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前段时间,笔者在网上发了一篇有关河南陕州地坑院的图文后,意犹未尽,趁势翻找出曾经两次去陕西三原县拍摄地坑院素材并进行了整理。

地坑院一般选取土层厚且坚硬的地方,渭北黄土高原就是理想的挖窑筑洞之地。因为院落建造简单价廉,窑洞冬暖夏凉,深得当地人喜爱。所以,有专家表示“地坑院这样的居住环境,是一种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是中华文明长河中历史遗产的精彩篇章。”

陕西三原新兴镇柏社村一带有好几处地坑院群和沿着崖坡挖建的崖窑。地坑院的构造是在地下挖六七米深、十多米见方的土坑当院子,又在院子四壁再挖几处高三米多、深十多米、宽四米左右的窑洞,用来住人和储物。其中一洞建成斜坡弧形通道至地面,作为地坑院的入口。老辈建住所的心思和用意,在当今看来那可是中华一绝。

2017年9月13日下午,拍摄者和朋友相约前去三原新兴镇柏社村张家窑,见识了地坑院的魅力。85岁的李姓老人站在自家院门前说,右手的“地坑窑”就是她家的,现在已被景区收购,腾出来供游客参观游玩。

老人院子前有两处里面有过道连通的地坑院。老人说,她家的坑院是1985年打的,村里还有一些是过去留下的,上一辈的人都住这样的地窑里。据了解,地坑院与地面的四周砌一圈青砖青瓦房檐,用于排雨水。四周的矮墙不仅是为防止地面有水进院子,而且也是为了人的安全所设。从建筑装饰上看,使整个地坑院美观协调。

在过去,陕西三原、旬邑、淳化、永寿等地的居民,多挖有下沉式井形四合院,也就是“地坑窑”。张家老窑在当地很出名,园内不但面积大,有崖窑、高窑等16孔,而且结构布局很独特,气派不凡、张弛有度。居住过张氏六代人,有200多年历史。

据介绍,此院是张氏兄弟三人的住所,繁衍至今有56户、200多口人。2006年后,在政府安置下,居住在地坑院和窑洞里的住户陆续搬至到居民点,坑窑随之荒废。2014年,在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下,投资方利用坑窑发展起了旅游业,使地坑院与窑洞重见光明。

据资料显示,三原柏社村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发展史,核心区集中分布有200多院下沉式窑洞四合院。其中,有百十年的老窑,最多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建造的,故被称为“地窑第一村”。

现在,经过景区修整的地坑院落中布置有文化气息浓郁的特色窑洞多处,包括典雅的木制门窗、老式桌椅和墙体字画等,搭配得十分自然、素洁、严整。

从窑洞里边往外看,简朴大方的“窑脸”和拱形墙面融为一体。里边只有几只木质老式椅子和八仙桌相配,显得屋里略为空了些。

储物间里摆放有收集来的农耕老物件。幸亏过去那么多年没人把它当劈柴烧了,现在也算是稀罕物,就怕叫不上名字来?

每个地坑院子中间都会种一棵大树,提示地面上行走的人“别掉下来”,又可在盛夏之中给地坑院带来一片绿荫。这棵树上结的是梨子,不过没人经管梨子已经生虫了。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三原柏社村的人们生活条件得以极大地改善,居住条件早就发生了大变化,地坑院和崖窑也被一座座砖瓦房所替代,而地坑院及崖窑自个已经成为“文物”,留给后人们欣赏参观了。

游走之间,不觉来到在张家窑地坑院外围崖窑区的一户窑洞处,见到正在编筐的老两口。在这里不仅能体会到当地民风的淳朴,更能闻到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

老人家姓同,80多岁。他说,在张家窑张姓人氏是大户,其他的姓少些,他们兄弟两个的家人加起来才有20几口。他住在此地算是多半辈子,在这口窑洞中也住了几十年了。

老人说,这口窑洞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打下的,原是公社生产队用来养牲口的。后来,他买了下来,收拾好一住就是几十年。儿女都有家,住的是房子,让他们住房子也不习惯,窑洞冬暖夏凉挺好的。

现在农村的条件较好,通电、通自来水,还有电视信号。老人介绍,随着张家窑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原本不来外人的地方,一到周末游客不断。他这个窑洞也成了观光点,就是里边乱了些,不好看。

为了打发时间和增加收入,老人利用自己会编筐的手艺,采割来当地女贞子树枝条,经过简单的处理,一有空就编筐不止。一个大点的框可卖20元,还有装鸟的竹笼子等,周末游客多时能卖好几个出去。

