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生命记忆,

是人类创造力的精神源泉。


近年来,诸暨的非遗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



烙画葫芦、板凳龙、西路乱弹...

诸暨的这些非遗,你知道几个?


艺术工艺


青山泥塑


在草塔镇青山村,有门玩泥巴的非遗艺术——青山泥塑。青山泥塑名气很大,1955年,国务院重修杭州灵隐寺,当地艺人杨崇钧应邀成功的塑成了灵隐寺前大殿和大雄宝殿的泥塑佛像,名声大振,还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如今,青山泥塑已被文化部门列为绍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已经到了第5代,还正在申报省级非遗项目。新一代传人大有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的趋势,杨姜明、寿利剑等传人已经开始新型的泥塑创作,逐渐从传统的泥像创作转变为工艺美术创作。


人物彩塑


人物彩塑,是中国民间手工艺品之一。诸暨市大唐镇有个彩塑能人名叫戚桂良,他的观音神像远销日本,受到日本人的推崇,他的《杨枝观音》还荣获2017年浙江省工艺美术作品(彩塑)金奖。享誉中外的普陀禅寺里差不多作品都是他的杰作,里面的人物肖像维妙维肖,各种神像各具特色,或坐或立,或喜、或嗔、或怒或悲等刻画得精妙绝伦。


蛋 雕






蛋雕工艺品大致分为浮雕和镂空雕两类。浮雕是在蛋壳上雕刻山水、花鸟、人物等图案,最后的效果类似于素描或线条勾勒;镂空蛋雕则是选用质地较为厚实的鹅蛋或鸵鸟蛋等,以浅浮雕或镂空的手法雕刻,相比于浮雕,造型更加立体、丰富。


烙画葫芦






葫芦因谐音“福禄”、“护禄”,从古到今一直是人们喜爱的吉祥物,烙画葫芦艺术又称烫画,火笔画,不仅是一种汉族传统工艺美术品,而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玻璃画






17世纪末至19世纪初,玻璃画流行于欧洲德国、奥利地等国家,后由传教士带入中国,兴起于清代乾隆年间,一度流行于达官显贵乃至市井民间的殷富人家,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传统美食技艺



次坞花稞





次坞花馃被纳入诸暨市第八批非物质遗产名录。次坞农家每至节日,就拿出早已选藏的精晚米,研磨成米粉,有的拌入少许艾青,与水掺和,拌成一定的干湿度,以不粘手为宜。随后将其捏成若千小团,用颜料染成红、粉红、绿、黄等多种颜色,再用鲜肉、咸菜豆腐或赤豆、芝麻等作馅子,根据情况捏作种种不同的花果,常见以人物、动物、花卉为主。花果种类有清明果、蚕茧果、团圆果、寿桃果、元宝果等等,代表了各种寓意,件件惟妙惟肖。


西施团圆饼





西施团圆饼是诸暨传统的地方名点,以纯正精细的面粉或荞麦粉作皮子,用山地土产香脆萝卜,青葱,香椒与鲜猪肉拌和为馅,手工包制而成的一种扁圆饼子。以文火煎烤而食,其味爽而不腻,辣而不重,又香又鲜,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2016年西施团圆饼被暨阳街道申遗成功。


黄公糕





对于传统质朴的诸暨人来说,“非遗”黄公糕,那就是一种乡愁,从小的思念,传统的味道。传统工艺制作的黄公糕,正是诸暨一些乡村世代相传的一门手艺,以大米为主料,有的掺入芝麻、花生仁等,配以麦芽糖制成,吃起来松松脆脆的。节庆日,不少人总会做上一些,用于招待馈赠亲友。非遗传承人的徐苗法,通过不断研究和创新,将黄公糕正不断向纵深推进,根据诸暨人喜爱的口味,持续开发黄公糕系列产品,逐步提升诸暨传统食品的文化内涵。


制作工艺


篾 匠





“篾(miè)”指劈成条的竹片,篾匠的基本功就是把一根完整的竹子弄成各种各样的篾,篾匠在中国是一门古老的职业。诸暨拥有丰富的竹资源,曾经竹产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蔑匠也是一项“吃香”的工种,篾匠技艺是江浙地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箍桶匠





诸暨浬浦镇枫林村有一位令人钦佩的“箍桶匠”——黄珊卿老先生。黄老先生技艺精湛,在诸暨行业比武中曾获两个第一、一个第三。作为绍兴市市级非物质遗产项目圆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在职业生涯获奖无数,在当地是一位家喻户晓的“箍桶匠”,却始终保持初心,淡泊名利。1988年老先生退休后在家制作圆木家具,曾带过艺徒7人,后均改行专业,给辉煌一时的箍桶业留下了历史见证。


木 雕





在枫桥镇新择湖村,有一位叫黄凤鸣的农民,痴迷根雕,化朽为奇。根雕创作是一种造型艺术,首先在于发现,黄凤鸣一有时间就钻进他的工作室,冲洗、打磨、上光、打蜡。为推广更多艺术,这段时间,黄凤鸣还专门从江西请来雕刻师傅,把他收集的木疙瘩一块块雕刻成器。废弃枯朽的树疙瘩,经过精心雕琢,变成令人称奇的艺术品。


