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足的变迁是整个古陶瓷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底足鉴定是古陶瓷鉴定的一个重用组成部分。
本文针对碗底足变化的主要特征和碗底足变迁的主要原因,
论述碗底足经历的平底和圈足两大发展阶段,
以及推动碗底足发生演变的窑炉技术,装烧方法,成型工艺等制瓷工艺原因和社会经济文化原因。
从“黑石号”沉船上打捞起的唐代青釉褐绿彩飞鸟纹碗
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时期时代,距今7000多年的河南新郑裴李岗,河北武安磁山早期仰韶文化遗存中的红陶碗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碗。
战国以后,碗逐渐成为人们常用的生活器皿之一。
到唐代时,碗已经成为生产量最大的一种陶瓷日用器皿。
从古到今,不仅碗的形式变化多样,如六朝的青瓷莲瓣纹碗,唐代的海棠式碗,花口腕,宋代的斗笠碗,元代的折腰碗等等,而且碗的用途分工也很多,如饭碗,茶碗,注碗,盖碗等等。
南宋 官窑 青瓷葵口碗 高5.3公分 口径20公分 足径7公分 台北故宫藏
然而,不管碗的功能和花样如何变化,每一个历史时期碗底的造型却基本相似,具有阶段性特张。和其它陶瓷器皿一样,碗的变迁与时代发展和社会风尚密切相关,碗的底足也随着相应地发生着深刻变化,是历代古陶瓷器物上的时代特征最明显的部位之一。
红陶绳纹碗 大地湾文化
彩陶碗 大溪文化
看点
01
碗底足的主要变化特征
从新时器时代到清末约一万年的时间里,陶瓷碗的底足演变轨迹可以概括为平底和圈足两个大的发展阶段。
平底碗和圈足碗都出现在新时器时代,并且并行延续至今。
但他们却在不同历史时期各领风骚,具体如下:
1、 平底阶段(新石器时代至唐代初期)
平底碗即实心足碗,其平底是在制坯时对足部平拍或平切而成。
平底不仅包括与碗腹底平齐,无足台的全平底,卧足,还包括突出腹底,有足台的圆形饼足,假圈足等几种实心底形式,有器就有底。
假圈足
饼形足
时光倒流一万年,在遥远的新石器时代,体会着泥与火创造的奇迹,烧制了许许多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红陶,灰陶,白陶,黑陶和彩陶。
古人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根据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来看,这些器物底足的形式十分多样,有平底,圜底,三足,袋足,尖底,圈足等等,尤其以圜底和袋足器等为多。
磁山、裴李岗文化陶碗,这是黄河流域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这个文化距今近8000年。
彩陶碗 仰韶文化 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1956年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
碗作为最早期出现的器物之一,与其他原始器物不同的是,它的底足造型绝大多数采用了各种厚实的平底,并且沿用了数千年,直到唐代才逐渐改变成以圈足为主。
这期间,先秦之前各种平底碗都有,因地域而不同,三国两晋时期则多为卧足平底碗,有了叠烧支痕;
南北朝起以有足台的饼足和假圈足平底碗为主,并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
法门寺出土的唐代秘色瓷碗底的瓜子形支钉痕