说起编筐来,老人说幸亏自己眼睛好,也能耐下性子,把筐底先打成,再用细铁丝扎紧,粗细枝条按框子结构搭配好,插入筐子提手并一圈一圈的编到收口就算成型了。

老人的老伴在一旁陪着编筐。除了做家务外,看看电视是她最大的享受。生活在关中地窑中的老人,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游客来家里说说话他们也很高兴。当然,有需要小筐子的游客伸出援助之手,他们更高兴。

9月23日下午,拍摄者再次来到三原县新兴镇柏社村一处地坑窑院,看看这里与张家窑的崖窑区别在哪?因为这里的老窑很出名,与当下热播的电视剧有很大的关系。

柏社村地坑窑源远流长,故称千年古窑村落。古代就不说了,当年闹革命时,这里就红火过。特别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当地是向陕北根据地输送后备物资和知识分子的重要通道。此院是村中同姓家族的大院,他们的先辈与革命领导人在一起进行过地下工作,就凭这一点现在也是开办“同家第一院”的一面招牌。

拍摄者进门时,同老先生和孙儿正在吃饭。他说,“刚送走几拨游客,忙活的下午3点多才吃午饭。”他的小孙子今年5岁,上幼儿园大班,却表示他“刚上大一”,惹得大家笑声不断。

同老先生说,他家包括老母亲、孙子等四辈人在一起生活,住在上边的院子里。地窑是用来办农家乐的,一到夏天的周末地窑基本满员。他家有果园,今年的苹果长势不错,味道甜的很。一斤不到3元,自己也可在园子里采摘,4元一斤贵一点,但进园子随便吃,图的就是个快乐。

来到隔壁的地窑院,又是另一番光景。主人姓左,说自己是左宗棠的本家。他有两座相连的窑院,这面是装修过的,办有农家乐。那边是老窑,原汁原味,土得掉渣。但各有各的用途。说到这,72岁的左老爷子打开了话匣子,有滋有味的介绍起他的院子来。

左老爷子说,他的院子来过不少外国人,昨儿上午还来了几个,吃过午饭才走的。两座院子都要看,不光是看特殊建筑,主要是了解窑洞文化。“见村不见人、见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树冠露三分”的意境,就在这里都得以体现。

这座老窑院给他家带来了生气和财运。老先生说,拍电影、电视需要过去的老样子,否则就不真实了。所以,这个院子的面貌也就一直保留着土墙土壁,不能有一点破坏。他还当过群众演员,吃过盒饭,看到了拍电影的过程。说着他还比划着讲如何换不同镜头的要求,以及不同光线下的拍摄手法。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左老爷子说,他有好多剧照和合影,就是不能挂出来。他老婆很低调,不让他拿出来烧包。说到住窑洞的好处,他自豪地说,他父亲已经90多快百岁了,不是腿摔骨折下不了地,现在还拄着拐棍到处跑呢。农村空气好,地窑冬暖夏凉,整天无忧无虑、心情舒畅,活个长命百岁不算个啥稀罕的。

在左老爷子家的南头,还有三座装饰特别的窑院。村民说是西安的城里人租下来拍电影的。这就引起来拍摄者的好奇,于是,也走进院子观赏了一番。

接待游客的小伙姓惠,来自西安,村民叫他龙龙。因喜欢这里的风格,便租下了三个院子连在了一起,办了个以“红色岁月”为主题的特色农家乐。他如数家珍般的介绍起柏社村地坑窑院情况,有多少座可以利用,有多少座已经废弃,这些坑窑保存的价值等。

为了完成自己的心愿,他四处收集一些老物件,包括文革期间的物品、老式农具、用具,以及有关红色方面的纪念品等。虽然这些老物件在窑洞中作为摆设,但也是博物馆性质的存货。利用好它对后人更是一只警示及教育,他信心十足。

这张保存完好的“分家分书”是小惠的镇宅之宝,得到其可花了他不少工夫。

这辆老式自行车也没逃过他的眼睛。

柏社村现在保存的窑院是陕西省保留的一个规模最大、亦较为完整的窑洞、民居住宅。2013年8月,由国家住建部、财政部和文化部共同公布的第二批列入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中,三原县新兴镇柏社村就是其中的一个。

柏社村被废弃的地窑。

后记:据资料显示,目前,三原柏社村保存完好的地窑有134院,有人居住的地窑有25院,废弃地窑有52院。地窑多为上世纪五十年代挖建的,也有百十年的老窑。有些地窑虽被废弃了,但它的形状和痕迹还在,所留下的历史印记也不可抹去。也许被开发后,还能再次旧物利用,仍然焕发青春。

举报/反馈

邵轩摄影

3236获赞 99粉丝
通过摄影作品交流,结识更多热爱生活、喜欢摄影的朋友们。
摄影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