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走进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亦庄生产基地,墙壁上古典庄重的同仁堂堂徽赫然醒目。身穿藏蓝色工作服的张冬梅面带微笑相迎,胸前佩戴的5枚金色奖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同仁堂安宫牛黄丸“非遗”项目传承人……满载荣誉的张冬梅朴实谦和,从一句“这辈子就干一蜜丸”开始,向记者徐徐讲述她与安宫牛黄丸的绵远故事……

图片

图片

赓续传承:遵古炮制不走样

安宫牛黄丸位列中药“温病三宝”之首,是中医急、重症用药,也是同仁堂的王牌产品之一。“吃同仁堂的药放心”,这是老百姓对中华老字号同仁堂的最高赞誉。张冬梅告诉记者,好药品的源头是原材料,同仁堂对于安宫牛黄丸中使用的贵重药材一律实行“双把关”,也就是传统鉴别和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首先依靠同仁堂老技师的经验鉴别,之后再利用科技设备对原材料进行理化鉴别。

一颗“安牛”究竟是如何诞生的?记者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前去探秘。进入制药车间前,需依次经过两个更衣室,换好工作服、穿戴一次性防护帽和鞋套并对手部进行消毒。来到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亦庄分厂综合车间,在安宫牛黄丸传统工艺展示线上,大国工匠、同仁堂安宫牛黄丸“非遗”项目传承人张冬梅正手把手教授徒弟“打条”和“搓丸”的技巧。

图片

张冬梅介绍,“打条”是要把合好的整根药条左右粗细打均匀,打好药条后就进入到“搓丸”的关键环节。一根药条75克,要搓出25个药丸,重量须分毫不差。木质搓板由上下两片组成,每片上面都有多个半球形的模具。只见徒弟在张冬梅的指导下,将两块搓板慢慢合拢并压紧,药条开始缓缓转动并逐渐加速。推捻时,搓板必须保持稳定,一颗颗圆整均匀、色泽一致的药丸从搓板中滚落……师徒二人配合默契,将搓出来的药丸放在电子天平上一称,各个都是3.00g,分毫不差。

作为“安牛班”的首任班长,张冬梅用30多年时间,精益求精练就过硬本领,经由她手搓出来的安宫牛黄丸,合格率达100%。1982年,17岁的张冬梅进入同仁堂做学徒,实习期正赶上制剂车间“搓安牛”。制丸前的准备过程包括分份、称重、打条和整条。只有保持整根药条的均匀度,才能保证每一丸药的重差合格。手工“搓丸”讲究的是“推”的力度,“搓丸”中两只胳膊的用力必须一致,否则会造成药条两端的丸药重差不一致;同时搓丸的回力要均匀,如果太快就会使丸药的外形不圆。张冬梅回忆:“我发现‘打条’有点像包饺子,为了能尽快达到合格标准,天天回家后练习搓面,那段日子我家天天吃面条!”实习“轮岗”大半年,张冬梅陆续接触到药厂各车间的工序,对制剂、研配、合坨、制丸有了了解。“轮岗”结束后,她被分配到包装车间,在此工作的8年间,掌握了裹金、包玻璃纸、扣皮、蘸蜡、打戳、外包等多项手艺。

图片

记者了解到,除“搓丸”外,制作“安牛”的裹金、蘸蜡、打戳等环节也都是手工操作。裹金即在安宫牛黄丸外面包上的一层金箔,具有坠痰镇固的作用。裹金注重的是均匀、无飞金、无花点,不能破坏药丸原有的形状。在推药丸时,一旦劲儿大了,金箔就会被药丸“吃”进去;如果劲儿小了,又难以包裹瓷实。为了防止受潮,给药丸裹金后还需包上一层透明的玻璃纸,再放入圆球形的塑料壳里。在蘸蜡间内,张冬梅为徒弟们演示蘸蜡工序。在白色蜡皮上“打金戳”也是精细活儿。如果印戳打浅了,字体会看不清;打深了,字体则容易陷进蜡中,需要反复练习。

2005年前后,同仁堂股份集团亦庄分厂成立,干活踏实、技术全面的张冬梅被任命为“安牛班”班长。当上班长后,张冬梅深感重任在肩。她化压力为动力,立志要将老一辈同仁堂人坚守的“初心”与“匠心”延续并传承下去。
守正创新:培养高技能人才
2015年,张冬梅首席技师工作室成立。她对徒弟们严格要求,着力培养“全能操作手”。“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张冬梅牢记同仁堂的古训;药丸三克,责任千斤,她要把制“良心药”的技艺薪火相传。

图片

据了解,北京同仁堂首席技师工作室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安宫牛黄丸传统制作技艺为前提,以总结、继承、创新和发展“同仁堂首席技师”工作技能经验,搭建中药传统技艺展示、学习、交流、推广的平台,培养高层次的中药技能人才为宗旨。通过建立首席技师工作室,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在技术攻关、技术创新、技术交流、传授核心技艺和实现绝技绝活代际传承中的引领作用。

根据蜜丸剂型生产结构的设置安排,为保障生产质量等各项指标较好完成,张冬梅建议用“轮岗制”代替传统一人盯一岗的形式。“这对班组职工的操作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张冬梅说,为了让班组职工全面掌握蜜丸加工每一道工序的操作技能,她号召大家在掌握各自操作强项的同时,逐步了解和掌握其他岗位的技术要领。班组职工都以争当“全能操作手”为荣,通过“轮岗制”全面提高岗位操作技能,先后考取了中药固体制剂中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职业资格证书。