黑石号出水 唐代“宝历二年”彩绘瓷碗底
唐邢窑白釉玉璧形底碗-北京故宫
2、 圈足阶段(唐中期至今)
圈足是指器物底部以一个有一定宽度的圆形圈拖起器身。
圈足的出现几乎与陶器的出现同时,早在新时期时代就出现了圈足簋,圈足盘,圈足尊,圈足壶,圈足杯等。
在长江中下游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北阴阳营文化等遗存中都发现有圈足碗,但是直到中唐以前平底一直是碗底的主流。
唐代青釉刻莲瓣纹碗
圈足从中唐开始逐渐成为碗底足主要形式,宋以后大为盛行,成为时代特点。
(1)、唐、五代
唐初的碗仍较多保留了隋代碗的造型:深腹,直口,平底。
唐中期以后,开始出现一种足墙较浅,足底边宽,中心凹如小圆圈行似玉璧底足的碗。这种碗晚唐以后大量出现,并且从玉璧形底逐渐向玉环行底和宽圈足方向发展。
五代时,玉璧底逐渐消失,宽圈足占据主流。
五代定窑白釉“官”字款碗-北京故宫
(2)、 宋代
北宋初中期:碗圈足足墙较宽,底端烙有支钉痕或垫饼痕。
北宋中晚期至南宋:圈足足墙细而矮,多为釉底,仰烧的有支钉。
北宋定窑白釉直腹碗,净志寺塔基地宫出土
宋汝窑天青莲花式温碗 台北故宫藏
北宋官窑粉青葵花式小碗
南宋哥窑青釉葵口碗,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瓷器的底足特点
宋代瓷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现时已发现的古代陶瓷遗址分布于全国很多个县,其中有宋代窑址的就占大多数。宋代陶瓷窑以材料,工艺分很多瓷窑系,有时一个地区出现很多窑系,从生产性质而言,有官窑与民窑之分。以地域而言,受唐朝制瓷业影响,有“南青北白”之说,南方以越窑、龙泉窑、景德镇影青等青瓷为主,北方以邢窑、定窑等白瓷为主。宋代瓷器一方面具有因受其所在地区是用原材料的影响而具有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又有受当时的文化习俗、工艺水平制约而具有的共同性。瓷器底部修足时因各代工艺方法有异,就产生乳钉、跳刀、同心圆、旋挖痕的不同状况。
宋瓷器底足特点
宋代瓷器的底足,宋代“五大名窑”的瓷器基本上都是底使釉了,其他窑如:龙泉窑、越窑、等等瓷器的底,基本上都是使釉,而北方窑、地方窑的瓷器,基本上底不使釉,
北宋钧窑底足简单形容:满釉,带护胎釉,有部分支烧!钧窑由于是用还原焰烧成的,因此,无釉的胎质表面(主要是器物足部)一般呈酱黄色。 宋代官钧窑底足一般抹有芝麻酱色釉或较稀薄的青白釉。
南宋修改内司官窑
北宋定窑底足简单形容:定窑器物的底足类型不多,
首要分为平底与圈足两大类,
而其圈足具有与其它窑口器物圈足显着不一样的特色。
这些特色体如今北宋中期今后覆烧成型的定窑器上,
因为覆烧的创造,器物圈足得以裹釉,
而将露胎处移至器上,但是裹上釉层的器足在外观上的体现并不那么完满。
(3)、元代
碗多为小圈足,器底无釉,以枢府瓷和青花瓷碗为多,底心有明显乳钉突起,且有明显旋纹。
枢府碗:足径约为口径的三分之一,足壁厚,削足规整。
青花碗:圈足外墙斜削且往往留有浸釉时手指抓痕。
元代枢府白釉印花碗
青花莲塘鸳鸯纹碗 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藏
元代瓷器的底足特点鉴赏
元瓷足底通常不上釉,处于裸露状态,因此,它是瓷器上最能吐露信息的窗口。
元瓷足底一般为平底,或浅窝底,旋削成型(但个别也有挖削成型的),通常为裸胎;有的上有护胎汁,有的连护胎汁也不上,即使上护胎汁,也极为稀薄,连汁的颜色也看不出来。宋、清两代瓷器的足底多是有釉的,宋代有的瓷器内外上下通体一色釉面。明代早期沿用元代习惯,一些大件瓷器的底部也不上釉,但后来多上釉了。
