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第一个月,充满了辞旧迎新的喜悦气氛,又到了一年一度列新年计划的日子。大家2024的新年flag都立好了吗?
估计你会高兴地回答说,当然立好了!
那如果我斗胆再问,去年、前年的flag,你完成了几个?
你可能只能献上一个尴尬又不失礼貌地微笑了。
一项社区调研发现,在设定目标后仅仅一个月,就有接近一半的人坚持不下去了。
为什么高高立起的flag总是会倒?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去实现目标?
为什么flag容易倒?
要想稳稳立住flag,得先知道flag为什么容易倒。
大家都制定过目标,也知道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然后逐步实施,就以“读书”为例,传统的目标流程是:
1. 设定目标:一星期要读完一本200页的书。
2. 拆解目标:每天读30页。
3. 规划行动:每天晚上9点到10点阅读。
可每次计划都赶不上变化,不是公司加班,就是朋友聚餐,不是身体累了,就是心情不好,导致一次次执行的失败,进而目标累积,行动瘫痪。
心理学认为目标之所以难以实现,是因为意愿和行动之间存在着差距,简单来说就是你“想做”和你“去做”存在鸿沟。而想法能否转变成行动,取决于你的自制力和动机水平。
自制力是一项有限的认知资源:既需要鞭策我们去执行目标计划,比如减肥,又需要抑制一系列与目标无关的干扰:烤肉这么香,我再吃“亿”口。
一项分析研究发现,有36%的人虽然设定了目标,但却因为缺乏自制力,无法跨越这道鸿沟,最终导致flag倒了一地。
除了自制力,你设置目标计划的动机也非常重要。
在立下flag的时候,你有没有问过自己,这些flag是我自己内心真实想要的吗?还是我立给别人看的?
心理学把这种遵从内心的想法而制定的目标称为自我和谐目标(Self-concordant goal),指的是想要达到某个目标,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而不是迫于外界的压力或他人的期待。
这种自我和谐的目标更容易坚持下去。研究者招募了189名大一新生,让他们对未来的大学生活设定想要达到的目标,并根据背后的理由,将这些目标分为:
自我和谐目标:“我认为这些目标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实现这些目标能够给我带来乐趣”;
外界压力目标:“因为父母、朋友等人希望我做到这些事情”;“如果没达到这些目标,我会感到内疚或焦虑”。
结果发现设定自我和谐目标的学生更加能够坚持下去,甚至大部分都能坚持3-5个月以上。而设定外界压力目标的学生很快就开始放弃了。
心理学家Deci和Ryan提出了自我决定理论来解释人们做事情的动机,认为自我决定是一种天性和本能,人们偏向于相信自己的行为是自我决定的,而不是出于获得外部奖励或取悦他人的。而当个体的行为是自我决定的时候,就更加能够激发内心的动力,也会带来更多的乐趣,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加能够坚持履行既定的目标。
因此,在新年之际立下flag之时,花一点时间问问自己:我是出于自己的兴趣才想要实现这个目标,还是想要达到别人对我的要求?
需要强调的是,目标实现过程中,动机水平逐渐下降的趋势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规律。因为动机也是一种会随时间逐渐被损耗的资源,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或者得到足够的激励,才能长时间保持高水平的动机。
告诉别人你的目标
反而使目标不易实现
通常我们认为把目标告诉家人或朋友,会有助于我们目标的实现,偷懒时会监督我们,遇到困难会鼓励我们。
但事实是,当你把目标大声说出来时,通常你马上会得到肯定和赞美,而这种感觉会让你很爽,你会觉得自己离目标已近在咫尺。
创业家 Derek Sivers 在TED演讲中分享了这个理论。当你告诉别人目标的时候,思维定势会让人有种目标已经完成的错觉,进而会让人感到一种满足感,然后人们就不会积极地去应对完成目标需要的艰苦工作。
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社会性现实。它会诱惑你产生一种感觉,一种仿佛目标已经实现的错觉。然后,由于你感到了满足感,就缺乏了去做真正需要的艰苦工作的动机。在遇到困难和瓶颈时,你就很容易放弃了。
真正能完成计划、达成目标的成功人士,都是有着延迟满足的秉性——我们要抵制住宣布目标的诱惑,延迟这种社交承认带来的满足。
下一次,当你试图跟别人说“我接下来要… 3年之后会怎样怎样”、或想在朋友圈宣布“我要坚持每天读书打卡,1年内我一定会读完50本好书”时,请把这份用来宣言的自豪和壮丽,保留成自己内心的永恒和动力。
元气满满冲向flag的诀窍
那么,如何才能立一个不会倒的flag?别急,这就为大家揭秘诀窍,助你顺利推进自己的目标!
美国心理学教授爱德温・洛克(Edwin Locke)于1960年代提出了“目标设定理论”。一个好的目标不仅能够激励人们去付出与目标难度同等的努力,激励人们坚持不懈地去完成目标,还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和目标有关的事情上,促使人们学习与掌握与目标相关的技能与策略。
1
目标要具体 specific
目标一定要定的足够详细,不要再写“2024要比2023更好”这种模棱两可的内容。在哪方面的好?学习成绩,身体状况,还是收入?切勿大而全,要小而细。
2
目标是可被衡量的 measurable
目标要能被量化,比如要如何定义“更好的成绩”,是比上个学期高5分呢,还是10分呢?
3
目标得是可达成的 achievable
研究表明,稍微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比简单的目标更能激发潜能,取得更好的结果。但是,目标不是越难越好,而是要在自己觉得有一定信心和能力做好的范围内。设定难度过高的目标无异于以卵击石,只会给自己徒增烦恼和压力。
4
目标符合实际 realistic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目标需要符合现实规律。比如,熬夜之后我们会忍不住想“明天开始一定要早睡早起!”但是人的生物钟调整需要时间,一夜之间完全改变是不可能的。虽然心急,也要告诉自己冷静,什么目标是切实可行的?
5
目标完成的时间 timely
给自己的目标设下一个期限,比如一个学期或者两个学期。想象一下要是assignment没有了deadline,谁还会去写它呢,对吧?
6
目标需要反馈 feedback
还需要注意,目标需要有定期的反馈feedback。比如一个目标定出来,先给两周的“实验期”,根据这段时间的体验和反馈,来修改完善目标,或者决定制定新的计划、采取新的行动。
好的目标即是成功的一半,掌握了高质量flag的制定法则后,是不是突然觉得2024前途一片光明了呢?明白了目标的原理,你也肯定能做得到。
所以,2024年,你立了哪些flag?
END
其实心理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近年最受关注的如何缓解疫情带来的焦虑、恐慌等情绪,都在范围内。我们学习心理学不仅是为了成为心理咨询师,更是为了可以做自己的心灵导师,自我调节。
然而心理咨询作为一项专业技能,不仅仅需要通过阅读和学习了解心理学理论,更需要专业指导和练习。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如果你想考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询师证书,欢迎你来找华东人才心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