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片

甘孜州道孚县八美镇的墨石公园。摄影/张磊


这里地处青藏高原东缘

作为第一台阶向第二台阶急剧过渡的地带

这里孕育出

绝世美景——

极高的山峰、低海拔冰川、深切的峡谷

湍急的河流、辽阔的草原

自然精灵——

可爱的大熊猫、优雅的黑颈鹤

多彩文化——

神秘的女儿国、古老的毕摩、壮观的碉楼

雕版印刷绝技、大禹故里的回忆

科技崛起——

西昌卫星发射基地、锦屏地下实验室

这里便是

川西高原——四川最美的半壁江山


图片

绝世美景


图片

贡嘎山

霞光染红了位于甘孜州的贡嘎山的顶峰,圣洁壮美。


这座被誉为“长江之巅”“蜀山之王”的神山,也有着罕为人知的多样之美,如作为众多珍稀植物物种的宝库,又如人们足迹可至之处,随处可见的涌泉奇观。在贡嘎山周围密布着沸、热、温、冷等不同类型的清泉,以及可以治疗疾病的药泉。摄影/苏鹏廷


图片


图片

四姑娘山

位于阿坝州小金县的四姑娘山是众多户外爱好者的天堂。


这座山的得名来自于4座连绵不断的山峰,它们从北到南,在3-5公里范围内一字排开,海拔分别为6250米、5664米、5454米、5355米。4座山峰长年冰雪覆盖,犹如头披白纱、姿容俊俏的4位少女,其中海拔最高、山形最美的雪峰就是幺妹峰,她也是邛崃山脉的最高峰,四川省第二高峰,仅次于被誉为“蜀山之王”的贡嘎山,人称“蜀山皇后”、“东方圣山”。摄影/王琳玲


图片


图片

龙头山大断崖

这道壮阔的陡壁悬崖,犹如一艘航行在浩瀚云海中的舰船,展现出世所罕见的奇观。它地处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山系腹地,充满遗世独立的神秘感。被誉为“地球的边缘”的龙头山大断崖,即为画面右方高昂的船头。


这片美景是如何形成的?凉山山系位于青藏高原边缘,遭受强烈抬升与切割的地质运动,形成三面临空的大断崖。残留的山原,又因断层切割与流水侵蚀的影响,形成壁立千仞的奇观。诸般因素,共同促成一段大自然的奇缘。摄影/马春林


图片


图片

若尔盖湿地

这是阿坝黄河大草原所在的若尔盖湿地,这里是中国大地上河曲最发达的地区。


阿坝黄河大草原位于青藏高原东缘,主要是指四川阿坝州红原、若尔盖、阿坝、壤塘、松潘等县舒展连片的草原地带,历史上被称为“松潘草地”。作为我国三大湿地之一,若尔盖湿地面积达460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400—3900米,是全球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寒泥炭沼泽。摄影/马春林


图片


图片

石渠的湿地

在甘孜州,人说不到石渠,不知草原之大。石渠的草原,容纳了金沙江、雅砻江和黄河,它们流连忘返地走出这里,方才一泻千里、纵奔不息。是这一片宝贵的湿地,筑牢了长江、黄河上游的生态屏障。点点牦牛影,轻轻草原风,被放养牦牛吃牧草时的闲适,有着让时光慢下来的魔力。摄影/郑雨晴


图片


图片

邛海湿地

邛海国家湿地公园是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并公布的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


邛海形成于距今约180万年前,因“邛都夷”在沿岸繁衍生息而得名。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的邛海,湖面面积27.87平方公里,是四川第二大淡水湖。摄影/谢罡。


图片


图片

达古冰川

位于阿坝州黑水县境内的达古雪山,山顶终年积雪。雪山的北坡和南坡发育有60—200米厚的现代山地冰川。


过去,达古冰川就似一位深藏闺中的少女,一直不为世人所知晓,直到1992年,日本科学家通过卫星才发现了它,并于同年8月对它作了为期一周的考察,认为它是全球海拔最低的冰川,也是离成都这座大都市直线距离最近的冰川。除了冰川,这里还有瀑布、湖泊、原始森林和高山草甸等自然景观,垂直地带性分布明显,生物多样性也极为丰富。摄影/王雄健


图片


图片

麻贡嘎冰川

从飞机上能见到沙鲁里山脉延绵不断,雪峰众多:有鲜为人知的哈逮峰、加拉本森峰和麻贡嘎峰,图中右侧的大片冰川便是平顶冰川——麻贡嘎冰川,它被数十座海拔超过5000米的山峰围住,在地面上很难看到它的真面目。绵延的群山中,远处的山峰便是沙鲁里山脉最高峰——格聂神山。摄影/刘彦斌


图片


图片

螺髻山的冰川围谷

位于凉山州的螺髻山是地质时代“冰川制造”的典范。俯瞰这片巨大的冰川围谷,犹如置身幻境:围谷如盆,那是冰河时期屯冰川的基岩洼地,也是山岳冰川的源头。围谷三面群山环抱,山的上部冰斗、角峰、刃脊环立,下方的碎石也宛若悬河……构成神奇的石峰花园。下方则是青黛色的暗针叶林,云杉、冷杉等,林冠整齐,层次分明。密林围合的湖泊群散落其中,似珍珠、如翠玉,倒映着云影天光,无比神秘。摄影/衣比常福