元代瓷器的足底为何不上釉?这一直是人们探讨的问题。有人认为是因为蒙古人习惯于把器物放在地上,器底是否上釉无所谓。这显然不符合实际。因为那些精致的瓷器并不是普通老百姓能享用的,只有王公贵族,达官富商们才有可能使用,他们并不席地而坐,而是坐在精美的地毯上的。
元代瓷盘的足底虽然也不上釉,但修削得十分干净、平整。即使有螺旋状切削痕和放射状跳刀痕存在,其印痕也很浅。而瓶、罐类则不然,大多修削潦草,有的竟连修削时在已经修削过的底面上溅粘的瓷土也不掸扫干净。主要原因在于垫烧面的不同。瓶、罐类是足圈端垫烧的,而瓷盘除了特别受倒重视而修削细致这一点外,它是足圈端与盘底同时垫烧的。这也是瓷盘底部绝对不会出现釉斑的原因。
芝麻斑点
螺旋状切削痕
元瓷底部常见火石红斑、芝麻斑点、螺旋状切削痕和放射状跳刀痕;除了瓷盘,多见釉斑。
有的元瓷底部附有泥沙或矿物质,它们是长时间浸泡在泥水中,在水逐渐干枯时,水中所含物质在底部慢慢沉积的结果。
可以看出,它们不是人为形成的。水慢慢干枯时,水中所含矿物质在器物上的沉积称为起苍。附上图里的旋涡状印痕是瓷器底部的削底痕。
元瓷底部常常有釉斑,见上图。这种现象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明初还可以见到底部的釉斑现象,以后就几乎见不到了。这种釉斑显然不是偶然沾染上去的,也不像釉工不经意涂抹的,到像是釉工为自己绘画上釉的瓷器随手做的标记
瓷器底部的裸露状态在明瓷上还时不时的出现,因为这样处理简单,省时、省工、省料。即使到清顺治时,还有底部不上釉的瓷器。
再明确一点,上述底部干裂、失泥、附杂、釉斑现象在元瓷大瓷盘上是绝不会出现的。这进一步表明,元瓷大瓷盘的制造是特别精心的。
(4)、 明代
碗圈足较矮浅,除嘉靖时为上厚下薄的倒梯形圈足外,其余均为底足平削,有跳刀痕,多有乳突,多为釉底。
此外,永乐时为极白的细沙底,抚摩之有糯米感,宣德时圈足多有棱边感。
明永乐 青花莲瓣纹莲子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永乐 青花莲塘金彩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宣德青花岁寒三友碗
明宣德青花五彩碗,西藏萨迦寺藏
明嘉靖绿釉红彩食房款碗底部
明代嘉靖青花凤纹穿花碗
明代瓷器底足特点
从明代中期,瓷器底足又有了新的突破,瓷器接底工艺一直到民国。什么叫做“接底“,就是一个瓷器的身子做好后,再将胎土做成一个带,接得瓷器的底上,成为底足,才后进行修边。 从明代宣德开始,到民国时期,瓷器的底足基本上都是接底,就是说:将胎泥制成带,接到瓷器底上,如图片:
明代洪武时期的瓷器底足与元代瓷器的底足,基本是一致的,到了永乐时期,瓷器的底足发生了变化,出现了鸡心底,也有一些玉碧底,由于这阶段就几十年,存世明朝的瓷器不是很多,所以,藏品的价值也是非常高的。
永乐宣德时期瓷器底足
底足墙逐渐趋薄,器足由浅至深,由小至大。早期修足同洪武晚期,其后内足墙由离心过度我,挖足渐深,足端平切。釉面与露胎的交接处多呈现火石红色。质佳的足底内开始刷涂一层薄釉。由单涂足心进而半涂内足墙。足墙加高,直径放大。个别有挖足过肩。内足墙与底的交接处呈锐角折。而内足墙大部分却较垂直,与成化前后的修足特征相似。其区别在于成化前后的足墙较薄,且大多挖足过肩,挖足趋于细致,乳丁状突起不明显。质量高的一类足墙及器口沿较薄。内足墙向心角度,自宣德以后呈逐步缩小之势。明早期,器内底通常在底与器壁的交接处有一道较深的凹线,即所谓“月亮底”。
正统、景泰、天顺时期瓷器底足
早期器壁,器底仍较厚,器底的跳刀痕和乳丁状突起比以前收敛。约在景泰前后,大部分足墙向心角度加大,内足墙与底的交接处,呈现较小的锐角折,并且不再垂直切削。
