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菜亦是如此。要想做出一道好菜,除了食材与厨艺的影响外,选择一口好的铁锅也十分重要。

玉林陆川县被誉为“中国铁锅之都”,这里拥有丰富的高岭土资源,为陆川铁锅的铸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造出的铁锅耐用性好,抗腐蚀、抗爆裂。

陆川铁锅铸造源远流长,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据《陆川县志》记载,明万历十一年,陆川人在米场涯婆垌等地炼铁铸锅;万历三十三年,在米场碑坳建成陆川第一个铁锅厂。

陆川铁锅铸造技艺是指以富含硅元素的高岭土为原料制成锅型泥模,并采用1700°C高温熔化所得生铁水,通过浇模、压铸等工序制得铁锅的传统技艺。

走进陆川县中福五金有限公司,车间里的工人各司其职,到处都是忙碌的景象。滚烫的铁水,四溅的铁花......每一幕画面都深深地震撼着我们。

“我家做了几十年的铁锅生意,从小就被陆川铁锅养大的我,对铁锅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陆川中福五金公司总经理庞世能,作为陆川铁锅传承人庞宗志之子,他从小就看着父亲和厂里的师傅铸造铁锅长大。

2015年海外留学归来的庞世能,从父亲手里接过了传承的担子,立志要把陆川铁锅做强做大,将陆川铁锅铸造技艺与其文化传承下去。

对于陆川铁锅的发展,庞世能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认为陆川铁锅在技术更新的同时,要不断注入本土文化提升其价值,增加陆川铁锅的“厚度”。

2020年,陆川铁锅铸造技艺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21年,陆川铁锅也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陆川铁锅的铸造,关键在于“泥模”的制作,这也是最能体现传统工艺的工序。用泥模压铸的铁锅光滑细腻、久用如新,不易破损和炸裂。

采用当地富含硅元素的高岭土与煤粉、谷壳灰,按比例加水打成泥浆,拍打敷于铁壳基层上,并通过标尺制作上下模修饰锅形。

堆完第一遍糙面的泥模烘干后,需再上一层光滑的亮面,低温烘干一整晚,这样一个合格的泥模才能诞生。

陆川铁锅22号至26号生铁为原料,在一千七百多度的高温中熔为铁水,期间去除杂质加入秘制配料,以此提升铁水的纯度。

工人们将熔化好的铁水分装运送,再小心地浇铸到泥模中,通过上下模的夹压塑型,等待锅胚成型后快速取出。

刚取出的原始锅胚通体透红,使用铁钳刮去多余的锅边,静置两小时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序。

在滚烫的铁水和锅胚面前,工人们每一步都要十分小心,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可重复使用多次的泥模,在压铸五口锅后就要进行修整,先刮去残留的铁屑,再利用松烟修至光滑平整即可。

采用泥模铸造出的铁锅,会形成独特的“龟纹”,没有一口锅的龟纹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每一口陆川铁锅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磨边、抛光、车边......原始锅胚经过一系列工序后,还要进行十二小时的氮化处理,使其表面形成保护层,不易氧化生锈的同时,还能提高铁锅的导热性。

氮化完成的锅胚再次回抛,最后进行包边和钉耳,一口经久耐用的陆川铁锅便制作完成了。

这样铸造而成的陆川铁锅,具有锅轻壁薄、不易生锈、导热快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陆川铁锅每一道工序都要求严谨苛刻,无论是堆模手感,还是熔铸温度、压铸时间等都是匠人长期的经验积累,是他们无数的汗水与心血。

面对快速发展的时代,陆川铁锅在坚守传统手工铸造的同时,不断进行技术上的革新,在原料、堆模等工序中渗透浓郁的地方文化,不断提升其文化价值。

透过一口又一口的陆川铁锅,我们不止看见了其独特的工艺价值,还看见了每一位匠人的匠心,与不断延续的传承力量。

如若我们没有亲眼去看见、亲身去感受,或许便不会发现,还有更多优秀的传统工艺、文化,正等着我们去发现它们所蕴含的无限魅力。

你们的家里面一般会用什么样的锅做菜呢?

举报/反馈

陆川中福铁锅

30获赞 21粉丝
三代人传承的陆川中福铁锅。广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陆川铁锅协会单位。无涂层,不生锈,物理不粘锅,值得信赖。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