图片



图片

自然生灵


图片

大熊猫

1978年,全球首个大熊猫野外生态观测站“五一棚”在阿坝卧龙建立。


从这顶小小的帐篷开始,卧龙一步步成为大熊猫科学研究的大本营和大熊猫种群稳定的保护者。卧龙的可爱大熊猫,更是走出国门,成为“中国萌”的文化使者,影响着全世界。摄影/余德军


图片


图片

黑颈鹤

阿坝州若尔盖湿地是众多野生动物的天堂,在若尔盖湿地,鸟类超过了380种。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黑颈鹤,就选择若尔盖湿地作为它的繁殖地之一。


有研究者估算,若尔盖湿地的黑颈鹤种群数量有2600多只,占世界黑颈鹤数量的比例超过了1/4。摄影/纳么玖


图片


图片

白唇鹿

雪地上,白唇鹿群正穿过甘孜州察青松多白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灌丛。


白唇鹿是中国特有的物种,在川西高原被视为“神鹿”,目前在沙鲁里山脉中广泛分布,在生物链中,它们是雪豹主要捕食的猎物之一。摄影/徐元忠


图片


图片

雪豹

2017年8月,在地处沙鲁里山脉的甘孜州新龙县如龙镇的荒野中,工作人员安装的红外摄像机拍到一只雪豹,雪豹有“雪山之王”之称。摄影/米宏伟


图片


图片

白鹭

凉山湿地是高海拔地带众多动植物的家园,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维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地位。凉山湿地的美,不仅在于其景观效果,还在于其万物生长的和谐与共荣。图为摄影师在这里拍到的白鹭。摄影/胡小平


图片


图片

黑水县彩林

阿坝州拥有非常丰富的彩林景观,每到秋季,这里的针叶树与阔叶树,乔木和灌丛,相互交织着,缤纷的色彩扑面而来:紫红、粉红、橘红、金红、深黄、鹅黄、米黄、嫩黄、绛紫、墨绿、草绿、黄绿、棕红、褐色……,绵延数十公里。图片为深秋季节的黑水县彩林。摄影/万春林


图片


图片

贡嘎山区黑紫色报春花

贡嘎山是长江流域的最高峰,同时也是海拔落差最大的地区之一。超过6000米的相对落差,造就了植被的奇观。


在这里,悄悄绽放着一种黑紫色的报春花,被称为黑花报春,又名黑萼报春,每年8月开花。在自然界中,黑色和黑紫色的花朵极为少见,这种黑紫色的报春花,是全球500多种报春花中唯一的黑紫色花卉,美得令人惊叹!


图片


图片

玉岭花海

最美凉山五月天,雄奇的山川,被随处盛开的索玛花映照,壮美中又透出几分温柔。“索玛薇薇”是杜鹃花的彝语名,索玛花也是彝族的迎客花。据统计,全世界960种杜鹃花中约有500种分布在西南山区,凉山州则是其多样性分布的宝库。


会理龙肘山以“玉岭花海”闻名,杜鹃花朵由山脚及山顶,争奇斗艳。植株由高变矮,却越开越旺,终成海洋。摄影/汤志明


图片



图片

多彩文化


图片

羊皮鼓舞

多民族聚居的阿坝州,藏羌文化各具特色。图为汶川羌族春耕祭山和农历十月初一羌年时组织的羊皮鼓舞,它原是羌族“释比”信仰中的宗教舞蹈,后逐渐变为民间舞蹈,如今为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陈锦


图片


图片

东女国的记忆

大金川一带分布的嘉绒藏人,以积淀和保留诸多古老历史因素与文化痕迹而令人瞩目。比如说,他们语言中保留了大量古藏语成分,普遍存在土司祖先来自象雄“琼部”的传说与历史记忆,其文化与习俗中也保留了诸多象雄因素。这些特征都与东女国的文化相吻合。


图为位于阿坝州金川县大金川土司沙罗奔小官寨的标志性建筑马尔邦关碉,据说曾是东女国女王的行宫。


图片


图片

㑇舞

图为流传在阿坝州九寨沟县等地的国家级“非遗”——白马藏人的㑇舞,表演者头戴各种动物面具,它源于白马藏人崇尚万物有灵的原始时期,带有一定的祭祀性。供图/九寨沟县文体旅局


图片


图片

藏族雕版印刷技艺

印经院内完整保存了32万余块印经版,内容丰富,举世无双,是藏族文化的“大百科全书”。


位于甘孜州德格县的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发展成熟,在2006年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德格印经院雕版技艺成功进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印经院的刻版工都是家族传承,技艺精湛,艺术素养深厚。图为正在雕刻印版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彭措择仁。他手中的印版文字刻痕深入、流畅,体现了娴熟的刀工。摄影/陈志文


