏热的生化汤,导致体内生热。加之受到惊吓,最终出现发热症状。由于诊治失误,病情开始发生变化。

随后,根据病人症状变化,医生判断为气营两燔、内有伏痰。于是给予白虎清气和西瓜汁补液清暑的治疗。这一阶段的治疗措施是针对气分邪热和体内伏痰的清除。

然而,病人的症状并未得到完全缓解,反而出现了新的变化。这是因为前一阶段的治疗中,医生未能彻底清除营分邪热和豁痰开窍,导致气分之邪虽解,但营络之痰热未除。郁聚下焦后,引发了痈患。此外,病人还出现了便泻、善嗔、口干多梦等症状,这表明不仅阴营匮乏,而且肝阳不戢,湿热毒邪仍盛。

在第四阶段,虽然投用了白头翁汤等药物治疗三阴热痢,以及“三甲”、梅、连、瓜、草等药以镇胃平肝、潜阳熄风,但这些药物终不能入营解毒。秦皮、木瓜、乌梅、石脂、余粮等药虽然味酸性涩,却不能彻底清除邪热,反而可能留邪贻患。因此,尽管脓干暂时止泻,但外患未愈,加之滋补难以投用,阴损不复,病情始终未能得到根本缓解。一旦遭遇风邪触发,即出现瘈噤等症状,一蹶不振。

总之,病势传变是有规律可循的,而对其规律的辨识必须从把握主证开始。在本案中,医生必须全面分析病情,准确判断各个阶段的主证和病机变化,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对于药物的选择和使用也需要谨慎考虑,确保药效既能清除邪热又能滋养阴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举报/反馈

我是中医传人

47.8万获赞 9.2万粉丝
大家好!我为大家科普中医知识,由于时间精力有限,不接受咨询和问诊,敬请理解,谢谢!
乘风计划作者,徐万燕,中医专业 医师 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南宁市第十人民医院),活力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