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户,作为隔离内外、保护隐私的关键之物,在古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古代古装影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刺客们巧妙地潜入府邸,用简单的方式窥视府邸内的情况。

这种操作常涉及将手指舔湿,然后戳破窗户纸,便能将室内情况一窥究竟。

其实,这是影视剧的一种误导。古代的窗户纸采用了不同的材料和工艺,以确保隐私的保护。

今天让我们一同探究这些古代窗户纸的演化历程,从而了解古人在此中的智慧之道。

纸窗之前的蒙窗材料

早在公元105年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我国在建筑上已有很高造诣,亭台楼阁,飞檐翘角,照壁生辉。

如同纸书代替竹简一样,纸窗问世之前,古人便已经能够熟练采用天然或人工支撑的蒙窗材料,而且这些材质还并不单一。

在《谢惠屏风启》一文中有写道:“云母之窗,惭其丽色琉璃之扇,愧其含影。”

此文中的“云母之窗”,就是用天然矿石云母所制成的窗户

云母在被称为“千层纸”,其厚度轻薄,大小合适,但由于矿产稀少,只能用在贵族富商之中。

同样用于富贵人家的还有琉璃。

《西京杂记》中记载,西汉时期赵飞燕所住昭阳殿的窗户材料便是绿琉璃,不过由于此物过于珍贵,大多来源于外邦进贡,所以用得起这个的不是世家子弟也是一方诸侯。

以上物品虽寻常人家用不起,但并不代表他们不注重隐私,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可不容小觑。

《后汉书》中有云:“窗牖皆有绮疏青琐,图以云气仙灵。”其中的“绮”指的绮纱,也就是古人蒙在窗户上的一种丝织物。

这种丝织物上绣有各种花纹,虽然分量轻盈,但防窥视效果却不错,人在屋外向里探望最多只能看到一个模糊身影。

若是几层绮纱相互叠加蒙在窗上,室外便只能看到里面亮堂堂的,连人影也看不清,反倒是绮纱上的花纹在灯下熠熠生辉,仿若活物。

唐朝大臣颜师古是当时著名历史学家和经学家,他在《高帝纪》和《江充传》中写道:“绮,文缯也”及“轻者为纱”。

而在诸多古诗词中也常见绮窗与纱窗的字样,不过二者不同的是,绮窗多用于富户,而纱窗价格相对便宜,一些平民也能够支付得起。

除此之外,生活在底层的贫苦百姓在窗纸的选择上比较匮乏,由于古时赋税严重,很多贫苦人只能身居寒窑或砖瓦竹木的茅草屋内。

这一阶段的人并非不用窗户,只不过他们的窗纸是随地取材或更加便宜的东西罢了。

例如有些佃户一年到头手里的工钱只能献给“五脏庙”的,便会以蓬草竹叶等植物编成窗纸,盖在上面。

这种窗纸便宜是便宜,但采光性太差,而且每逢夏秋之际,蚊虫太多,还有一点就是缺少采光功能。

古人常说“君子不欺暗室”,其中的暗室指的就是篷窗关闭后茅草屋的样子。

但并非所有用篷窗的人都身处底层,有许多名流清士在隐居后也喜欢以此来代表自己两袖清风,例如南阳诸葛庐、成都杜甫草堂、刘禹锡的陋室等等。

纸发明之后,较长时期因产量不足而与简帛并用于书写,还难以用于糊窗。不过对于王公贵族而言,无非就是钱多钱少之事。但他们最初用纸糊窗并非为了防窥,而是为了防寒

北宋王禹偁在《今冬》一诗中写道:“白纸窗堪听雪,红炉着火别藏春。”

而南宋的陆游同样有此感慨:“小堂稳暖纸窗明,低幌围炉亦已成。”

这些诗句说明古代过冬暖阁以纸糊窗,因为那时古人认为绮纱透风,而纸不透风,所以每年在入冬之前,上至皇宫下至士族,他们都会以新纸糊窗。

为了使窗纸更加好看,许多有闲情的文人雅士还会在白纸上作画后再进行糊窗,以此进行装饰。

清朝诗人张问陶有诗云:“遥想先生窗纸上,雨痕风态一枝枝。”除此之外,民间也有剪窗花的习惯。

不过纸终究过于单薄,且不说稍有风雨便会损坏,就连寻常蟊贼也只需一根手指便能将室内财物看得一清二楚。

所以在一边防范风雨蝇虫,一边防止蟊贼窥视的情况下,古人也会选用长纤维韧皮纸,并将其浸透油脂晒干后再糊窗。

这种油纸不但可以防止雨雪湿破,增加透光,还因为其韧皮纸的材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被戳破。

范成大曾在太湖之滨作诗《大厅后堂南窗负暄》,诗中写道;“万壑无声海不波,一窗油纸暮春和。”

不过由于神州大地疆域辽阔,南北差异极大,所以也并非都是如此。

例如南方盛产桐油,所以他们为韧皮纸上油有天然的物资优势。而东北的百姓所用的窗纸,则是以构皮、桑皮或棉秆皮压缩制成的,这种窗纸上带有压制形成的条纹,有种天然的美观。

除此之外,东北还会以豆油或松油涂抹窗纸,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古时常说的东北一大怪,窗纸糊在外,则是因为东北受天气影响常年下雪,他们的窗棂设置在外面会因积雪而导致窗纸湿透,故此才将浸了油窗纸贴在外面,防止窗棂积雪。

除了在窗户纸上做文章以外,古人保护隐私还有另外的妙招——思想控制

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便成为庙堂中治国思想。

在奉行君臣伦理三纲之时,儒家同时强调“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看”等道德标准。这种道德标准不仅强调个人隐私,还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家户被偷窥。

当然,在一些富贵人家中还会派遣家丁巡逻,而家丁的存在也就起到了流动窗户纸的作用。

中国的窗纸文化历史悠久,但也从侧面反映了玻璃窗在我国普及的时间。

直至19世纪末光绪年间,我国博山宿迁才有了自己的玻璃厂。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发展玻璃工业,窗纸才逐渐成为历史。

从古代到现代,随着科技和文明的进步,窗户的设计和材料也在日益演变。现代的玻璃窗无疑提供了更高的隐私保护和舒适性,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古代窗户纸的智慧与实用性。

古人通过选择优质纸张、涂层加工、增加厚度、借助装饰物,以及倡导儒家思想和派遣家丁巡逻等方式,积极探索并实践着隐私保护的方法。

结语

如今,我们有着现代科技与材料的支持,享受着更高级的窗户设计,但我们也应该欣赏和铭记古人的智慧,珍惜并保护自己的隐私。

无论是纸质窗户还是玻璃窗,隐私保护的意义永远不可忽视,它代表了对个人尊严和自由的尊重,也是社会良好秩序和安宁的基石。

让我们倍加珍惜和维护身边的隐私,同时也希望技术的进步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加安全和舒适的居住环境。

举报/反馈

学长观奇闻

21.2万获赞 1.2万粉丝
为你提供各种奇闻,精彩瞬间!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