图片


图片

白玉藏刀

藏族金属锻造技艺(藏族锻铜技艺)所生产的产品种类很多,尤以藏族刀具最为著名。甘孜州白玉县河坡镇相传是格萨尔王的兵器库,这里的匠人们制作的藏刀更是其中翘楚。


白玉藏刀的刀刃锋利无比;刀柄以硬木制成,并缠以铜丝、银丝;顶端箍铜皮,并镶以黄铜或錾刻图案;刀鞘刻有龙凤、虎狮、花卉、鸟禽等图案,有的还缀以宝石和玛瑙。摄影/袁蓉荪


图片


图片

伸臂桥

“伸臂桥”广泛分布于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地区,在甘孜州的新龙县最为集中。伸臂桥的结构主要由桥墩、伸臂、桥面三部分组成。


伸臂桥分为双墩式和多墩式两类,建造中不用一钉一铆,全部通过填充石块和圆木来增加桥墩的重量,确保“手臂”的支撑力度。桥墩是主要受力部位,伸臂则传递了力,巧妙利用了力传递原理,增加了伸臂桥的稳定。


位于甘孜州新龙县境内的波日桥,是康巴地区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伸臂木梁桥。


图片


图片

道孚崩科

道孚县特有的民居被称为“崩科”。在藏语里,“崩”的意思是木头为框架,“科”是房子,“崩科”即为以木头为建筑材料的房子。崩科建筑采用了榫卯技术,整幢建筑可以不用一颗铁钉。


道孚民居不仅符合建筑科学,内饰华丽的彩绘,也反映了民族的审美。室内的陈设,多漆上红漆,在甘孜地区,藏族人尤其喜欢红色,房间四壁、房门和梁柱上绘满了精致的藏式壁画。置身其中,只觉色彩斑斓,龙飞凤舞。


正是缘于道孚民居这一印象深刻的大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授予道孚县“中国藏民居艺术之都”。摄影/刘平波


图片


图片

火把节

每年7-8月,凉山州都会迎来盛大的节日——火把节。


位于西昌市的凉山民族火把广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在广场中央,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堆。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的节日之一,人们在这天里点燃火把,祈求丰收。摄影/李小平


图片


图片

保留母系婚姻家庭的摩梭人

泸沽湖的水是深蓝色的,周边秀山环绕。盛装的摩梭女子立于山水之间,沉浸在静谧的欢喜中。


凉山州盐源县的摩梭人保留着罕见的母系婚姻家庭,因此这里的山水也充满了母性色彩。比如在泸沽湖北面有格姆山,“格姆”为摩梭语,其意为白色女神。泸沽湖则被称作母湖,湖中的交通工具猪槽船,由一根粗壮的圆木掏空砍削而成,民间传说中,一位母亲在发洪水时,正是以猪槽为船救了孩子,因此泸沽湖的船也成为母爱的象征。摄影/胡小平


图片


图片

彝族“擦尔瓦”

彝族最有特色的织物是羊毛披风“擦尔瓦”。擦尔瓦的原材料是羊毛,也有些是棉花制成。这项技艺需要男女配合,男人先剪羊毛、洗羊毛,晒干以后,由女人捻成细线,再来织布。


织布时,先在空旷的地方立一个树桩,将线团绑上,后进行纺织。有时五六个人聚在一起,谈笑风生。这种织布方式也用于制作彝族女子的毛裙。凉山州布拖县彝族的毛裙因当地精湛的染色技艺而色彩丰富,图片反映了布拖县彝族女子围坐织毛裙的情景。摄影/马春林


图片



图片

科技崛起


图片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图中,“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喷射出炽热的火焰,拔地而起,向星空飞去,这是2019年3月31日“天链二号”01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的情景。


天链系列是数据中继卫星,工作于距离地球约3.6万公里的静止轨道上,可为其他中低轨道的卫星和飞船等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航天测控服务,被称为“太空传话烽火台”。2021年12月14日、2022年7月13日,“天链二号”02星、03星相继送入太空,与01星组网运行,实现全球覆盖。


从投入使用至今,位于凉山州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已完成200多次发射任务。摄影/胡小平


图片


图片

寻找暗物质的锦屏地下实验室

在我们的宇宙中,普通物质仅仅占宇宙成分的5%,还有20%多是暗物质,暗物质不发光,我们无法用普通实验手段去“捕捉”它。为了找到“暗物质”,我国在凉山州的锦屏山隧道中修建了一座极深地下实验室。这处实验室入口,位于锦屏水电站的交通隧道内,图为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结构剖面示意图。找到暗物质,能够进一步掌握宇宙演化、星系形成等规律。绘图/扬眉

图片


图片


本文选摘自《中国国家地理》

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特刊

大美川西的精彩内容

尽在中国国家地理川西合集

全文阅读请点击下图购买纸质版三刊合集

领略川西高原半壁江山之美

图片


购买川西三刊电子版

点击此处



编辑:杨静

设计:巍巍


话题


留言告诉我

你最向往川西高原的哪些景色?

地理君将选取三条优质留言

赠送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特刊一套



举报/反馈

中国国家地理

2.2万获赞 7.8万粉丝
推开自然之门,昭示人文精华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账号,优质本地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