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于江西日报。

神秘鹿科动物黑麂时隔五年再次出现

红外相机真的是动物观察和保护的辅助神器啊,我都数不清我有多少篇文章是以此为引子带入的了。“海关截获”系列也是我重要的信息来源,但这种的还是少点好,毕竟涉及的是违法运输动物的行为,我更爱看红外相机拍摄的珍稀动物。

不久前,江西浮梁县林业局的工作人员在对安置在浮梁黄字号黑麂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红外检测设置的数据进行采集的时候,偶然发现有红外相机竟拍摄到了两只成年黑麂野外活动的画面!上次该地区拍摄到黑麂还是在2018年10月18日,那已经是5年前了啊。

这两只黑麂是在浮梁黄字号黑麂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不同点位、不同时间被拍摄到的,它们的身体健康无异常,都已经是成年个体。另外,还有红外相机拍摄到了白颈长尾雉的活动画面,这两种动物都是我国国家级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浮梁县林业局副局长汪录全表示,珍稀野生动物频频现身,是该片区生态环境转变的证明。 他还表示,黑麂目前在我国的数量不足5000只,被称为世界上最隐秘的动物之一。

为何被誉为世界上最神秘的动物之一?

黑麂分布于我国的东部的安徽、福建、江西和浙江省,但它们并非只分布于我国,在缅甸北部的卡博拉兹国家公园也有分布。根据2015年的数据显示,我国的黑麂数量不足5000只,大约再4800只左右,而缅甸约有12000只,加起来也远不及20000只,而这已经是全球数量了。

除了数量少导致的罕见,黑麂的习性更使得它们被科学们称为是“最隐秘的动物之一。”

黑麂的十分的警惕,它们会本能的躲避任何可能是威胁的情况,只要稍微听到一点响动,它们就会瞬间冲入灌木丛隐藏自己。而即使没有发现异常,它们也十分小心,它们基本上只在清晨和黄昏活动,天完全亮了之后就会躲藏在灌木丛中或者石洞甚至树根下;它们虽然会到自己比较熟悉的区域行动,但不会走固定的道路,每次行动都会变更路线,从A点前往B点的方法有无数种;另外它们的游泳能力也很强,这也是其躲避威胁的一大依仗;即使是在觅食的时候,它们也不能老实下来,它们会不断的游走觅食,来来回回转悠,直到吃饱为止。

它们大部分情况下是雌雄搭伙行动的,它们是具有领地性的,只会在自己的领地范围活动。它们会根据季节的变化,去寻找领地内不同的区域栖息,比如夏季它们喜欢寻找地势高且有水源的区域;冬天就会在地势低的阳坡活动,这里的食物能相对多些。

因为其神出鬼没的特性,因此很多科学家对它们的研究都处于很浅的阶段,接下来咱们的介绍也只能点到为止。

黑麂

黑麂在麂属动物中算是比较大的了,雌性一般比雄性大,体重分别为24公斤和23公斤。它们的毛皮大多是黑色,黑褐色和深棕色的;眼睛上方和眼睛之间的额毛簇呈肉桂红色;尾巴比别的麂属动物长且长有浓密的白色毛发,一直延伸到大腿内侧;其背部超后的位置皮毛颜色最深,侧面变浅一些,腹部则更薄更浅;在冬天它们的颜色会整体变深,夏天则变浅;刚出生的小黑麂的皮毛非常斑驳,长大点后,但还在未成年阶段的小黑麂的皮毛跟成体已经差不多了,但背部皮毛还有多处4个显眼的白色斑点。

雄性长有从额骨延伸的长而覆盖毛发的短角,基部还有小分叉的那种,作用则毫不意外的是为了争斗领地,不过它们的角这么小,说明用上的次数也多不到那里去,这表明雄性之间缺乏社会等级制度。雌性和雄性都长有长长的上犬齿,这是原始的麂属动物的显著特征了,只不过雄性的上犬齿会比雌性大得多。

它们会利用用额叶和眶前腺的分泌物留下气味标记来划定领地边界,科学家们认为这只气味标记也能传达繁殖状态的信息。不过目前尚不清楚黑麂的交配系统细节,你想它们本身就够难见到的了,它们的交配和繁殖肯定会更隐秘。但科学家是发现过哺乳期的雌性黑麂和幼崽的,甚至这只哺乳期的雌性黑麂怀有胎儿,这意味着该物种可能是生产后发情。

关于它们的寿命也尚不清楚,不过1984年,我国科学家曾捕获到了一只11岁的雌性黑麂。

黑麂不与其他鹿种共享领地,它们会用獠牙状的上犬齿去袭击胆敢入侵其领地的其他鹿种,虽然性格相当谨慎胆小,但保卫家园的时候是非常努力的。

面临的威胁

黑麂的主要天敌是人类和豺狼,不过豺狼的天敌也是人类,因此它们数量还是因为人类。一些人类对黑麂的毛皮和肉都有需求,大量的偷猎令它们变得岌岌可危;此外,对山地森林的过度采伐以及为农业和基础设施发展而砍伐森林的行为也使得它们的栖息地变得碎片化。

这些情况下,即便它们再小心,想方设法让自己更隐秘,都难以躲过这种从头而降的灭顶之灾,因此它们的种群数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急速减少的状态

不过好在中缅两国都在尽心尽力地保护它们,通过合作交流,建立保护区,明确偷猎惩罚制度,组建巡逻队等方式,该物种近年来的目击报道已经显著增加了。

举报/反馈

狸猫之一的动物圈

11万获赞 2.1万粉丝
动物爱好者,为您带来实时热点中的动物科普知识
优质自然领域创作者,乘风计划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