从断面上看呈倒梯形,足墙较高,较薄,挖足多不过肩。足端平切,接近成化时足墙变矮,内足墙又变得较垂直,部分已经挖足过肩。
晚期足外墙几乎全部饰以青花圈线,并且从此沿用不变。较好一类的瓷器,在足外墙圈线内,开始加绘简单纹饰,成化时增多。多数外足墙端斜削并落于台面,内足墙端有棱边感。个别开始有外足端滚圆的现象。这种形式是明代民窑上乘器皿的特征之一。
成化、弘治时期瓷器底足
挖足多较深,普遍过肩(即内足墙高于外足墙),沿用至十六世纪初,大约四十年左右。较好的一类挖足过肩部明显,足墙趋薄,底心较平,乳丁状突起基本消失,内足墙与底交接处呈锐角折,并较垂直(与宣德前后相似,只是足墙较薄)。
外足墙端斜削或滚圆,内足墙仍有棱边感(较好的有足墙两端双侧滚圆的现象)。挖足过肩更加明显。晚期挖足过肩现象减少。足墙较垂直低矮,部分出现内足墙离心倾向的一类应属于正德时期。
正德时期瓷器底足
正德和嘉靖早期,可以认为是明代中期向晚期过渡的一段时间,对民窑器来说,根本的改变是从胎体的粗厚向轻薄的转变。胎、釉承弘治,变化不大,大部分较前略显粗糙。
盘类底部下塌更趋明显。出现了类似于鸡心底的笠状及跳刀痕、粘砂等现象。即使官窑,有的底亦呈明显的笠状。内、外足墙均较垂直,甚至内足墙有点离心倾向,多数外足端向内上方斜削,致使内足端落于台面。
一般挖足不过肩。由于足墙较薄而往往使圈足产生不圆的现象。足内施釉较薄,致使跳刀痕明显可见。晚期出现馒头底和笠状突起。
嘉靖时期瓷器底足
嘉靖时期,一般只注重此时所谓“馒头底”的应用。底足的工艺形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而往往使容易被人忽略的变化——即嘉靖时期出现的足内墙与底相交处,大多呈弧折的现象。
正德嘉靖之交,足墙由较垂直,又变为内敛。足端大多平切,或者由外足端向内上方斜削。致使内足端有棱边感,并且落于台面,多数细瓷足端开始双侧滚圆,足墙明显趋薄。
隆庆前后的馒心底器其凸出感不明显,部分圈足较垂直。弘治至正德之交馒心底无圈足。内底凸出明显。其后圈足很低,应由卧足碗演变而来。
万历、泰昌时期瓷器底足
早期盘底依然下塌,足墙逐渐变矮,釉与露胎处的结合部“火石红”现象减少。晚期时,足墙逐渐变得较垂直并且相应加高,外足墙及底显现跳刀痕,足心呈下凹的弧状,犹如把“馒心底”翻转过来一样,在内足根之间形成较大弧度的椭圆形。
正所谓“物极必反”,自隆庆始,部分器皿的口沿部位切削尖锐,摸上去有割手的感觉。极易损坏。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崇祯。高足杯底往往为实足。并多书以款识。
天启、崇祯时期瓷器底足
前一阶段,即使较好的一类,足墙两侧亦出现或多或少的粘砂痕。内足墙较垂直与底交接处圆折。其后足墙逐渐变矮,底多不上釉,并且呈现程度不同的笠状突起和跳刀痕。
后期内足墙离心或较垂直。与底的相交处多直折,外足墙端斜削,致使内足墙端落于台面。馒心底继续使用
自万历晚期开始用的玉璧底开始流行。一般认为其“自外足端向内下方斜削的角度较大”。实际上天启前后宽圈足内足墙多离心,挖足较深;崇祯时挖足较浅;康熙时内足墙较垂直且深;此类制作工艺一直沿用到乾隆时期。
(5)清代
圈足多为釉底,底端一圈露胎处较狭细,早期圈足足壁内,外斜削且呈尖状,足边大多缺损,从康熙中期开始,足边滚圆的“泥鳅背”盛行。
清康熙珐琅彩胭脂地花卉团寿纹碗-北京故宫
清康熙矾红彩八仙祝寿纹碗-北京故宫藏
清雍正珐琅彩虎丘山水图碗-台北故宫藏
清雍正黄地绿彩云蝠纹碗-北京故宫
清乾隆矾红彩龙凤纹盖碗底
清嘉庆粉彩乘槎图四方委角碗底部
清咸丰斗彩描金缠枝花纹碗底
清代瓷器的底足特点:
清代瓷器的底足,修边后,成为半圆形,现在我们称之为:“泥鳅背“。明代瓷器的底足修边后,还是平足底
敲底”,见于道光时钧红,由于其釉肥厚,流到底足处烧后与所垫物粘连在一起。为使其分开,只好人工敲开,造成底足如狗咬一般。但尽管如此,由于年代较长,所敲处一般胎色变深,且手感平滑。