作为师傅,张冬梅将多年积累的安宫牛黄丸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向徒弟们倾囊相授。她常说:“咱们做的是救命药,容不得半点马虎。”张冬梅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毫不徇私。授徒时,她全程“跟踪”,严守每个细节。进入制药车间前,要两次更衣、换鞋、洗手消毒;生产过程中,每两个小时要出来一次用酒精擦拭手部。曾有几位刚进入班组的年轻职工在接触“打条”时,认为操作和包饺子相似,动作很简单。张冬梅看出了几个人的小心思:“是不是觉得‘打条’像做饺子?没什么难度?传统中药的加工是和做饭差不多,那叫‘药食同源’。但这里边可都是学问和讲究!”张冬梅的徒弟们听得最多的就是“重来,全部重来!”师傅的严格要求时刻警醒着他们,即使出徒后,他们依然牢记教诲,片刻不敢忘记。

生活中,张冬梅也十分关心班组成员,把班组里的“80后”“90后”当成是自己的孩子。她善于观察每一个员工的特点,因材施教,极大地激发了班组成员的潜能。
责任千钧:实行“三级检查”严把质量关
为保证“安牛”这一同仁堂王牌产品的质量,张冬梅要求班组职工自觉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标准作业程序岗位操作要求。以生产“百分百合格的高品质产品”为使命;以“尽善尽美、全力以赴”为工作准绳,号召大家树立“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思想。

图片

药品的制备过程中,关注每个操作细节,规范每个生产动作。张冬梅还推出了班级抽查、组内巡查和个人自查相结合的“三级检查”质量把关法,每人既是生产者又是质检员,确保安宫牛黄丸每个生产环节的质量都处在严密管控中。“药丸三克,责任千斤。择一业,忠一生。用‘匠心’做好‘良心药’,让广大患者放心使用,这是我最大的心愿!”张冬梅说。

图片
图片
人物档案
图片
张冬梅,女,汉族,1965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北京同仁堂安宫牛黄丸传统制作技艺非遗项目传承人。
五问“匠心”
记者:您和同仁堂“安牛”是怎么结缘的?
张冬梅:我母亲也是同仁堂职工,我是闻着妈妈身上的药香味长大的,耳濡目染,从小就对中医药有独特的感情。我17岁进入同仁堂工作,很幸运,实习期间就赶上制剂车间“搓安牛”。当时师傅说带我去“搓安牛”,能有机会学习制作同仁堂的“拳头”产品,我特别兴奋和自豪!从那时起,我的心就没离开过生产车间。2014年,同仁堂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有幸成为这一“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之一。我觉得我和同仁堂“安牛”冥冥之中有种缘分,为这颗蜜丸倾注一辈子的心血,非常值得!
记者:从学徒、班长再到师傅,您怎样应对每次身份转变?
张冬梅:每次身份转变,我都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有责任也有压力,但要想办法及时把压力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当班长时,我在班组里实施“轮岗制”,为班组成员创造换岗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成功调动了大家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在管理上,我尊重组员,鼓励组员之间互助协作,营造团结融洽的工作氛围。做师傅,我对徒弟们要求严格,告诉他们“制药人”心里有一杆秤:一边是自己的良心,一边是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我在“传帮带”的时候,偶尔会显得特别较劲、“不好说话”。徒弟们把我这种由高度责任心导致的职业病叫做“强迫症”。但是在工作之外,我会把徒弟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关心他们的成长和生活。这些年来,我们彼此间培养出了“亦师亦母”的感情。
记者:在同仁堂工作三十多年,有没有让您难忘的经历?
张冬梅:在我实习做学徒那会儿,安宫牛黄丸订单较少,不是谁都能赶上的。随着安宫牛黄丸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2005年前后,同仁堂亦庄分厂成立,我成为“安牛班”首任班长。“安牛班”每年或每月都会遇到急活儿,这时班组成员们团结一心,能够打好“硬仗”。记得有一年元旦,我们公司临时让我带领组员去集团北分厂研细料。当时组员都在休假,我不得不把大家紧急召回,好多组员对我说:“冬梅,我们都给您面子,全力支持完成工作任务。”那一刻很让我感动!
记者:您始终坚持“技艺与文化传承并举”,根植在您内心的同仁堂文化精髓是什么?
张冬梅:作为一名“同仁堂人”,我熟记两个“必不敢”的古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两个必不敢”始见于1706年同仁堂药店创始人乐凤鸣编写的《同仁堂药目叙》,它体现了同仁堂以诚信精神为基础的质量观,保证了“配方独特 选料上乘 工艺精湛 疗效显著”的制药特色,体现了“同修仁德 济世养生”的初心。
我们坚持“修合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愿意用一辈子的心血为百姓做“放心药”。此外,有一句话我非常喜欢——但愿世间人无病,哪怕架上药生尘。中华药师心中应有大爱。这些“同仁堂人”恪守至今的古训,被我们视为“传家宝”,代代延续。传承古训也是我们给新员工入职培训的第一课。
记者:您是如何理解“匠心”的?怎样发扬并传承工匠精神?
张冬梅:我认为“匠心”表现为要立足本职岗位,诚实劳动、勤勉敬业、敢为人先、争创一流。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勤学苦练、深入钻研。我现在已经退休,又被“返聘”为同仁堂集团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专家。我时常鼓励徒弟们和新入职的年轻职工,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密切关注行业、产业前沿知识和技术进展,打牢扎实的知识根基。要锐意创新、勇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提高功效、减低成本,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擦亮“同仁堂”这块中华金字招牌。







来源:劳动者周末
记者:宗晓畅
摄影:彭程
编辑:苏常萍
校对:宋晓光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推荐

明天十点: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入围人选揭晓!
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将于2024年1月21日召开
北京发布春节放假安排!

图片
喜欢的话请点在看哦!
举报/反馈

劳动午报

4万获赞 1.6万粉丝
报道工会 关注职工 聚焦劳动 情系民生
北京市总工会融媒体中心劳动午报社新媒体综合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