手工制笔




在诸暨市记录的绍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其中有一项“毛笔制作”的项目,一直还有人在坚守着这份手艺,他坚守39年手工制笔不放弃,他就是同山镇高城头村60岁的许谓满。

诸暨也有过辉煌的毛笔制作历史,王世才制作的毛笔笔尖锋利,笔形光滑,刚柔相济,为世人称道。许渭满师从王世才,经过拜师学艺,刻苦精进,长时间的磨练,至今已有38年的制笔经验,一支支看似简易的毛笔,竟有大小20多道工序,尤其是狼毫笔更是有着60道工序之多,制作技艺炉火纯青,制作的毛笔堪称“诸暨毛笔制作一绝”。


青口皮纸





青口皮纸是从蔡伦造纸术上发展而来的土法造纸手艺,工序复杂,用料讲究,在五泄一带流传已经有四五百年的时间,造纸曾是泄峰青口人主要的谋生途径和经济来源。如今,青口皮纸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泥质陶





泥质陶一般经过捣碎、淘洗、捏练、陈腐等处理,可塑性好,器形丰富。由于洋湖一带塘泥多,陶土质地好,烧制的坛质量也好,素有“绍兴老酒洋湖坛”之称。洋湖村颇有名气的窑匠有宣松成、宣近安、宣长焕、阮炳灿、宣志永、阮先富、戚明祥、戚仕文、赵裕法、宣初均等人。


传统礼仪、节庆


响 叉





响叉,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老手艺,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在还是诸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但丰富了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还带动了村里整体精神风貌的提升,大伙的心更齐了、凝聚力也更强了,村里各项工作开展的也比以前顺利多了,这就是祖祖辈辈智慧结晶起到的作用。



西路乱弹





诸暨西路乱弹,是明末清初南戏在传播中融入诸暨地方官话、民间俚曲,而发展、衍变形成的乱弹剧种。丰富的内容,鲜明的个性和广泛的影响组成了西路乱弹的主要特点。




改革开放后,随着电视等试听媒体的普及,和许多传统戏曲一样,西路乱弹也受到市场萎缩、人才流失的窘境,一度慢慢淡出公众视野。

2011年6月,西路乱弹正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乘着这一东风,市文广局经过调研,决定将西路乱弹传承基地设在曲艺氛围相对浓厚的东和乡十里坪村。经过几年的挖掘、梳理和传承,目前,西路乱弹已然成为十里坪村鲜活的文化遗产,成为东和乡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诸暨城市重要的文化品牌。



檑 马





陈宅村的檑马由来已久,早在清乾隆年间,为纪念祖先在陈宅建基发族的功绩,用纸、竹、木为材料制成神像和白马,在春节时进行踩街和供奉,祈祷农业丰收、人畜平安。

据说,陈宅村的此项祭祖及庆祝仪式曾经年年举行,直到解放前夕的一九四六年。五十年时光流逝,原制作檑马的匠人已作古,制作工艺几近失传。直到1988年,村里开始尝试制作擂马,在摸索中,到1999年,组成了一支200余人的仪仗队进村表演。自此,曾经一度失传的陈宅村檑马表演,重又焕发新生,成为地方一绝,享誉诸暨绍兴。陈宅村的檑马多次斩获民间艺术表演金奖,曾代表诸暨市赴绍兴市参加民间艺术表演获得金奖。



东山武术





陈宅镇棠里坞村有个东山武术队,为诸暨市第二批非遗传承基地。据传,棠里坞村的民间传统武术可远溯清朝同治年间,该村几代武术名师俞天彪、俞太金等均武艺高强,剑、棍、棒、戟无所不精,为当时除暴安良、稳定社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赵家拳棒





赵家拳棒是被选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赵家拳棒在历史的发展中,宗族血脉成为主要传播途径,以实战应用为主要目的,不断发展,穷尽几十代武师的智慧,杂糅了各家之所长,最终形成了庞大的武术体系。主要以花明泉村、泉畈村、山口村三个自然村,也就是俗称的“三大房”为主,继承了赵家拳棒。



棚 灯





岭北礼户村迎棚灯,距今已经有300多年历史,先祖道智公因礼户地形酷似“燕窝”,以“黄龙蟠燕”为不吉,故礼户村从建村起从不舞龙,亦不许别村舞龙队进入。礼户先祖为庆祝元宵节,特意创造棚灯,且定下规矩,只能为闰年元宵庆祝,名为太平灯。据记载,礼户村最多的一年迎过99棚棚灯,一棚为7-9盏,可谓壮观。



板凳龙





马剑人舞的龙灯主要为板凳龙,镇上每个村都迎板凳龙,有的村每年必迎,那叫长年灯,而有的村不是每年都迎,这叫欢喜灯。马剑的板凳龙,分龙头、龙身、龙尾,龙头高二米许,长三四米,下托木板,以竹篾扎成,外面糊上皮纸,绘上鲜艳多彩的龙鳞,有花鸟虫草,有亭台楼阁,有神仙凡人。这样一块板灯,叫一桥灯。一般是近百桥,最多的时候,马剑板凳龙曾达三百桥,规模甚为宏大。


这些非遗都是先人们留下来的

灿烂宝藏,致敬匠心

让我们一起守护非遗

#记录我的城市吧#
举报/反馈

大诸暨我们都爱

1.3万获赞 1769粉丝
因为爱诸暨,所有看诸暨
本地资讯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