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当今科技进步产生的知识在快速“迭代”,以及互联网和新媒体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21 世纪的人类已经被淹没在数据和知识的“海洋”里,这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之后的“后疫情时代”更为突显。一方面是科研人员对生物体细节的了解和操纵远远超过对生命的宏观理解和总体把握,众多权威观点和科学事实受到了许多可疑知识乃至伪知识的挑战;另一方面则是社会大众对健康和疾病的认知不够清晰,甚至不能将科学知识与幻想和迷信加以区分。更让人担心的是,有些高级知识分子可能都放弃了思考。

笔者于1997 年10 月从美国结束了博士后研究回国工作,正好赶上了世界科学的变革期和中国科学的发展期。在这个千载一逢的“跨世纪”过程中,笔者赶上了系统生物学的“头班车”,并率先在国内生命科学界倡导这个新兴交叉学科。在此基础上,笔者运用系统生物学的技术和理念研究肿瘤和糖尿病等复杂性疾病,并与医学领域的许多专家和研究者开展相关的合作研究。这些经历让笔者有机会从一个非医学背景的研究者角度来认识健康和疾病,从“第三者”的角度来观察医疗卫生领域的各种新思潮和新理念。由此引发了笔者一次次的思考,并把这些思考写成文字,陆续发表在多个学术期刊和科普杂志上。感谢科学出版社的支持,让笔者有机会精选一批近年发表的文章汇集成本书(《大健康时代的思考:新医学 新观念》,吴家睿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3.12)




目 录



笔者在创作这些文章的时候,比较注重围绕着一个特定的主题展开,对该主题的不同方面或涉及的各种问题分别进行阐述和分析。例如,在2015年“精确医学”刚刚流行之时,笔者首先写了一篇分析这个医学新潮流相关特征的文章——“精确医学面面观”;随后又针对其战略目标写了另一篇文章——“精确医学究竟想要做什么”,以及讨论经费问题的文章——“精确医学的经济学思考”和讨论伦理学问题的文章——“精确医学面临的伦理学挑战”,等等。因此,笔者在编辑本书时,围绕着一个特定的主题栏目选入若干篇文章;在同一个主题栏目里的各篇文章一方面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内容,另一方面各篇文章之间又有着内在的联系。

本书挑选了笔者讨论健康的4 个主题:“精确医学:从看病到看人”、“健康医学: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主动健康:健康第一责任人”和“健康新知:新概念和新思路”;总共纳入了24 篇文章,并按照各篇文章内容的相关性把它们分别放到了相应的主题栏目。当然,这些不同主题栏目的文章并非完全不相关,各个主题栏目之间的文章有所交叉或体现出高度的关联,进而从不同的角度帮助读者更完整地理解涉及健康的方方面面,更好地理解研究者和医者为维护健康所做的各种努力。还要强调的是,在这些不同主题栏目的文章中,贯穿着当今健康科学领域两个需要思考的共性问题。

科学知识需要消化。大健康时代是一个知识爆发并快速“迭代”的时代。人们不仅需要真正把握各种名词术语背后的知识内涵,而且需要深入思考这些知识或概念之间的关系和演变过程。在本书中,笔者尽可能地把对当前健康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新知识之理解和分析展现给读者,并专门列了一个主题“健康新知:新概念和新思路”。笔者在“精确医学面面观”一文中系统地分析了“精确医学”和“精准医学”两个术语之间的区别;在“医学领域的新生事物:真实世界证据”一文中详细介绍了新概念“真实世界证据”,并讨论了这个概念与“真实世界数据”及“真实世界研究”之间的区别。此外,笔者对一些健康领域里的传统观点进行了剖析,如在“告别统计显著性的精确医学”一文中讨论了这一临床研究的“金标准”所面临的精确医学之挑战,而在“健康领域的‘因果论’误区”一文中则分析了传统疾病观的局限性。

研究范式需要理解。本书的重点是对当前健康领域的研究范式转换和维护健康新模式的出现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世纪之交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带来了大科学和大数据的研究风格,不仅催化了生命科学研究范式的变革——从假设驱动的研究范式进入到数据密集型研究范式,而且引发了健康科学和临床研究的新范式——从强调群体统计学证据的循证医学进入到注重个体化差异的精确医学,进而在临床研究领域推出了许多不同于随机对照研究等经典临床研究的新策略,如伞型研究和篮型研究。第一个主题“精确医学:从看病到看人”的文章对这一范式的转变有着全面而深入的讨论。更重要的是,“大健康”理念带来了维护健康模式的革命性跨越,从关注诊治疾病的临床医学转变为关注每一个体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医学;从依靠医生维护公民身体健康的被动健康模式转变为公民是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的主动健康模式。这两种变革分别在“健康医学: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和“主动健康:健康第一责任人”两个主题的文章中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生物大分子动态修饰与化学干预”的资助。笔者在此还要致谢张文涛同学,他为本书创作了封面和4 个主题栏目的插图;这些线条简约又形象生动的图像为本书增色不少。笔者还需要强调一点,本书收录的24 篇文章时间跨度长达8 年,从2016 年介绍精确医学到2023 年讨论主动健康,等等。这期间在健康领域,不仅涌现了各种新概念、新范式或新模式,而且这些新事物往往还在发展或演化。为了让读者在阅读时保持一种“共时性”,笔者在整理这些文章时,主要是对文章的文字进行勘误和修订,但尽可能保留文章在发表时的“状态”,而不是用后来的信息来修改文章的内容。笔者相信,这些文章涉及的主要论点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过时”。

吴家睿

2023 年11 月

本文为《大健康时代的思考:新医学 新观念》(吴家睿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3.12)一书“自序:一个需要思考的时代”,标题为编者所加。

(新生物学丛书)

ISBN 978-7-03-076970-1

责任编辑:王 静 罗 静 刘新新

人类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疾病谱从以传染病为主转变为以慢性病为主,医学的理念和形态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需要把以抗击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维护健康为中心。为此,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生命科学新进展的基础上,形成了在诊治疾病中注重个体差异的精确医学,以及把抗击疾病“关口前移”的健康医学,并提出了每个人要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主动健康策略。本书以清晰生动的文笔将这些新医学和随之而来的新观念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从许多独特的角度为读者认识大健康时代打开了不同的“视窗”。本书适合对生命健康感兴趣的大众阅读。

(本文编辑:刘四旦)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位

科学出版社 视频号

硬核有料 视听科学

传播科学,欢迎您点亮星标,点赞、在看▼

举报/反馈

科学出版社

4908获赞 5516粉丝
传播科学,创造未来。科学出版社官方号
科学出版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