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钱学森》中,一个小而深刻的角色,张工农,引人注目。他是导弹分院的副院长,一位在片中初露面庞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在电影中,张工农的形象或许只是一个小部分,却反映了深刻的道理。究竟,《钱学森》中的张工农是否真实存在,成为人们好奇的焦点。在与众多网友的交流中,目光一致投向了原七机部副部长、一院院长、一院代理党委书记张镰斧身上。

张镰斧的故事始于战争年代,1937年10月,一个叫张继唐的小伙子参加了八路军,并先后在115师、129师工作过。尽管起初只具备高小学历,他在部队一开始从事文书、宣传以及组织工作。然而,张继唐的真正转变发生在战场上。他参与过多次战斗,经历了尸山血海,成为那个时代的一员战将。改名为张镰斧的他,从此决心紧随党的脚步。

张镰斧的名字背后有一个故事。在1939年,张镰斧在太行山行军时,得到老红军高农斧的建议,改个名字,象征着一直跟着党走。高农斧虽未等到建国后,但他的影响却深远,甚至影响了开国将军,包括开国少将王扶之。于是,张镰斧看着党旗上的镰刀斧头,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镰斧”,实际上也可解读为“张工农”。

张镰斧在解放战争时期投身一线战场,八次负重伤,每次伤情都比前一次更加严重。在大张集阻击战中,他的嘴角被炮弹皮穿透,右臂被炮弹皮划掉一块肉,却坚持不下火线。在襄樊战役中,头部被枪榴弹击中,左臂被枪榴弹打穿。在淮海战役中,胸部被子弹穿透,依然坚持指挥战斗。张镰斧是那个时代英雄的代表,他的战功使得74团获得“人民健儿淮海英雄”锦旗,然而他却为牺牲的战友感到伤感落泪。

1957年12月,张镰斧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学习。然而,到1960年初,他被紧急叫停学业,提前毕业,被调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任副院长,同时兼任二一一厂(导弹总装厂)厂长。这对张镰斧来说是个巨大的转变,他对新任务的第一反应是“我不会啊!”然而,在压力之下,他匆匆赶到北京三营门,开始了他的新工作。

张镰斧并不是技术专家,他该如何在导弹领域取得突破呢?他总结出的方法是“走进群众,与群众在一起,群众才会信任你,跟你一起干!”尽管他并不懂技术,但他经常下车间,向工人师傅请教。在那个年代,人们对他的提问都是真心实意的,而张镰斧也因此掌握了不少知识。他甚至亲自上阵,与工人师傅一起干活,成为车间里的“老学工”。

张镰斧将军队领导干部的管理方法成功应用于工厂生产中。他加强宣传作用,突出生产研发中的好人好事,开展“学、比、赶、帮”的群众运动和“双革”运动。他的带头作用深刻影响了全厂工作人员,无论是老的技术工人还是年轻人,都被他的精神所打动。他的管理哲学可以用他自己的话来概括:“工人吃啥我吃啥,工人喝啥我喝啥!”张镰斧的关心和亲近为工厂职工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使得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1960年9月10日,我国仿制苏联的P-2导弹利用国产的液氢、液氧成功试飞,标志着我国在原料上打破了国外的垄断。短短一个月时间,中国克服了一切困难,成功研发“东风一号”导弹。1960年11月5日,张镰斧参与指挥了中国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试射大获成功。至此,中国拥有了自己的导弹,技术装备领先。在随后的岁月里,张镰斧继续参与中国导弹的试射工作,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65年3月,张镰斧参与了周总理关怀下进行的火箭技术发展途径大讨论,并制定了1965年至1972年中国导弹发展技术规划,“八年四弹”后来得到中央军委的批准通过。张镰斧主要负责全院生产以及器材供应工作。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上太空。这一时刻,标志着中国航天工业从弱小到强大,张镰斧亲历亲为,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张镰斧不仅在事业上有着辉煌的成就,在人际关系上也颇有深度。他与数学家卢庆骏有着深厚的友谊,这段友谊始于卢庆骏在中国航空航天系统领域工作之前。在卢庆骏逝世前,他特意请张镰斧来告别。在灵堂前,卢庆骏赠送给张镰斧两瓶珍藏多年的茅台酒,这种酒是1958年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国庆节宴会时购得,保存了40多年,而卢庆骏在生前一直舍不得喝。

1984年,张镰斧荣获航天部授予的“在发展航天事业中贡献突出”一等功,并位列第一。1985年,他以液体地地战略武器和运载火箭获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名列第十四位。这位老八路出身的将军,是航天系统同期获得该一等功和特等奖殊荣的唯一一位行政管理人员。他用一生心血为中国现代国防事业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张镰斧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坚持、努力和领导风格,为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不仅在军旅中立下赫赫战功,更在航天事业中留下了辉煌的篇章。从小士兵到航天英雄,张镰斧的一生堪称传奇,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举报/反馈

飞鸿科普

8959获赞 741粉丝
带你看世界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