“沾窑砂”,由于过去特定的烧窑工艺,往往盘碗底足沾有较粗的窑砂,如磁州窑碗底足就沾有较粗的窑砂,明清时不少盘碗等瓷器足内也沾有窑砂
清顺治时期瓷器底足
釉面渐趋细白,底足趋深,内足墙较垂直或向心倾斜。足端两面斜削有棱边感。独有的特征是,由于外足端向外上方切削角度较小,使外足墙无釉离台面部分较高。
酱色口沿沿用并不作修饰(只平切,口沿两侧有棱边感)。康熙时期开始修圆,玉璧底继续沿用并且开始出现双圈足和二层台底。
康熙瓷器底足鉴别
二层台式修足
于圈足外墙处旋削一圈釉而露胎,使釉不能抵达足端,从而形成两个高低不等的切面,使着地面的足端呈齐平硬折方形或略圆的尖状,多见于琢器。
这是典型的二层台底。外底釉面上有许多棕眼,康熙的棕眼往都小而深,能看见胎,被称作针鼻眼,而光绪彷康的棕眼往往大而浅,看不到胎。
泥鳅背型器足
器足处的部分切削的非常圆润,像泥鳅的背一样,在康熙一朝官窑瓷器大量使用大明宣德年制、大明嘉靖年制的番号,俗称官仿官,它们具有明显的康熙风格,却是使用了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作为寄托款。
平切足
足墙壁较宽,外足墙向内足墙平切,有内心施釉和无釉两种。平足沙底无釉,平润光滑,多数可见浅淡或深重的同心圆璇纹和放射状跳刀纹,足墙侧面斜削,底足中心有釉斑,早期有塌底情况。
双圈底
圈足内的底面近足处挖有沟槽,宽窄深浅不一,槽内无釉,此种器足流行于康熙早中期,中期以后就不见了,直到光绪时期,光绪仿造康熙时期风格才又出现。
这种碗的底足很少见,外面是圈足,外心又有个内凹的玉壁底。碗的口沿上了一圈酱釉,这在明早和清早都很常见,叫檀香口。
玉璧底
陶瓷容器底足形式之一,造型为圆形平底中心挖去一小片同心圆,形似玉璧,也称作玉璧形圈足。瓷器有玉壁底,最早出现于唐代晚期,宋代以后逐步消失,到明万历以后又再度兴起。
以上举出的几个是康熙相当典型的底足,还有一些在康熙一朝中比较少见的品种就不一一举例。
早期瓷器底足挖足稍有过肩,圈足内敛。大部分内足墙与底的交接处呈弧折。内足墙侧呈弧状。足端滚圆,双圈足盛行,并且延续到康熙晚期。器底较厚的釉面上,常见缩釉点,瓶内底足多数有二层台;
中期瓷器底足圈足多内敛,内足墙呈离心或向心状,与底交接处呈不同角度的锐角或钝角折,足端平切。部分底足还具有明早期的修足特征。足端修整,底心落款;
晚期瓷器底足器壁和足墙明显趋薄,外足墙由较垂直转变为有些向心,足端有单侧滚圆趋向双侧滚圆。接近雍正时期足墙趋低矮。盘类内足逐渐呈离心状态,双圈足逐渐消失。
看点
02
碗底足变迁的主要原因
(1)制陶工艺原因
制陶工艺和装烧方法的进步,不断出现的新的工艺,新的窑具,新的装烧方法等等,一直是促使历代碗底足发生演变的主要原因。
(2)窑炉工艺的影响
在漫长的新石器时代,先人们制陶首先采用的是无固定窑址的平地堆烧法,之后有了横穴窑和竖穴窑。
至迟在商代晚期,江南出现了龙窑。
到汉代,龙窑已经普及,促进了成熟瓷器的烧成。
魏晋南北朝时期,龙窑要身加长,定段分段投柴,大大改进了窑炉结构,提高了烧成温度和单窑产量。
在穴窑稍早无釉陶器的远古年代,窑小,产量低,陶器多直接放在窑底上烧造,并不需要使用窑具,因为在较低温度下烧成,制品不会出现粘连。
彩陶碗 仰韶文化 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 1956年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
在商周和东汉早起,釉陶和原始瓷施釉均不到底,故坯件也多直接放在窑底上,为了放置平稳,承载重量,所以碗类器多采用厚实的平底,底部平整,重心在下,安放平稳,无支烧痕。
