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北京两会系列评论
一年一度的北京市两会正式拉开帷幕,来自首都各界的代表委员迎来了“最忙碌时刻”,积极为首都发展建言献策。新京报特推出“关注北京两会系列评论”,以飨读者。
▲北京门头沟的斋堂水库是一座滞洪水库,曾在“23·7”特大暴雨中被首次用于蓄洪。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摄
1月21日,北京市市长殷勇在其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地区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整体提升流域防御能力。这也是北京2024年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北京特别把京津冀地区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列入“任务清单”,既有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对京津冀三地防洪带来极大挑战的现实背景,也有建设韧性城市,全方位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的长远考量。
事实上,京津冀协同发展,安全是底线,建设流域性防洪工程体系,也是保障京津冀区域安全应有之义。
洪涝灾害跨区域特征明显
2023年7月27日8时至8月2日8时,京津冀地区出现持续近144个小时的“超长待机”极端强降雨过程。
受此影响,海河流域22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8条河流发生有实测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与之相伴的,还有严重的暴雨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生命财产损失巨大。
这场特大暴雨洪涝灾害,也警示我们,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频发、重发、广发的暴雨洪涝灾害具有跨区域高流动性特征,以往基于行政边界的应对机制,已难以应对大范围的极端自然灾害,亟须从流域尺度开展协同协作。
尤其对京津冀而言,在协同发展战略下,三地已然紧密相连。三地共同制定防洪抗灾规划和防灾减灾救灾协同应对机制,共享防灾减灾资源,协同应对各类灾害,更利于整体提升区域灾害防御能力。
具体到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就需要三地一体化推进,做到洪水的“蓄、滞、排”一体化规划、建设、管理。
比如,北京可以充分发挥“蓄”的作用,作为海河流域中游的河北,就需要做好洪水“滞”的管理,科学划定蓄滞洪区,减少对下游的冲击。而下游的天津则要确保洪水的“排”,要做好河道的日常疏浚,保证河道畅通。
当然,三地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确保京津冀地区防洪工程体系建设中的一体化规划高效落地、有力执行,也至关重要。
未来,应建立京津冀协同应急(安全)框架机制或平台,全过程压实体系建设,并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绩效考核中,以利于长治久安。
▲2023年8月2日拍摄的天津市独流减河进洪南闸。图/新华社
要尽快建成区域“新木桶”
随着未来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增加,京津冀地区防洪工程体系建设,也需要从中长期角度来协同规划、主动应对气候变化的风险挑战。为此,需要创新开展以京津冀城市群或流域为基础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
“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已经表明,基于单个城市的灾害应对体系和机制面临诸多挑战,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更需突破原有行政边界,而要以城市群或流域为基础开展。
一方面,洪水等灾害的复杂性在不断增强,跨区域影响也在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囿于行政区域,忽视边缘交界地区,就可能造成“木桶效应”,导致“公地悲剧”。从区域系统观角度出发开展气候变化风险评估,也能更准确认识流域性的灾害风险走势。
而从流域系统角度出发,平衡好各地区平均防御能力和特殊防御能力的关系,则是针对性补齐地区“木桶”短板,实现整体“新木桶效应”的关键。
近年来,京津冀各地区也投入了大量资源建设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应对具有“众值”特征的一般灾害的平均减灾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在协同打造“新木桶”的时候,就需要特别注意补齐特殊地段、特殊时间、特殊群体的减灾能力短板。
“麻绳专挑细处断”,各地区防灾的脆弱性都不能被忽视,需要及时进行针对性能力提升,把“木桶效应”变成“新木桶效应”。
这也就是要求,在既有发展和地区负荷背景下,整体平衡相关资源和投入,使京津冀整体的防灾抗灾减灾救灾效益达到最大最优,实现区域系统韧性的持续增长。
▲2023年8月7日,河北涿州市市区内消防救援人员在进行排涝作业。图/新华社
气象服务三地协同很重要
气象服务,可以说是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尤其是在强降雨、洪涝灾害防御方面,气象预报一直发挥着“发令枪”的作用。
在京津冀地区防洪工程体系建设中,区域内的各气象部门也可以更多积极主动作为,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比如,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京津冀各地区可以强化分区、分时段、分强度预报,并做好三地沟通协调。
这不仅要求气象部门实现分区、分时、分强度的预报能力,还要增强流域不同区域的针对性服务。同时,也要把实时天气情况,及时准确地预报给社会公众,并做出相关提醒、警示。
在京津冀地区防洪工程体系建设背景下,有必要积极推动气象风险预警协同沟通业务发展,增强跨区域气象风险预警服务能力。这也需要,在开展天气要素和天气过程预报时,分析其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可能造成的跨行政区域影响和风险。
要做到这一点,就特别需要加强京津冀流域一体化的气象监测、观测能力建设。尤其需要加强雷达、气象卫星、垂直探测、城市边界层观测等资料的应用,为京津冀跨区域的精细化预报服务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此外,京津冀地区的气象服务,也要与区域内正在开展的各项工作、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建设等密切结合起来。而这些,都需要在区域气象保障协同服务中优先安排、重点实施。
说到底,在流域性防洪工程体系建设中,如果存在部分地区的社会关注度不够、应灾经验不足、减灾资源不足等问题,一旦出现极端情况,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成倍放大灾害影响。
而要有效防范这种“木桶效应”,就需要有区域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理念,切实进行协同治理。要从理念协同、组织协同、体系协同、机制协同来建设,尽快实现“新木桶效应”,提升区域安全韧性,也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行稳致远,以稳促长。
撰稿 / 孔锋(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北京市科协防灾减灾专业智库基地专家)
编辑 / 何睿
校对 /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