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据司马南老师视频节目整理,内容有删改)


“新质生产力”这个词现在很时髦,这两天大家都在谈。



我的朋友蔡照明是房地产销售方面的大牛,他问,“董宇辉是不是就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我看了很多关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权威说法,还做过三期原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先生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篇专业分析。若是问董宇辉是不是代表了新质生产力?难以一言以蔽之。



蔡照明说,“第一,董宇辉用好了新型直播工具;第二,他塑造了新的农民和消费者的关系;第三,他自己成为新的劳动队伍的代表;第四,他一举替代了小撒的新知+董卿的煽情+陈伟鸿的带货(企业家专访)。”


“董宇辉一个人干翻了一个团队,所以取得了如此之大的效果。”他补充写道。


关于董宇辉到底算不算新质生产力,我认为这个问题可以展开谈谈。



近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中央财办有关领导同志的一些意见,关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打造新型的劳动者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


第二,强调用好新型生产工具。特别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赋能发展新兴产业。


第三,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通过改革开放,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的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通和高效配置。(这大概是比较新鲜的说法)


我看到这三个说法,忽然就想起来年轻时候学习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上的生产力三要素:第一是劳动力,第二是劳动工具,第三是劳动对象。



其实说来说去还是“人”,董宇辉也是人。


劳动力是生产力当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物质要素的创造者和使用者。物质要素无论怎么先进,只有和劳动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劳动工具又叫劳动手段,它是生产经营产品、提供服务过程当中用以改变或者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东西,包括实体性的劳动手段和非实体性的劳动手段。


劳动对象就是把自己的劳动加在其上的一切物质资料,一类是没有经过加工的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像矿山、森林;还有一类是经过加工的物质,像棉花、钢铁、粮食等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谢少锋也有个说法,他认为“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才能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水平”。


这倒是说到根上了,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三个东西,缺了哪一环也不行。


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产业是重点任务。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现在到处都是人工智能,好多企业、工厂里边没人,可能有两个看电脑、看仪表的工人,剩下的全是机器人在干活。如果100年前的人穿越未来,突然进这个工厂,那不得吓着了?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强调必须推广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也就是人工智能,以人工智能赋能全产业体系,特别是现在时髦的人形机器人、元宇宙、车联网、物联网等等,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



作为《中国商报》的创始人之一,我在单位工作了很多年,对流通行业略有一点了解,也写过多年的社评。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用好国内大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推动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在流通环节大有可为;布局未来产业,开辟新赛道,就是构筑未来发展的新优势。经济体系会因为“新”而进步


说到底,董宇辉到底算不算新质生产力?我认为应该算。


因为新质生产力第一条就是“人”。毋庸置疑,董宇辉是个特殊的人才,看他直播的观众太多了。


那他直播的时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去看?董宇辉的观众当中,可能女观众偏多,我听到好多大妈、大嫂说,“这孩子好看”。甚至我们胡同一个老太太居然对我说,“那孩子长得像你”。



乱讲,董宇辉怎么可能长得像司马南,人家是小鲜肉,是青年才俊,跟我完全不同。但是我心里也有点小得意、小高兴。倒过来说,我提前长成了董宇辉的样子。


祝愿董宇辉依旧朝气蓬勃、蒸蒸日上。


参考文章|人民网

责任编辑|胡言 蒋话

部分图片|网络

举报/反馈

司马南

3.1亿获赞 526.7万粉丝
一介不入流之文人耳。喜附庸风雅,好舞文弄墨,敢班门弄斧,常标新立异。根性妄为,孤行一意,小民忧国。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