东汉时成熟瓷器烧成,直到隋代,针对青釉流动性大的特点,瓷器施釉都只到近底处。伴随着龙窑烧制技术的不断改进,开始采用窑具,以防止制品生烧,粘连,同时碗类开始叠烧以提高窑内空间利用率,故底足无釉并烙有支烧痕。
唐 越窑青釉撇足碗
随着制瓷工艺的进步,装烧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圈足的特征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
例如:中唐以前,碗盘等圆器多采用明火逐层叠烧,以增加装烧量,所以碗底很厚,内外底均留有支烧痕。
晚唐以后,运用匣钵装烧,加上成型技术提高,碗盘器型规整,坯体显著减轻,所以圈足变得纤细。
五代时,支钉小少且支在不显眼处,所以烧成了满釉瓷器。景德镇五代时采用是多支钉叠烧无匣钵装烧工艺,用耐火土作钉,故烧成后碗内外底部会有8-14个扁条形的支钉痕。
五代越窑秘色青瓷洗底部,垫饼支烧
宋代窑口多,支烧方法也多,有垫饼支烧,刮釉叠烧,裹足满釉支钉烧等等,故碗底多有各种支烧痕。
北宋早期以单匣仰烧为主,碗的造型为底厚口缘薄,圈足底壁较厚,能承重。
北宋中后期和南宋,由于定窑支圈组合式覆烧发放的普及,碗口向下覆烧,故口沿部加厚,中下部修薄,碗的圈足变小,足墙细而矮,以减少碗口压力。
南宋 官窑 青瓷葵口碗 高8.5公分 口径23公分 台北故宫藏
宋汝窑天青釉刻御题诗文碗,北京故宫藏
北宋汝窑青瓷花式温碗
元代垫饼与坯之间用砂隔开,烧后碗底粘有砂颗粒等等。
(3) 社会原因
除了制瓷工艺,社会风尚也是影响碗底足变迁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崇尚“修骨清象”的审美观,当时的碗变得器身加高,口底部则相应缩小,使造型显得秀丽优美。
中晚唐盛行的玉璧底碗也与当时的饮茶风气有着直接关系。玉璧底的底部中间内凹的小圆圈正好有利于食指和拇指配合端碗,易于饮尽碗中之茶,与宋代的斗笠碗有异曲同工之妙。
唐代青釉碗,玉璧底
经济适用的需要
自古以来,工艺技术都是在追求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扩大利润,便于实用的过程中发展进步的。
古人最初的穴窑容量小,产量低,碗底足厚实笨重。
到了龙窑出现以后,为了提高单窑产量,采用了叠烧方法,促使碗底开始变小。
圈足轻巧好用,既节省泥料和烧窑的燃料,还能减轻叠烧时的重量压力,减少倒窑的危险等等,这正是对追求经济适用的最好见证,也是圈足沿用至今的缘故。
明洪武青花缠枝花纹碗底
明正德青花红绿彩龙纹碗底
明嘉靖绿地描金碗底
清道光矾红地白花缠枝莲纹碗底
清同治粉彩黄地蓝寿字纹碗
在工艺进步和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综合推动下,古碗的底足经历了从平底到圈足的大演变和从玉璧底到寛圈足和窄圈足的小变迁。
碗底足的变迁是整个古陶瓷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
每一个古碗底都历经磨难,穿越了遥远的时空,来和我们作无声的对话。
陶瓷,用最简单地烧制成就了最复杂的艺术。
外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底足,却隐藏了最多的信息,为后人留下了极其重要的线索。
内行眼中举足轻重的底足,耗尽了工匠们的心血,经过一点一点细细的打磨,才能掀起它的神秘面纱,露出惊艳世人的真面目。
这一刻,一切都是值得。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见谅!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